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某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汉字蕴含的美学骆冬青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对“文字”的共通感。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身在中国文化浸润之中,却最容易忘记这一点。这是因为,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比起来,似乎在文化形态的比较
2、中,已经落了下风。黑格尔曾断言:“拼音文字自在自为地最具智慧。”这表达了赤裸裸的西方中心主义,表现了一种傲慢与偏见。可是,这种观念,却被一些现代中国文人所接受。这无疑是受一种进化论式的想法所支配,认为文字的发展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即图画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在这样的序列中,似乎清晰地显示了一种文字所处的文化地位,最晚形成的表音文字自然属于最高级的文字。那么,汉字处于什么位置?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
3、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汉字则不然。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似乎完成了一种飞跃。但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并非是一种单线的进化,“图”进一步形式化,“画”进一步抽象化,从而使“字”逐渐“象形化”“文字化”
4、。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于是人们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从以上提到的关于文字形态的进化论思路来看,从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个序列,选择一个恰当位置定义汉字,似乎最佳选择就是表意文字;若从“字母”来说,则西方“文字”表音说似乎可通。但“字母”与中国“汉字”的地位明显不对等。“字”对应的是西方的“词”。而西方的“词”难道不是“表意”的吗?所以,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是一种概念错置,一种颇为荒唐的指称错乱。汉字的复杂性,在这样的单线进化论思路中被忽视了。汉字作为一种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其为人诟病处在“象形”。可是,正因为“象形”,汉字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属性,才衍
5、生了世界上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即书法。汉字是一种具有文化丰富性的符号,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四种“文字发展阶段”,都智慧地凝结在“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之中,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从而成为一种美学上的奇迹。汉字美学之提出,正在于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4期 有删改)【注】孳乳:繁殖、派生。 (1)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在人们已经无法从文献中准确得知汉字是如何诞生的,不过那些优美的汉字依然能带给我们很多想象和美感。B.汉字的形、音、义为一体让人们认定汉字
6、是表意文字,形成这个观点是基于文字发展的“图画、象形、表意、表音”四种阶段的观点,却忽略了汉字的复杂性。C.说文解字序认为,汉字是以“文”“字”两种“形声相益”的关系出现的,这种关系与根本意义上也是形音结合的拼音文字相同。D.汉字被诟病的原因是汉字的象形性,不过汉字的象形性使汉字这种文化符号具有独特审美属性,衍生出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仓颉造字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文字创生的复杂情感,古人对写有文字纸张的尊敬、爱惜之情表现了他们对文字本身惊怖、推崇、敬仰的感情。B.从文字的起源分析,所有文字都需要形体作为“符号”来表示字的读音,不过汉字与拼
7、音文字的区别在于汉字以“形声相益”的形态出现,因此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C.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使得汉字蕴含美学,但有些人把汉字的美学当作落后的象征,完全忽略了汉字因为其美学特质才得以长久发展的问题。D.汉字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是一次重大的飞跃,体现在此时的汉字特点是“图”更加形式化、“画”更加抽象化,这些让文字更加的象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拼音文字的基本元素是“字母”,然后生成表意的“单词”,这与汉字的“字”功能对等,有些人把汉字的“字”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对等是错误的。B.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这
8、种创造的过程现在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C.“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是说仓颉造字时首先是按照事物的特征画出形体,这就是所谓的“文”,这是“物象之本”,是造字的重要方法。D.汉字能够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是把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等内容智慧凝结在一起并能够自由自在表达的文化符号。(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这不只是仪式,更是一种使命。品牌时代的来临,承载的是一个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梦想和
