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问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民工就业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就业问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民工就业问题2021年暑假由于社会实践需要,我于8月24号从城镇回来一趟乡下的老家。这是个偏远的小山村,大概两百户人家,每家的年轻人都到大城市打工挣钱,村里只有一些孤寡老人和小孩。村里人常说种地只能糊口,为了能过上好生活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只能到大城市打拼。在中国许许多多的农村都这样,农业是国之根本,但在中国农民的地位较低,即使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农业保护政策出台,但农民的现状改变,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不过相比以前,村里开始有了农民医疗保险,低保户和社会保障,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据村委会的人说,国家开始重视农生问题,他们每个星期都要到城镇开会,会议每每都是一些关于“三农”问题,政府
2、正在不断的改善农民的生活,建设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取得了长足进步。据调查发现,1980年时城镇人口为1.9亿人,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仅为17.9;到2021年,这两个指标已经分别达到6.66亿人和49.68。单从城镇人口的绝对规模和所占比重两个指标看,城镇化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我们也得清楚地知道,在这个人口规模中,至少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部分是“伪城市人口”。我们迄今所实现的城市化,尚有相当一部分是并不真实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能否成功,最终并非取决于我们能建多少高楼大厦,能修多长的地铁,城市经济创造出多大的gdp总量,城市的生活水平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于发达国家。那取决于什么。根
3、本地取决于我们能否真正解决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城市中定居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什么时候“农民工”这个词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消亡了,中国的城市化才能真正称为成功。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最大国情,就在于我们必须在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聚集和定居的问题。农民工在城镇定居的实质性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就业,二是社会保障,三是资产权益,四是住房。这里我们重点说就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有1亿多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通过他们走出乡村走入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农民工在改变自身生活和生命轨迹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流动的潜规则。从最初的民工潮,到今天一些地区的民工荒,农民工经历了怎样
4、的变化。是什么促成了这一变化。建国初期中国有80%的农村人口,国家大力发展工业,需要大量的员工。一方面当时物价低廉再加上当时农民工眼界狭隘,即使在城市打工再苦再累但能挣到比务农更多的钱。另一方面政府没有对农业进行保护使得有一些农民不得不到城市打工。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眼界也开阔了,再加上低廉的工资无法维持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渐渐出现了“民工荒”。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农民工自身因素,“一技之长”欠缺。有关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显示,难的责任首先推给社。59.1%的农民工认为,自身素质欠缺,包括文化程度低、缺少技术等,是就业的限制因素。靠“一技之长”找工作的农民有
5、23.7%。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较“纯体力”农民工确有优势。在建筑行业表现尤为明显,开吊车的月收入为搬运工的3倍还多。于企业而言,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是首选,农民工的就业选择也更多。过去,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市场的主要竞争力是要求低、肯吃苦、无论高低贵贱,这种工作倾向填补了城市的非正规、非体面就业岗位。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对此类岗位则有所选择与挑剔,拒绝走父辈老路。二,社会方面因素,由于物价普遍上涨,导致生活资料价格提高,低工资再也无法维持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另一方面,现在物价上涨,城市生活费用加重,租房紧张,农民工对工资要求变高,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及人民币升值,国内中小企业出口面临困境且利润
6、降低,企业纷纷缩减产量。另一方面国内原材料暴涨,石油等燃料价格飙升,职工薪水上涨,生产成本过高。企业要么减少生产规模,要么面临倒闭,工资迟迟不涨。很多工资过低的行业没人愿意就业。我认为要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1,全面普遍九年义务教育,最好在农村能免费施教,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同时教会农民一项专业技能,使得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2,要做好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还要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给务农的农民以补贴。3,当地政府可以与一些农产品制作公司以及手工艺品公司合作,建立农村合作社,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和手工业,确保农民在家乡有钱可挣,保障农民的生活来源。4,要做好农民的养老问题,为农村的老人提供经济上的帮
7、助和精神慰藉。在中国的城市生存着大量的农民工,他们就像蚁族一样勤勤恳恳的劳作,他们是城市的建造者,而城市总是无情的将他们抛弃。没有他们就没有城市的繁华,在确保农民工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给以他们崇高的敬意,他们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另外现在城市在不断的向外围扩散,吞噬着农民的耕地,这些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农民又该何去何从呢。无情的推土机摧毁的是农民家园,碾过的是农民的心血,当我们在关注城市发展的同时,社会应该更加关心农民的生存问题。城市要建设,民生更要关注。川警察学院年级2021级区队二区队专业交通管理专业姓名易凯学号10284020212021年10月一、背景链接农民工是中国工业
8、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在看到农民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们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二、社会现状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灵活就业为主,劳动关系很不稳定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和个体两大部门,所占比重分别为21.8%、36.2%,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例很小,分别为6.9%、4.2%,无固定单位的农民工占到28.8%。由此可见,大部分农民工以灵活就业为主,处于频繁流动状况,劳动关系很不稳定。(二)岗位技术含量低,劳
