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定兴三中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85分钟 共 42 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对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认识,正确的是A.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主的标志 B.生产力提高所促使的社会进步 C.人类社会由文明时代进入野蛮时代 D.公有制被私有制代替的历史倒退2古人认为“王”字三横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竖代表能同时通达三者。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下列关于“王”的说法错误的是A夏启开创了王位世袭制B在“皇帝”出现之前,“王”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C反映
2、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思考D神权对立于王权3西周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而极力推行宗法制。对此,下列有关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B小宗掌握主祭祖先的特权C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权 D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4.春秋时期,楚庄王观兵周郊并向周定王问鼎。这表明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诸侯国向周天子权威和分封制的公开挑战C周天子将权力下放给诸侯 D诸侯帮周天子巩固地位5在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中表述最恰当的是A宗法制 B礼乐制度 C分封制 D郡县制6.分封制在周朝初
3、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 诸侯争权夺利 B.生产关系的发展C.生产力的发展 D.井田制的破坏7.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圆心波的性质,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A宗法制 B中央集权制 C九品中正制 D君主制8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
4、。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为神武门。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9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法令出一”C“别黑白而定一尊” 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10.刘邦起兵反秦前曾任泗水亭长,当时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地方治安 兼管公文传递 主持地方行政 掌管地方监察A B C D11.秦始皇在中央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12
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 B.开创皇帝制度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13.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据此,秦朝实行了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袭制1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 B.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15.战国时期官僚制萌生,
6、它的特点是国君可以随时任免官员;官员通常领取实物俸禄;国君定期对官员进行考核。该制度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是分封制度的沿袭C.造成诸侯国政治混乱D.在秦统一后被废除16.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宋)通判17.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 C.察举制D.科举制18.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
7、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9.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而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这“选举社会”是指A.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 B.三省六部制C.察举制度D.科举制度20.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趋势之一。汉代中央对地方加强管理突出表现在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全国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C.地方分设路、府、州、县 D.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21.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说明宋朝A.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巩固
8、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削弱了地方自主处置事务的能力2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23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 B分化地方权力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D提高行政效率24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注:寒族、小姓属于社会的中下层A为选拔士族子弟
9、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25.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26.元世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健全统治机构,在中央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设中书省 B.设置枢密院 C.实行行省制度 D.设宣政院27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宫收到奏章1 160件,共计3 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A立左右丞相辅佐
10、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设军机处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28“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提示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29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军机章京办事处(章京系专职办事官员)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这是说军机处A效率高 B机构干练 C保密性强 D决策权有限30.右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 B内阁 C礼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定兴 第三中学 2015 2016 学年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