3金融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探索.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金融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金融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探索.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融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探索 一、金融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 1、农业信贷投入稳步增长,贷款结构逐步优化,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截至2017年8月末,XX县区涉农贷款余额达64.24亿元,涉农占比达76.55%。 2、农村信用社仍是支农支柱,存、贷市场份额占据主要地位。截止2017年8月末,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90.38亿元,比年初增加9.48亿元,增长11.72%,占到全县存款余额的51.61%。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62.80亿元,比年初增加6.10亿元,增长10.76%,占全县各项贷款余额的74.83%,其中涉农贷款余额53.20亿元。 3、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XX县区将“普惠
2、金融试验区”建设作为工作的亮点重点,先后推出了“助保贷”、“农保贷”“信保贷”等三项信贷产品,形成了“政府出资担保+财政给予贴息+银行优惠利率”的支农惠农新模式。涉农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农户+农民合作社、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户+农产品加工(收购)企业”等农业产业链模式。人民银行还积极运用政策工具引导县域融资成本下降。2011年以来,累计为XX县区域投放支农再贷款6.76亿元且全部执行了优惠利率,有效降低了县域经济主体融资成本。 4、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实现有效对接。平定联社开通“福农卡”授信业务,并推出了“幸福阳光”光伏扶贫贷款和“惠农富
3、民”扶贫小额信贷两种专门为金融扶贫服务的信贷产品。截止2017年8月末,平定联社金融扶贫贷款余额为0.98亿元。平定农发行推动县财政局负责组建了XX县区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并开立基本账户,前后累计收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本资金578万元,并全部按时拨补到位。 5、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得到有效改善。XX县区全面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实现了符合建站条件行政村的全覆盖,已建成“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350个,在“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的带动下,各金融机构共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574个,在县城、乡镇布放atm机49台,在营业网点、社区、机关、市场布放自助服务终端18台,布放pos机1047台,在县
4、城繁华地段、居民社区建立离行式自助银行7个,将商业集中的东大街,建成了“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布放现金兑换业务综合服务平台1个,设置残损币兑换窗口75个,公交公司零币兑换服务窗口3个。 二、金融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单一。近年来农村金融日渐萎缩,功能弱化,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大多只设立吸储网点,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据所调查县2017年8月末统计数据,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占比74.83%,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占比14.97%,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四家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比10.20%。同时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受政策性局限,村镇银行大多还
5、处于组建、起步阶段,小额贷款公司后劲不足,乡镇以下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受营运成本限制覆盖率较低,金融在县域的多元化深度不够,竞争有限。 (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大多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提供的金融服务仅限于存、取、贷业务,金融产品多为对其上级法人机构所开展业务的引进与模仿,适合县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较少。随着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向集约化转变,短期、小额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长期、大额贷款用于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企业生产经营。农村信贷市场上信贷品种的缺失,遏制了部分种、养殖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发展,直接制约了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农业风险金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 助力 农业 供给 改革 探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