9、动强度大农民工主要从事搬运(重庆方言称之为“棒棒”)、建筑、加工制造和服务四大行业。其中,“棒棒”纯属体力劳动,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如泥瓦工、钢筋切割工等拥有少量技术,加工制造业如纺织业的农民工和从事住宿、餐饮和服务行业的农民工,其技术含量也十分有限。(三)劳动时间长,合法权益受损。农民工每月工作天数和每天工作小时数都已超出法定劳动时间,他们的休息权受到了严重侵害。另外,农民工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还面临克扣工资、职业病、工伤事故的威胁。与城镇居民相比,他们需要支付更多的生活成本,承受更大的职业风险。(四)工资水平偏低,实际收入增长有限近年
10、来,由于政府的一些措施,如加大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企业侵害农民工利益行业的监管力度等,农民工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调查显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500元及以下的占8.2%,500800元的占25.0%,800以上的占66.8%。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尤其是医疗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等的上涨,导致农民工生活成本成倍增长,除去生活开支后,其实际收入增长十分有限,生活水平改善并不大。(五)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缺乏近年来,我国在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仍显不足,大多数农民工依然无法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1、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调查发现,2
11、6.1%的农民工遭遇过工伤事故,其中只有13.2%的农民工得到了雇主的全额医疗等费用;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率都很低,分别为10.9%、18.1%;65.8%的农民工在城市有过失业的经历,享受过政府失业补助的仅占6.3%。2、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且由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同时,由于农民工收入不稳定,大多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或导致社会保险关系中断,使得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形同虚设。调查显示,在参保的农民工中,有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中断的分别为8.6%、13.1%,其中,因工作单位或工作地方改变而中断的分别为51.9%、59.5%,因经费困难中断
12、的分别为41.4%、36.7%。3、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缺乏。在社会救助方面,49.1%的农民工在城市遭遇过生活陷入困境无法生存的情况,其中,得到亲朋好友救助的占66.6%,而得到政府救助的仅占3.4%,没有得到任何救助的占28.6%。在社会福利及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工也没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4、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1.农民工的医疗费用负担较重,普遍存在看病难问题。在有效问卷中,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的比例仅占38.4,占61.6的农民工要自己掏腰包支付医疗费用,只有38.4的农民工有可能用医疗保险账户负担一部分医疗费用。农民工平均每年就医花费201.30元,到药店买药花费7l_90元,平
13、均每年医疗支出273.20元,单位平均报销医药费只有7.14。就医花费最高的达30000元,到社会药店买药的最高达2000元,但单位报销医药费的最高只有1500元。这说明农民工在医疗方面还存在着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三、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一)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一)加强农民工劳动保护、权益保障的制度化建设,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要建立未成年农民工登记制度,一旦发现企业未经登记而使用未成年农民工,要给以严惩。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应通过地方立法形式将权益保障活动制度化,把临时活动转化为政府的一项常规工作、一项责任和义务。要增强对农民工的服务意识,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源头互动”制
14、度,以国务院行政法规形式,建立农民工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之间信息交流制度,做好农民工子女的计划免疫工作和女性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二)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地方政府可探索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对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对有拖欠工资或不足额发放工资纪录的用人单位,强制在开户银行按期预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户管理。另外,政府劳动主管部门要探索建立农民工工资监督机制,监督企业农民工工资制度执行情况,重点监督农民工的同工同酬问题、最低工资制制度执行情况、是否按法律标准发放加班工资。(三)加强劳动保护执法力度。第一,严惩雇用农民童工的行为。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加重其使用农民童工的
15、成本。尤其是对企业主管人员,政府要依法予以处罚。第二,强化工时审批制度。劳动保障部门应强化企业工时制度的审批,在企业申请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时,要严把审批关。对实行计件制的企业,劳动保障部门要审查企业确定的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是否合理。对实行标准工时制的企业,劳动保障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企业的加班做法是否违法。(四)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首先,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必须深入贯彻国家政策,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住院保障问题。现在,有些地方的医疗保障制度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以上海为例,上海实行综合保险制度,把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住院保障全部纳入综合保险制度。上海综合保险制
