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x
《3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特点是涉及的领域广阔,行业、门类众多,以其各种服务功能,把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运行,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第一、第二产业的潜力和效益。因此,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带动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各级
2、各部门按照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有关指示精神,切实加强了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组织和引导,出台了一些政策性文件,一些新型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相继出现,连锁经营、超市、代理制、配送制等新型流通方式从无到有,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促进了全市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200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2.8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11万人,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达39%。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流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现代化企业制度逐步确立。按照市委、市政府“抓大放小”的总体部署,本着“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原则,根据
3、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联合、改组、兼并、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全市商贸办系统的37处应改制企业全部完成改制任务。其中35处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处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并逐步规范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流通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企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化流通步入快车道。近年来,我市连锁经营、超级市场、仓储商场等现代化流通业态异军突起,企业组织化程度和流通效率迅速提高,实现了经营技术共享,取得了较好的规模效益。到2002年底,全市已发展连锁店130家,综合超市6家,其中较大型综合超市1家,规模配送中心5处。初步形成了以副食百货、农资、粮油食品、快餐、医药五
4、大连锁网络体系。成为流通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商品市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全市商品市场建设按照大市场、大发展、大开放的原则,不断调整市场结构,在抓好大市场、骨干商品市场上档升级的同时,积极培植新市场,逐步形成了一条以产业兴市场,以市场带产业滚动发展的路子。到2002年底,全市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品市场已发展到40处,市场成交额达21.1亿元。一是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特别是天水农贸市场、钢材建材市场、中国轻纺城钱清昌邑原料市场二期工程等重点市场的建成运营,对促进全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功能,新兴街摩托车、西关街等原有骨干市场辐射带动
5、能力显著增强,现已呈现出繁荣活跃的好局面。三是商品流通日趋活跃,特别是商贸企业充分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人才条件和资金设施,积极面向社会,不断扩大规模,培育市场竟争能力,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少环节的流通格局。 (四)加强扶持和引导,三产领域进一步拓宽。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家政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到2002年底,全市旅游设施已达3处,家政服务业已发展到6家,信息、咨询、中介服务达12家,发展前景较为广阔。房地产业以旧城改造和住宅小区开发为重点,规划建设了新村街、新兴街、城里街及天水路、北海路、
6、解放路两侧商业网点,到2002年底,全市商业服务业网点已达9300处,从业人员达16100人,其中商贸系统经营网点560处,从业人员3200人。 (五)完善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加快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市政府以昌政发200231号、昌政办发2002100号文件出台了有关发展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其主要内容:一是对年成交额达3000万元以上的新建商品市场所实现的所得税,三年内财政部门对其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奖励,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新建超市、连锁店、物流配送中心等商贸企业5年内按对地方财政贡献的数额按比例分档由市、乡财政给予奖励;贡献额每年达到30万
7、元以上的,按贡献额20%的比例给予奖励;达到50万元以上的,按30%的比例给予奖励;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按40%的比例给予奖励。三是对列入市重点扶持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企业新增用地,按仓储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免收建设配套费。流通企业使用的大型冷藏、冷冻和各类大型生产加工设施,以及列入市重点扶持的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和现代化批发市场用电、用水,按当地居民生活用电用水标准收取电费水费。四是财政部门根据收支状况,对投资2000万元以上兴建第三产业设施项目的单位及企业,给予50%的1年贷款贴息。银行部门要将市场建设纳入商业网点贷款范围予以支持。对新建第三产业设施就业从数在100人以上,年销售额在
8、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经主管部门考核认定,由市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 二、发展第三产业制约因素和问题 在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常见的对策建议。然而应当看到,近年来我市第三产业一直受到较强的政策推动,它的整体速度却出现徘徊,1994年至200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29.6、30.8、31.5、32.9、33、32.9、33.2、33.2、32.7。面对这种态势,能否找准主要制约因素并采取正确对策,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非常必要,从总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第三产业总量扩大,但仍处于不发达状态。2002年XX县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2.84
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5%,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7%,但仍略低于全省及XX市的平均水平。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高收入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为66%,中等收入国家比重为52%,低收入国家比重为35%,而我市的比重仅为32.7%,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昌邑的第三产业还处于不够发达状态。 (二)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尽管XX县区第三产业已呈现“传统行业为主体、门类齐全、各业并举”的势头,但以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传统第三产业构成三产主体,2002年所占比重高达60%。从传统第三产业的近年发展速度看,其发展势头良好。而且,新兴的现代化服务业虽然
10、发展较迅速,但除金融保险业以外,其余行业所占比重仍然很小。 (三)第三产业乡镇、街办发展不平衡。全市有的乡镇第三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拿先进乡镇与落后乡镇相比200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低相差40多个百分点。 (四)市场带产业,产业促市场能力比较薄弱。我市的商品市场数量较多,但与南方发达地区和先进县市区相比,不管是规模、档次、专业化程度、辐射能力上,还是对当地产品拉动作用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地产品占有率相当少,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竟争力明显不足,直接影响了市场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 (五)新型流通业态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流通现代化的连锁、超市、代理、配送等新型业态,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 第三产业 发展 调查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