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扶贫开发办主任2020年述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扶贫开发办主任2020年述职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扶贫开发办主任2020年述职报告一、勤学常思,打牢理论功底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我一刻也不放松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经常加班加点地学习。一是点滴积累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学习计划,从读书、读报到新闻写作,通过系统学习习扶贫论述摘编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积极参加省、市脱贫攻坚培训班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丰富了工作方法,坚定了工作信心。二是参观交流学。积极投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带领党员同志到任春华烈士纪念馆、城关镇新时代实践站等地接受红色教育2次,撰写心得体会5篇,调研报告3篇,理论水平、工作驾驭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结合实践学。深入镇村基层、扶贫项目建设现场,研究扶贫
2、政策,破解攻坚难题,有效地推动工作开展。在防贫保险机制创新、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制定流程图,明确报账资料清单,受到市扶贫办肯定和认可。二、廉洁自律,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签订廉政承诺书、责任状,坚决履行一岗双责。扎实开展以案促改活动。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4次,讨论学习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案件汇编,警示自己始终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带头落实民主集中制。民主决策、公开办事、接受监督,凡是重大事项都要经过主任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对扶贫专项资金的拨付集体讨论,坚持民主决策,做到按时公开。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各项机制,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
3、人的机制,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寓于扶贫开发工作之中。三、恪守职责,提高工作质量2021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我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一)强化政治担当,兑现脱贫攻坚这道军令状。一是按时完成减贫计划。今年,坚持挂牌督战,强化政策落实,剩余的509人未脱贫人口已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完成入户核实、民主评议和公示公告,能够实现如期脱贫。二是完善推进机制。制定关于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的实施方案脱贫攻坚常态化约谈提醒机制脱贫攻坚回头看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累计培训扶贫干部4938人次,提升攻坚能力。结合实
4、际,研究制定2021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高质量实现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推进措施,领导分包、挂牌督战,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整合涉农资金,健全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2021年,全县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546.28万元,较2021年增长22%,用于已脱贫人口巩固和未脱贫人口攻坚。已拨付7127.31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拨付率94.45%。产业类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拨付率为96.17%。同时,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实行扶贫资金支出及项目
5、进度旬报制度,健全资金安排、项目对接、资金拨付、日常监管、绩效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做好项目审批、评审、招投标、实施、验收等全流程管理,确保项目扶贫资金安全、高效、精准运行。(二)创新政策举措,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这道加试题。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转移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答好疫情防控加试题。一是多措并举抓好稳岗就业。积极协调劳动力、资金、原料等各种生产要素,帮助县域内重点建设项目、当年批复扶贫项目、带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和8个扶贫创业就业基地开工复工,复产复工率100%。持续开展到镇挑人送岗上门镇企联动岗位直通金秋送岗等活
6、动,全县有序组织送工服务142次,输送贫困劳动力8519人,其中县内务工5737人,县外务工2782人,均高于2021年水平。对于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人员,开发保洁员、邻里互助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岗位,新安置181人。加强动态管理,明确职责范围,确保人岗相适、工酬相符。32个村级光伏发电站当年收入的80%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带动1778户贫困户稳定增收。二是坚持不懈夯实产业根基。产业是群众增收的根本之策,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加快产业项目建设。优化项目审批、推进流程,今年投入财政专项资金4096.58万元,实施的72个产业项目全部如期竣工投产。培育市场主体。xx县省级农业产业
7、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6家,市级64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余家,500亩以上休闲农业园区55家,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肉案子奶瓶子,大力实施津津有味工程、上山下乡工程和接天连地工程,培育草莓、大樱桃、软籽石榴、xx西瓜、xx梨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品。朝阳镇入选全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南石山村、平乐村入选全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核心的三变改革为抓手,发挥234个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10个乡镇集体经济合作联社作用,探索发展跨村跨镇飞地经济模式和资产收益类项
8、目,为村级强筋壮骨,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三是持续强化金融扶贫活水。推广卢氏金融扶贫经验,加强四大体系建设,建成三级金融扶贫服务组织,强化人员培训,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金融扶贫服务网络。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完成精准扶贫企业贷款1950万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工达产。坚持户贷户用方向,简化审批流程,当年全县新发放小额信贷1774户4131万元,新增户贷率24.63%。边缘易致贫户当年新增贷款88户,户贷率32.96%。累计建成152个普惠金融服务站,整村授信16241万元。四是搭建平台实施消费扶贫。制定实施方案,举办消费扶贫专场活动6场,推动扶贫产品五进,鼓励民营企业、社会
9、组织、爱心人士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优先采购扶贫产品。在国务院扶贫办消费扶贫系统注册供应商48个,认定扶贫产品55个,与网络平台公司签订产销对接合作协议,扶贫产品进超市1个,进景区4个,进高速服务区1个,建扶贫产品消费专区30个,积极参与洛阳扶贫产品消费月活动和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扶贫产品推介活动、全国扶贫日活动,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带头购买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7999万元,财政预算单位通过832平台采购62.49万元,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三)聚焦特殊群体,持续提升脱贫质量。把提高特殊群体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质量高、成色足、可持续,让群众
10、真认可、真认账、真满意。一是聚焦剩余贫困人口攻坚。剩余贫困人口是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对剩余贫困人口在坚持原有帮扶人帮扶的基础上,对贫困残疾人和低保五保人群重新明确科级以上领导进行强化分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攻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405人,占未脱贫人口的82.3%,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二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攻坚。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全面查漏补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有效解决,重点攻克三保障突出问题并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方面。各学段资助政策落实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辍学率动态为零。基本医疗方面。全额资助7022名低保对象和1578名五保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1、,共计240万元。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住院治疗一站式结算,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门诊补偿42441人次,补偿172.65万元;慢性病补偿、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补偿、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治疗自付比在10%左右。住房保障方面。实施危房改造回头看,新实施危房改造31户,加强质量监管和竣工验收,建新拆旧,确保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饮水安全方面。完成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处,开展一年两次水质鉴定,出具水质化验报告500余份,明确产权归属,健全管护制度,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三是聚焦特殊贫困群体攻坚。针对贫困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用足用好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大病保险、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切实兜牢底线。推进低保政策提标扩面,做到低保线始终高于脱贫线,发挥临时救助的托底线、救急难作用,为148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44.52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1519.52万元,特困供养对象生活补贴786.21万元,照料护理补贴314.79万元。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托养中心入住155人。(四)落实四个不摘,有效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