9、使命,需要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也需要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也是质量升级、品牌壮大的过程,德国专注务实的工匠精神,美国高度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韩国成立国家品牌委员会的推进机制,都给我们以启示。当C919国产大型客机翱翔蓝天,当中国高铁“扬帆出海”,我们不只有品牌之梦,更有品牌之力和品牌之智。(摘编自冯蕾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材料二:国潮消费人群特征国货消费者集中城市TOP10(摘编自90后最爱“追潮”,女性撑起半边天,南方日报2019年11月1日)材料三:小仙炖、钟薛高、ito、北鼎一批兼具好设计和高品质的国货品牌受到了年轻人的追
10、捧,并正逐渐成长为“中国制造”的新门面,成为新消费的代表。比如刚诞生两年的雪糕品牌钟薛高,凭借标志性的瓦片造型和不断迭代的口味类别俘获了大批年轻人的芳心。事实上,90后和00后务实消费的理念,也为服装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传统产业的老牌国货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机会。2018年,国产运动品牌李宁首次亮相纽约时装周,以亮眼新潮的设计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此后推出的球鞋系列“悟道”,以大胆的配色和解构设计,准确切中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迅速走红。在产品优质的基础上,用设计感打动年轻消费者,回力、飞跃的帆布鞋,波司登的羽绒服,包括华为近期和眼镜潮牌GENTLEMONSTER跨界推出的智能眼镜,都延续这一套路
11、成功转型,焕发新的活力。(摘编自毛文超乌镇演讲:新消费的机会将在细分领域迎来爆发)材料四:中国造,正当“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传统文化消费,新生代消费者为了彰显自我个性、打造个人属性标签,日渐乐于使用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以故宫推出的彩妆口红为例,一经推出,仅用一晚的时间即预订超过一千支,而这源自于消费者对于产品背后的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而晨光文具则与京剧“联姻”,将生旦净末丑的扮相绘于文具之上,瞬间火爆市场。因为文创的融入,晨光把看似几元钱的小买卖做成了年营收80余亿元的大生意。与此同时,一批电商平台纷纷“造潮”,孵化出一个又一个国潮新品。据了解,近年来,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天猫等
12、电商平台都开始了对国潮市场的开拓。天猫从2017年就开始了对国潮的策划和重视,2018年更是在国货跨界、文化营销、国潮出海等各个方向上做出了新的尝试。(摘自颜值与性价比兼具,国货当潮源于创新彰显自信,南方日报2019年11月1日) (1)下列对“国潮”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市场上国潮涌动,显示出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正在向经济强国迈进。B.国潮消费者中以青年女性消费者为主,占比超过九成,她们撑起了国潮消费的半边天。C.国潮的弄潮儿中既有小仙炖、钟薛高等新国货,也有回力、波司登等成功转型的老品牌。D.国潮的兴起,其实就是国货的崛起,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越来越
13、受消费者的欢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转型,需要虚心向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努力提升质量,壮大品牌。B.材料二显示,国货消费者集中的前10名城市都是一二线城市,说明那里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有较高的认可度和较强的购买力。C.近年来,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天猫等一批电商平台都纷纷“造潮”,孵化国潮新品,开拓国潮市场,彰显了他们对国货的自信。D.新生代消费者更愿意为蕴含传统文化价值的产品买单,为传统文化消费,是因这种产品能彰显自我个性,能打造个人属性标签,掀起了一股排外思潮。 (3)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当今“国
14、潮”兴起的原因。(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答题。且将蚕豆伴青梅钟芳宋人舒岳祥在小酌送春中写道:“莫道莺花抛白发,且将蚕豆伴青梅。”描绘的是古人用蚕豆伴青梅,煮酒咏诗的情景。手捧一碗香蚕豆,一颗一颗纳入口中,绵软甜爽的感觉在味蕾弥散,让人回味隽永绵长。蚕豆是一种有灵气的庄稼。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荚状如老蚕,故名蚕豆。”孩童时的乡村,成排成行的蚕豆苗漫生在墙角沟边、田间垄上。疏密的叶片间,悄悄地绽开白底黑边的小花,近看好似无数睁开的眼睛闪着清澈的光芒,远看仿佛千万只漂亮的蝴蝶飞舞在藤蔓间,令人赏心悦目。花开数天凋谢后结出一串串青青的豆荚,像青蕉,似佛手
15、,煞是可爱。此时的蚕豆最为鲜嫩,大诗人杨万里曾写道:“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翠嫩如碧玉的蚕豆用来炒菜最为适宜,入口酥绵,鲜嫩清甜,别有风味。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挎上篮子跟着母亲去摘蚕豆。轻轻抓住蚕豆秧,朝着豆荚生长的反方向顺手一拉,便能轻松掰下蚕豆荚。新鲜的蚕豆又嫩又脆,那可是孩子们的天然美食。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摘下一角蚕豆,撕开荚皮,往嘴里一丢,那清甜的气息立刻在舌尖弥漫。正如汪曾祺先生所写的那样:“只一掰就断了,两三粒翠玉般的嫩蚕豆舒适地躺在软白的海绵里,正呼呼大睡,一挤也就出来了,直接扔入口中,清甜的汁液立刻在口中迸出,新嫩莫名。”回到家,母亲剥好蚕豆,用井水淘洗干净,放入锅中
