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某校高一(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docx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某校高一(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某校高一(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某校高一(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4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唐诗的自然精神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
2、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
3、,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
4、一生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王维和李
5、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B.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C.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D.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
6、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B.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C.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D.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B.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
7、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C.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D.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2.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盛开在屋顶的莲花葛俊康听父亲说,奶奶生前喜欢种莲,并且还是种莲的高手。每年奶奶都要在家门前的河汊道里种上一大片的莲藕。奶奶种的莲,花开得最艳。每天早晨,奶奶总要站在莲花旁边,一脸慈祥地看着在河里划船的父亲。父亲十八岁那年,从爷爷手中接过船桨,成了村里唯一的摆渡艄公。父亲除了摆渡,没事时,就按奶奶的吩咐,帮人们运这运那,特别是洪水来的
8、时候。父亲说,那年的洪水,来得特别突然,也来得特别猛。半夜里父亲听到奶奶的喊声,忙跑出门去看,洪水已经冲进了街道。父亲惊呆了,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奶奶喊:“赶紧叫醒大家搬到山上去。”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奶奶就和父亲分头边喊边敲人家的门。洪水越来越大,奔腾着,蹿进了院里。父亲回来后,马上开始手忙脚乱地往山坡上搬东西。这时,奶奶忽然想起了生产队堆放在河边晒场上的稻谷还没收拾,那可是全村人的口粮啊!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粮食显得特别珍贵,奶奶忙叫父亲去找他的船,然后到晒场去运粮食,还要他边跑边喊人。父亲赶到晒场,把船靠过去,闻讯赶来的青壮年一下就围了过来。几千斤稻谷少量已经装袋,大多还堆在地上,
9、大家七手八脚,装袋的装袋,装船的装船,劲大的直接扛上麻袋往山坡上跑。洪水越来越大,父亲的心里挂念着奶奶,运完一船后,就直接把船划回了家里。这时,洪水已经淹没了柴楼。奶奶已被逼到了房顶上,看见父亲,忙问:“运完了吗?”父亲说:“还没!我想先把你送上山。”奶奶厉声对父亲说:“瞎胡闹,赶紧回去!运完了再来,我没事!”父亲望着奶奶,不敢吭声,只好又把船划了回去。晒场上的人们还在忙着,有人抱怨父亲咋现在才来,一袋袋稻谷装好,运到山坡前,卸下,背上山坡;返回,再装。洪水还在上涨,但平稳了些。马上就运完了,这是最后一船,看着那一麻袋一麻袋胀鼓鼓的稻谷,父亲开始动起了心思。那个年代,粮食是多么金贵啊!他看看左
10、右没人,就把船停了下来,从船上找出一截绳子,把一袋稻谷拦腰捆好,绑在船舷外的挂钩上,麻袋浸在水中,只有一小节绳子露在外面,即使是白天,不仔细看也看不出,何况这闹洪水的三更半夜呢?船靠岸了,人们很快就把稻谷搬完了,父亲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才想起了奶奶,赶紧划着船往家赶。但由于一边吊着稻谷,船倾斜得厉害,走得也很慢。父亲回到家,洪水即将浸过房顶,但奶奶还静静地坐在屋顶上,像安详的观音。父亲赶紧跳上房顶去扶奶奶上船,这时船一下子倾斜得几乎要翻了。奶奶愣住了,问父亲:“船咋了?下面挂着啥东西?”洪水还在上涨,父亲没时间跟奶奶解释,催促她赶紧上船,但奶奶似乎猜出了七八分,盯着父亲不放。父亲只好说出了实情
11、。奶奶立刻急了:“你咋能这么干?我刚才还寻思,经了这场大水,后季的庄稼眼看没了指望,全村人就指着这点粮食活命呢,这要是谁动了歪心眼,偷偷地往自己家里背,那咱村非有饿死的不可。没想到我儿子就这么干!”父亲惭愧得低头不语,只是一个劲地催奶奶上船。奶奶用严厉的口气说:“今天你不送回去,我就不走了!”说完,奶奶挣脱父亲的手,盘腿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屋顶上。父亲答应奶奶一定把粮食送回,要奶奶先上船,但生气的奶奶执意不肯:“你不送回粮食,我哪有脸见人?”父亲无奈,只好调转船头去送粮食。这时天已放亮,父亲回头看时,洪水顺着房檐流过,端坐的奶奶像一朵盛开在屋顶的圣洁的莲花。突然,轰隆一声,房架垮了,屋顶上的奶奶掉
12、进了洪水里。父亲大喊一声,手忙脚乱地把船又划了回去。船边的稻谷浸了水,坠得船怎么也划不动。父亲赶到时,奶奶已不见了踪影。父亲哭喊着,不停地划,不停地寻找。洪水无情地涌动着,往下游狂奔而去从此,奶奶那莲花般圣洁的形象,就一直开在了父亲的心里。 (1)下列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写奶奶喜欢莲花,每年在门前河汊里种满莲花,还写到奶奶种的莲花开得最艳,意在强调奶奶勤劳,心灵手巧。B.父亲划着船到达晒场时,许多人已经到了,大家“七手八脚”忙着搬运粮食,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着高尚的情操。C.父亲在运生产队粮食时,放心不下奶奶,这显示出父亲对奶奶的孝敬,这种情感令父亲不敢违
13、抗奶奶让他送回粮食的命令。D.父亲将一袋稻谷吊在船侧,致使船走起来很慢,不仅不能及时赶回家,也不能及时将粮食送回集体,这是奶奶遇难的根本原因。 (2)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奶奶”这一形象的特点。 (3)小说以“开在屋顶的莲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广少孤贫,亲执家苦。长大,随辈入郡为散吏。太守法雄之子真,从家来省其父。真颇知人。会岁终应举,雄敕真助其求才。雄因大会诸吏,真自于牖间密占察之,乃指广以白雄,遂察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书郎,五迁尚书仆射。顺帝欲立皇
