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育为谁读后感.docx
《3教育为谁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教育为谁读后感.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为谁读后感 (一) 胡荔枝 这个寒假有幸读到李老师的教育为谁这本书,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下面就书中的内容以及个人的教学经历来谈谈我的感想。 有关于书中提到的什么是好课堂这一观点,根据我们以往的理解,一般说一堂课好不好,要看老师讲得生不生动,内容丰不丰富,学生气氛活不活跃。而关于好好课堂标准或特征,已经有许多老师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概括这个原则,还有那个维度,还有各种生成性互动性之类等等。这些概况丰富了我们对好课堂的理解。但李老师却根据自己的课堂实践,为好课堂的标准提供了一个朴素的理解:所谓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有趣,就是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沐春风,觉得实践
2、过得很快,下课后盼着第二天再听这位老师的课。有效,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有成果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总之有收获。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如果只是有趣而没有效,课堂就成了看小沈阳,搞笑而已,.但如果课堂无趣,只追求所谓的有效,一味地灌输,这样的课学生不爱听,也很难达到真正的有效。 教书几年来年,我也有深刻体会。一节课讲得好不好,从学生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一双双眼睛注视着你的话,说明这节课是很成功的。课堂有趣真的很重要,不管你这节课讲得再好,如果学生不爱听,甚至没兴趣听,那么你也是不成功的,因为学生根本就无法吸收到你所传授的知识,你讲了也是白讲。所以,要使学生能吸收你所传授
3、的知识,你就要让你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从而才能吸引学生听你的课。这个是事实,以往很多教师的教学都是灌输式的教学,课堂都是老师教的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非常少,虽然学生的成绩也会提高,但是,看到的却是学生的固定思维,很少有自己的主观思想,缺少创新思维,从而造成了学生思维的不活跃,就很难有新的突破。但是近年来也有不少老师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从教师的教变成了学生的学,让学生不断自主学习创新,不断地打破了常规。 顺着好课堂的标准,李老师认为,所谓好教育,就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 有意义,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的:我们的责任、使命、理想,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真善
4、美品质,还有要培养的公民意识与创造精神,以及要点燃的思想火花与要拓宽的海洋般的开阔胸襟和视野有意思,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说:情趣,浪漫,好玩儿,妙趣横生,其乐融融,心花怒放,欢呼雀跃,心灵激荡,泪流满面或是教室里老师讲的一个跌宕起伏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或是师生之间在田野上的追逐以及让风筝在蓝天写诗李老师把好教育归纳为是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从教师和孩子的角度阐述得如诗如画。确实,我们经常都会说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也就是从我们老师自身出发而已,考虑我们所教的内容是否有意义,学生所学是否有意义,从而就经常会导致了我们的教育只有乏味的意义而没有意思.李老师所说的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才是完整而完美的教
5、育,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的趣味,在孩子的童年多给他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才能让每个孩子的童年丰富多彩。让教育有意思,其实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让教育的痕迹尽可能淡化: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我们要尽可能在友好、和谐,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下,去渲染学生,去陶冶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做人、做事、生活的知识,这才是成功而有效的教育。 教育为谁读后感 (二) 利用暑假时间我拜读了李镇西教育为谁这本书,看到这个名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
6、教育为了学生,读完这本书以后让我明白了,教育要扎扎实实,不搞一些为特色而推出的特色. 教师的本质工作就是要上好课,从书中我明白了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如何才能到达有趣方式可以有很多:语音的诙谐风趣,让课堂妙趣横生;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觉得学知识其实就是学生活;引导课堂讨论甚至争鸣,让学生的思想碰撞;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到课堂有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 如何才能达到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把教师的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而所谓学生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彼此互相讲解知识的过程,因为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这是个常识。我们都把这个常识忘记了,不停
7、地给学生讲,却不让学生讲,于是老师怎么讲学生都记不住。我们要利用这个常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给别人讲,成绩就会提升。 好教育就是即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有意义,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的:我们的责任、使命、理想,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所要传递给学生的真善美品质,还有要培养的公民意识与创作精神,以及要点燃的思想火花要拓宽的海洋般开阔的胸襟和视野。有意思,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说的:情趣、浪漫、好玩儿、或是教师讲的跌宕起伏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或是师生之间在田野上的追逐以及让风筝在蓝天写诗。让教育有意思,其实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让教育的痕迹尽可能淡化: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这种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读后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