16、蒸煮,煮熟后的蚕豆甜中带糯。母亲用细线把一颗颗熟豆串起来,呈佛珠的样子,长的是项链,短的是手链。我常常把蚕豆项链挂在脖子上,与小伙伴们嘻嘻哈哈地比着谁的蚕豆项链长、豆子大。想吃时就你拽我一粒,我摘你一颗,放进嘴里解馋。晚上睡觉时我也不肯把蚕豆项链拿下来,第二天早上起床,蚕豆被压扁了也舍不得扔,继续吃。如今回想起来,仍然齿舌生香,美好的滋味荡漾在心间。蚕豆是一种大众美食,不管是焖炒炸煮,样样皆宜。如把外面的一层皮剥掉,里面的青青的豆瓣更加水嫩,可与鸡蛋、韭菜、蒜苗、成菜、火腿、笋片等或烧或炒,也可做汤,吃进嘴里一股清香,是妙不可言的美味。清代饮食名谱随园食单中记载:“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
17、妙。随采随食方佳。”鲁迅先生在社戏里,一群小伙伴搭船去邻村看社戏,夜半船过六一公公的蚕豆地,孩子们纷纷上岸偷摘蚕豆,然后就在船上生火,用河里的清水将蚕豆煮熟,用手夹着撮盐吃。在先生的心目中,这盐撮清水蚕豆的味道胜过母亲下厨炒的蚕豆。相比较,我最喜欢的是母亲的葱花蚕豆,热锅下油,倒入蚕豆翻炒,抓一把葱花扔进去,翻两下,直到豆皮起皱才出锅。炒出的蚕豆,碧嫩鲜香,入口酥软,是极有特色的家常下饭菜。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大多短暂,鲜蚕豆吃不几天,就会渐渐老去,正如蚕豆谣所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这时的蚕豆另有一番风味,可以做炒豆子。把蚕豆放进大铁锅里不停地翻炒,炒到外皮黄黄的
18、,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香味即止,嚼起来,嚙喘作响,香脆无比。更有手巧的,还将蚕豆泡了,拿剪刀,很细致地一一剪花,做成油炸兰花豆,味道更胜一筹,是不少人儿时的美好回忆。“田家豆熟逢蚕月,小荚丛生竟类蚕。熟后香葆千颗脱,餐来茧果十分甘。”如今每到蚕豆飘香的时节,我总要抽时间回故乡看看。母亲也总忘不了要我带些新鲜碧绿的蚕豆回城,让我在喧哗的都市也能享受到这原生态的乡野美味。(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蚕豆的观赏价值写到其实用价值,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蚕豆的深情。B.本文大量引用诗文名句及本草纲目等文献,增添了文章典雅的韵味。C.第段回忆母亲做葱花蚕豆,
19、采用动作描写、视嗅味多感官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D.本文标题极富意蕴,借蚕豆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隐喻作者对人生短暂的理性思考。 (2)文章第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章借写蚕豆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缜含义本加以探究。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窦建德传窦建德,贝州漳南人。世为农,自言汉景帝太后父安成侯充之苗裔。材力绝人,少重然许,喜侠节。乡人丧亲,贫无以养,时建德方耕于田中,闻之太息,遽辍耕牛,往给丧事,由是大为乡党所称。盗夜劫其家,建德立户下,盗入,击三人死,余不敢进。请其尸,建德曰:“可投绳系取之。”盗投绳,建
20、德乃自縻,使盗曳出,跃起捉刀,复杀数人,繇是益知名。为里长,犯法亡,会赦归。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武德元年,宇文化及至魏县,建德谓其纳言宋正本及德绍曰:“吾,隋民也;隋,吾君也。今化及杀之,大逆不道,乃吾仇,欲为天下诛之,何如?”正本等曰:“大王以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而动,义安天下也。化及为隋姻里,倚之不疑,今戕君而移其国,仇不共天,请鼓行执其罪。”建德善之。即引兵讨化及,连战破之。化及保聊城,乃纵撞车机石,四面乘城,拔之。未几,连突厥侵相州,刺史吕珉死之。滑州刺史王轨为奴所杀,奴以首奔建德,建德曰:“奴杀主,大逆。纳之不可不赏,赏逆则废教,将焉用为?
21、”命斩奴而返轨首,滑人德之,遂降,齐、济二州亦降。建德每平城破阵,所得资财,并散赏诸将,一无所取。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莱蔬、脱粟之饭。每倾身接物,与士卒均执勤苦,由是能致人之死力。时秦王攻王世充于洛阳,世充遣使乞师于建德。五月,建德自板渚出为阵,西薄汜,南属鹊山,亘二十里,鼓而前。秦王登虎牢城望其军,按甲不战。日中,建德士皆坐列,渴争饮,意益怠。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建德被重创,窜牛口谷。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获之,传而西,斩长安市,年四十九。(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盗曳出曳:摇晃B.滑人德之
22、德:感激C.由是能致人之死力致:招引D.西薄汜薄:临近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渍B.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C.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D.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3)下列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建德气力超人,年幼时,常做一些重许诺的义举,喜好狭义气节。同乡贫穷没办法埋葬亲人,当时建德听到这件事后,把耕牛送去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 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