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河南省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河南省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
2、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
3、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
4、与人为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B.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C.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
5、质的必备因素。D.中华文明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对比、假设、因果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B.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并列式地论述了中心论点。C.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么大国气质。B.中国所表现
6、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价值体系。C.只要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可以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D.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超过欧洲44个国家的人口总和。最近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9000多万,脱贫攻坚完成后将有1亿左右人口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
7、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可以说,这种大体量的脱贫规模,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战斗在扶贫一线,带领群众攻破一个个贫困堡垒,筑起一道道防返贫堤坝,书写了新时代最动人的脱贫故事。(摘编自惟愿苍生俱饱暖,光明日报2020年8月13日)材料二: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久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贫困人数新增约83
8、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尽管我国粮食安全的“饭碗”已端稳,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然而,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有效的机制。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同时,还应在教育和宣传上,进一步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摘编自常莹对粮食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光明日报2020年8月14日)材料三:在央视批
9、评所谓大胃王吃播秀浪费严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后,各平台迅速响应。8月12日,斗鱼回应:将积极响应中央相关号召,加强对之后的美食类直播内容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共创风清气朗的直播氛围。抖音、快手也回应:吃播内容有浪费粮食,或是以假吃、催吐等方式博眼球的行为,将予以删除作品、关停直播、封禁账号等处罚。(摘编自澎湃网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推动“吃播”优胜劣汰)材料四:越来越多的报告证实饮食和碳排放的关系密不可分。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的非营利性组织EAT最近发布的报告称,不健康的饮食模式不仅增加了人类的疾病负担,与此相关的生产活动也正在挑战地球的承载极限,比如造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
10、丧失等问题。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前所长樊胜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一次营养转型,从营养不足、饥饿到现在的超重、肥胖,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像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它们大多都跟饮食有关系;我们吃的与我们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吃越多的肉就需要越多土地来生产粮食来喂畜牧业动物,而这里头,就有一定的比例,是以砍伐热带雨林和森林为代价的,所以说,饮食上,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健康饮食对减排、对气候变化、对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也同样重要,通过饮食转型可以获得健康和营养,也可以保护环境、延缓气候变化,这两个方向是一致的。(摘编自良食疫情之后,瞭望智库,2020年8月18日) (1)下列对饥饿贫困相关内容
11、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9000多万,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这种脱贫规模,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脱贫的人口数量超过了欧洲国家的总人口,占同时期全球减贫人口的七成多,为世界脱贫减贫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C.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决策指导下,各地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深入扶贫一线,谱写了新时代脱贫事业的动人乐章。D.2020年全球新增饥饿贫困人口数量悲观预计破亿,联合国新近发布的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是重要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2、是( )A.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世界相当大数量人的粮食安全,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的呼吁。B.我国虽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但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惊人,这成为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诸如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等问题的根源。C.多个网络平台的一些美食直播严重误导观众,在社会舆论对吃播严重浪费行为进行批评后,各平台迅速出台了对吃播问题节目的处罚措施。