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行管理.docx





《3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行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行管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行管理 内容摘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外商业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管理对于各商业银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与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应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知识产权管理措施,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自2007年始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推进,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争夺已扩展到银行业等金融领域。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已从传统的实体竞争演化为全方位的品牌价值、商业方法等无形资产及智力层面的较量(何崇阳、杨飞,2008)。依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我国
2、已经开始逐步开放或扩大金融市场准入,国际比较优势原则将在更大范围内与更深的程度上作用于我国的银行业;此外,随着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制度的变化,过去意义上的分业监管将被新的监管措施所代替,金融创新的空间加大。不论是整个国内银行业之间还是中外资银行之间都存在着更为严峻的知识产权创新压力。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意识有待加强 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决策者与经营者还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对知识产权的潜在价值及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一方面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明显少于外资银行,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流失,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在
3、参与国际竞争、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处于不利地位。受传统经营思路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对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淡漠,倾向于专利及产品的简单复制与模仿,打击了创新者的积极性,导致了产品的同质化程度严重(何崇阳,2008)。 (二)内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 知识产权规范内容的缺失。在现有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知识产权管理规定中,对专利、商业秘密等内容有所涉及,但对自身经营中涉及到的著作权、商标或服务标志等内容则涉及较少,拥有的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全面保护。 规定缺乏系统性。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规定的制定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使银行内部规定与国家法律间未能有机衔接,导致
4、内部规定只是国家有关法律的重复,并没有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管理规定,使内部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激励机制的缺乏。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大多缺乏良好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激励和制约制度以及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与人员。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大多缺乏激励员工研发金融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机制和要求员工保护金融产品的制度。与国外银行相比,国内银行对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有限,致使我国商业银行研发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较低。由于缺乏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造成我国商业银行难以形成有效的、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战略。银行业普遍未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自身工作的经营决策、技术改造与研发工作之中,知识产权流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5、陈少松,2005)。 (三)申请知识产权数量较少且技术含量较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申请知识产权数量少且技术含量较低的问题。如在专利的申请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申请的专利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在为数不多的发明专利中,也大多只是识别人民币的方法和装置等较为简单的内容,而对涉及金融产品发明的重要领域则较少涉及,受自身研发能力的影响等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往往直接购买国外的产品或利用通用平台加以改造,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能力薄弱,申请的专利科技含量较低,缺少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基础专利。我国各商业银行申请的专利存在着创新点雷同、技术方案大同小异的情况,离专利审查的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的审查
6、标准普遍相差较大,导致出现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在专利申请方面重复率较高、授权数较低的现实存在。如果不认真地加以引导并确立可行的审查标准,一方面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能会由于授权不慎而出现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对金融秩序造成破坏的后果(叶莉、陈立文、马璞,2008)。 (四)商标管理有待加强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品牌意识有所加强,但是文化含量显然不足、品牌定位缺乏个性、品牌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指导。我们较难从市场中发现具有感染力的、体现商业银行经营宗旨与服务理念的内容。由于细分市场是商业银行品牌战略的逻辑内涵,是品牌战略最为基本的特征。商业银行的品牌要占领市场,所期待的是
7、消费者中一类特殊群体的忠诚,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品牌的定位上缺乏个性。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与传统的部门设置使得商业银行的品牌战略在各部门之间的执行不统一,在战略品牌上缺乏统一的品牌指引,品牌产品基本由各业务部门分散营销、缺乏系统的整合(胡忠,2008)。在现有的品牌上也缺乏采用商标制度进行有效保护的措施,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品牌建设上明显弱于外资银行。 (五)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大多对知识产权的研发投入不足,大多是购买国外相关产品进行改造后使用,这使得我国银行系统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 (六)商业秘密流失未得到足够重视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各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对人才的竞
8、争也日趋激烈。这直接导致银行间人员流动频繁,特别是银行管理人员的流动会导致银行的经营状况、经营模式、客户档案等商业秘密随人员的流动而泄漏,银行的商业秘密由于人身的流动而被竞争对手所掌握,给自身的发展带来了障碍。此外,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流动较为频繁、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客户档案、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等商业秘密也随人员的流动而泄露,银行间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时有发生(孙晓英,2004)。此外,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自身研发能力不强,所需要的软件很多都是由计算机软件公司设计完成,引起了商业秘密的泄漏。 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一方面,我国大陆商业银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度与广度均不足,技术
9、含金量普遍不高,品种较为单一,缺乏有价值的战略储备,与之相对应的是,外资银行及金融机构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针对性较强,质量较高(李岚,2007)。 我国商业银行专利权的管理 截止至2009年12月,国内外商业银行与银行业相关行业共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738件,其中发明专利563件,实用新型专利114件,外观设计专利61件。国内银行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识别人民币的方法与装置、办公自动化设备等硬件方面,对于作为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支柱并与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密切联系的商业方法专利则涉及较少(陶红武,2010)。 商业银行专利战略是指银行基于自身条件、竞争环境等的分析,充分运用专利制度、打
10、开市场、占领市场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保证自身权益而实施的专利工作的总体规划。 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除要树立专利保护意识外,在专利授权后,加强对专利的经营管理,对专利的价值与市场进行科学的评估,以决定从转让、许可、自行实施、作价投资、质押、维持、放弃等方面运用专利。在防止侵权同时,要加强对专利权的维权保护,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特有的易模仿性的特点,在专利实施后,应密切关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如发现被侵权的现象,应采用包括诉讼措施在内的策略进行应对(温英杰、李镇西、邱洪华,2008)。 从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国际保护的发展趋势看,跨国金融企业与发展中国家围绕此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危机 时代 我国 商行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