16、度有利于全面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但从执行情况看,这一目标在宝山区企业执行中却遭遇不小的尴尬。35.9的综合保险入保率,充分说明了企业对综合保险制度的漠视。其次,要加强执法。各地政府要加大对不及时交纳医疗保险的企业处罚的力度,对那些想方设法逃避为农民工缴纳医疗保险义务的企业,劳动保障部门要按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严格执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的规定。最后,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及其高管的行政处罚力度。对违反国家工时制度、劳动保护制度、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侵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经行政主管部门两次处理,企业没有彻底改正的,行政主管部门可给予巨
17、额罚款、勒令停业整顿、提请司法机关冻结企业银行资金,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禁止企业主管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独立或合伙、合资开办企业,或担当企业高管(二)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的文化、技能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与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城市劳动力的需求,其就业空间越来越窄,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低下就成了农民工获取公平就业机会和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瓶颈。(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农民工就业机会扩大农民工
18、的就业机会,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加大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控力度。一、背景链接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古人说:“无恒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一个人只有从事某种职业、某项工作,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才能获取生活资料,维持生计、改善生活。就业关乎经济健康发展。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财富的日益增加,归根到底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就业岗位上创造出来的。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在看到农民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
19、时,也必须看到他们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二、社会现状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灵活就业为主,劳动关系很不稳定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和个体两大部门,所占比重分别为21.8%、36.2%,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例很小,分别为6.9%、4.2%,无固定单位的农民工占到28.8%。由此可见,大部分农民工以灵活就业为主,处于频繁流动状况,劳动关系很不稳定。(二)岗位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农民工主要从事搬运(重庆方言称之为“棒棒”)、建筑、加工制造和服务四大行业。其中,“棒棒”纯属体力劳动,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如泥瓦工、钢筋切割
20、工等拥有少量技术,加工制造业如纺织业的农民工和从事住宿、餐饮和服务行业的农民工,其技术含量也十分有限。(三)劳动时间长,合法权益受损。农民工每月工作天数和每天工作小时数都已超出法定劳动时间,他们的休息权受到了严重侵害。另外,农民工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还面临克扣工资、职业病、工伤事故的威胁。与城镇居民相比,他们需要支付更多的生活成本,承受更大的职业风险。(四)工资水平偏低,实际收入增长有限近年来,由于政府的一些措施,如加大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企业侵害农民工利益行业的监管力度等,农民工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
21、调查显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500元及以下的占8.2%,500800元的占25.0%,800以上的占66.8%。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尤其是医疗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等的上涨,导致农民工生活成本成倍增长,除去生活开支后,其实际收入增长十分有限,生活水平改善并不大。(五)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缺乏近年来,我国在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仍显不足,大多数农民工依然无法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1、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调查发现,26.1%的农民工遭遇过工伤事故,其中只有13.2%的农民工得到了雇主的全额医疗等费用;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率都很低,分别为10.9%、18.1%;
22、65.8%的农民工在城市有过失业的经历,享受过政府失业补助的仅占6.3%。2、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且由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同时,由于农民工收入不稳定,大多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或导致社会保险关系中断,使得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形同虚设。调查显示,在参保的农民工中,有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中断的分别为8.6%、13.1%,其中,因工作单位或工作地方改变而中断的分别为51.9%、59.5%,因经费困难中断的分别为41.4%、36.7%。3、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缺乏。在社会救助方面,49.1%的农民工在城市遭遇过生活陷入困境无法生存的情况,其中,得到亲
23、朋好友救助的占66.6%,而得到政府救助的仅占3.4%,没有得到任何救助的占28.6%。在社会福利及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工也没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三、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一)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并提升其安全预期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在工业社会里,就业与社会保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中,不应将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对立起来,而应在两大政策体系之间寻求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就业为社会保障提供前提和基础,就业为劳动者参与社会保险创造了必要条件,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又有效地解除着劳动者的诸多后顾之忧。(二)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由于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民工 就业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