D.相关组织的报告和权威专家都认为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既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又造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3)当前我国提出的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有着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13、1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灰黑麻雀安谅新任书记到了这个城市不久,便发现了一种北方并不多见的麻雀。它浑身灰黑,不像常见的那种,灰白,或者灰黑夹杂。那种鸟起先有一只鸣叫着,栖息在他的窗台。他的目光从文件堆里闪跳出来,充满了惊诧。那只鸟的大小不见异常,那双闪亮的眼睛,也透着几分机灵,但眼神又是奇特的,仿佛有什么冤屈要向他倾诉。那一身羽毛又如同负担深重,时常抖动着,像要努力甩掉什么。那可怜兮兮的模样,让书记这七尺男儿心生怜悯。他撇开厚厚的枯燥乏味的公文,蹑手蹑脚走近窗台,那麻雀扑楞扑楞地飞了,让他独自站立着,充满失望。他喜欢鸟儿,包括麻雀儿。在南方城市工作时,还曾专程到花鸟市场买了一
14、对喜鹊,还配了一只精致的鸟笼。那城市干净清爽,他每天早早上班,把鸟笼也侍弄得干干净净的,鸟儿在笼子里啁啾,他时不时瞅上它们一眼,心情无比愉悦。他调到现在这个城市,初来乍到,就有点水土不服。这天气也老是阴沉沉的,让人提不起精神。他本来要下去调研的,这是他从政以来养成的工作习惯,到基层,到群众中走走,能接地气,让人心里踏实。但他身子不太舒服,他的几位副手也劝他,先别太累了,读读文件,了解一下情况,这样再下去,更有准备,也更全面。他不愿拂了大家的好意,而且大家说的也有些道理,他今天就一整天待在办公室里了。大院门口传来一阵阵喧哗。他问秘书,秘书说是上访的。他问为何上访,秘书说是为城市污染的事。又补充一
15、句,哦,他们常来,这事一天两天也难以解决。他没再问下去,现在经济发展过快,很多城市都有此类上访户。南方那个城市多的是动迁上访户,他时常被围追堵截。他努力帮助解决了不少,也有的人要求过高,确实不太好解决。他坐回到办公桌前,脑子里还在想这灰黑的麻雀。这麻雀确实奇特呀。他把秘书叫了进来,询问道:“这地方的麻雀,灰黑色的,是当地品种吗?”秘书是当地小伙,此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灰黑麻雀,我,我不太清楚”看小伙子一脸窘迫,他就和蔼地让他退下了。现在城里人有几个对花草鸟儿的能说个名堂来呢?不能说“五谷不分”,这鸟类品种,也确实强他所难了。他又埋首于公文堆中。他看到一份人大代表的建议,说是这城市冬天集
16、中供热,大多是烧煤,环境也被破坏了,建议全部改用天然气,虽花了大本钱,但造福当代和后人。但老市长先批了一行字:美好梦想!他沉思有顷,不知怎么落笔为好。这时,窗台上又飞来了一只麻雀,灰黑色的。之后,一只、又一只飞来。一下子十来只,一字排开着,向玻璃窗内探头探脑,模样儿煞是可爱。他不敢趋前,生怕再惊扰了它们,只是睁大眼睛观察着它们。他纳闷怎么有这么多麻雀拥挤在他的窗台。忽然一声雷电惊醒了他,原来是下雨了,麻雀们在避雨呢。但这窗口没安装遮雨棚,渐渐下大的雨,必会把它们淋湿。他心疼它们,轻轻走过去,想把窗户打开,这样它们可以进到屋子里。当窗户打开时,麻雀还是大都惊飞了,只有两只蜷缩在角落里,浑身颤抖。
17、他只能强行把它们请进屋来,关上了窗户。它们温顺地趴在他的手心,眼神有一丝惊恐。他安慰它们:“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们。”他用手抚摸它们灰黑的羽毛,手上觉得黏黏的,脏兮兮的感觉。他倒了一脸盆清水,将两只麻雀放了进去。雀儿目光起先惊慌,随之欢快地扑腾起来。他好高兴,打了一个电话,让秘书进来,说有客。之后,再转身,他愣住了:刚才那两只灰黑的麻雀已经变了样儿,一身灰白的羽毛,湿漉漉地紧贴在它们身上,那眼睛似乎也愈发明亮起来,正昂首望着他秘书进来了,见屋里并无他人,一头雾水地问:“哪里,客人?”好久,他才缓缓说道:“是特殊的上访者”(选自2018年第18期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
18、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灰黑麻雀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交代灰黑麻雀形成原因做了铺垫。B.小说中“老市长”虽没有出场,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含蓄不尽的想象空间,促使读者浮想联翩。C.第3段“他的目光从文件堆里闪跳出来,充满了惊诧”,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了书记对灰黑麻雀在北方出现的惊异,为后文写他心生怜悯做了铺垫。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实在是匠心独运,与相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2)小说中的新任书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设置“灰黑麻雀被清水冲洗成灰白颜色
19、”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乐黄,字公礼,抚州宜黄人。淳化三年举进士,补伊阙尉。咸平中,徙知壁州,未行,上章言边事,召对,拜殿中丞。久之,直史馆、知浚仪县。俄上言曰:“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伏见唐开元二年选群官,有宏才通识、堪致理化者,授刺史、都督。又引新授县令于宣政殿,试理人策一道,惟鄄城令袁济及格,擢授醴泉令,余二百人,且令赴任,十余人并放令习学。臣欲望自今审官院差知州,铨曹注县令,候各及三二十人,一次引见于御前
20、,试时务策一道。察言观行,取其才识明于吏治、达于教化者充选;其有不分曲直、罔辨是非者,或黜之厘务,或退守旧资。如此,则官得其人,事无不治。”上颇嘉其好古。历度支、盐铁判官,迁太常博士、京西转运使。丁外忧,时真宗将幸洛,以供亿务繁,起令莅职。父寻卒,上复诏权夺。大中祥符中,使契丹还,改工部员外郎、广南西路转运使。就拜起居郎,改陕西转运使,赐金紫。陈尧咨知永兴,好以气凌黄,因表求解职,不许。尧咨多纵恣不法,有密言其事者,诏黄察之,得实以闻,尧咨坐罢龙图阁职。八年,黄入判三司三勾院。天禧初,马元方奏黄职事不举,遂分三勾院,以三人掌之。黄罢任。逾月,拜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充会灵观判官。黄属辞淹缓,朝议
21、以为不称职。时以盛度知京府,辞不拜,即迁黄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度为会灵观判官,两换其任。仁宗升储,拜给事中兼左庶子。入内副都知张继能,尝以公事请托黄,至是未申谢,事败,降左谏议大夫、知荆南府。明年,复为给事中,徙潭州。五年,代还,知审官院。数月,求外任,得知亳州。俄而幼子死,闻讣恸绝,所疾加甚,卒,年五十六。(节选自宋史乐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B.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
22、见/而能否难明/C.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D.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的称呼,以成绩的高低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B.召对是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文中就是宋真宗召见乐黄回答边防相关问题。C.权夺,古代官员居父母丧,丧服未满,朝廷强令出仕。古代类似用法的词语还有“夺情”“起复”“夺服”。D.天禧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 语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