14、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时,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广复与敞、虔上书驳之,帝不从。时,陈留郡缺职,尚书史敞等荐广。曰:“窃见尚书仆射胡广,谦虚温雅,博物洽闻,不矜其能,不伐其劳。陈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广典机事十年,出为济阴太守,以举吏不实免。汉安元年,迁司徒。延熹二年,大将军梁冀诛,广与司徒韩演、司空孙朗坐不卫宫,皆减死一等,夺爵土,免为庶人。九年,复拜司徒。灵帝立,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复封故国。以病自乞。会蕃被诛,代为太傅,总录如故。时年已八十,而
15、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辄复升。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年八十二,熹平元年薨。谥文恭侯,拜家一人为郎中。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皆缞绖殡位,自终及葬。汉兴以来,人臣之盛,未尝有也。熹平六年,灵帝思感旧德,乃图画广及太尉黄琼于省内,诏议郎蔡邕为其颂云。(选自后汉书胡广列传)注探筹:用抽签方式决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帝从之/以梁贵人
16、良家子/定立为皇后/B.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C.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D.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孝廉不是官职,是汉朝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上级进言使用文书
17、的统称。C.庶人,文中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古代也可用“黎首”“黔首”来泛指百姓。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育的皇子公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广历经清苦,受到太守举荐。胡广少年丧父家中贫穷,后到郡里做散吏,太守法雄推举了胡广,于是胡广被推选为孝廉。B.胡广极力劝谏,改变朝中决议。顺帝想立皇后,朝议决定用抽签方式来决定,胡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书劝谏,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C.胡广护卫不力,被贬成为庶人。延熹二年,大将军梁冀被诛杀,胡广因不保卫宫廷而获罪,免去死罪减罪一等,削除爵位土地,免为庶人。D.胡广历经六帝,
18、死后哀荣备至。胡广在公台任职三十余年,共侍奉六位皇帝,胡广死后,数百官员都穿丧服守在灵枢旁,直至下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帐夜清吴兆骞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注】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连山:就着山势。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9、首联两句虚实结合,写景为实,写梦为虚,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的点染中。B.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边草变白大雪飘飞,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C.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D.本诗借景抒情,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2)诗歌的第二联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补写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
20、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 (2)沁园春长沙中概括地写出湘江秋景的特点的一句是“_。” (3)短歌行中,诗人通过想象写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 (4)短歌行中,诗人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_,_。” (5)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生活的对偶句是:“_,_。” (6)归园田居(其一)中“_,_”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俗不合的性格,也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究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7)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21、,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和“_”令人叹为观止。 (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 (9)杜甫在登高中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诗句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怅寥廓 岁月稠 浪遏飞舟 苍海桑田B.晨曦 慰籍 杞人忧天 瞻前顾后C.果脯 青稞 窸窸窣窣 莫明其妙D.张皇 攒聚 酣畅淋漓 踌躇满志 下面的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书生意气,很后悔当年没有听从父母的教诲。B.在春游爬
22、山活动中,王老师在半山腰瞻前顾后,生怕有学生掉队。C.我的自告奋勇,大家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都莫名其妙我的表现。D.抬头望去,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B.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C.本报衷心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D.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 下面句子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 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