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发热护理查房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少发热护理查房PPT讲稿.ppt(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少发热护理查房1 1第1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一一发热相关知识发热相关知识二二三三四四简要简要发热个案护理发热个案护理相关注意事项相关注意事项感冒发烧预防感冒发烧预防2 2第2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前言前言发热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症状。发热发热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是人体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的一种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发烧发烧3 3第3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前言前言持久性高热持久性高热并发症:并发症:心、脑、肝、肾的功能有损害心、脑、肝、肾的功能有损害脑水肿(脑水肿(脑病后遗症脑病后遗症)、高热
2、惊厥()、高热惊厥(脑细胞损害脑细胞损害)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中毒性心肌炎肺炎、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休克中毒性休克4 4第4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概述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范围内。生理变化:体温存在波动,幅度不超过生理变化:体温存在波动,幅度不超过0.5-1。体温体温5 5第5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生理体温变化及影响因素生理体温变化
3、及影响因素基础体温;基础体温;性别:性别:年龄;年龄;男:由儿童到男:由儿童到17岁期间降低岁期间降低0.5女:由儿童到女:由儿童到13岁期间降低岁期间降低0.5年轻人偏高,老年人体温偏低年轻人偏高,老年人体温偏低大约每增加一个年龄段大约每增加一个年龄段(10年年),平均降低,平均降低0.05。排卵排卵 升高升高0.5早晚变化早晚变化 早低,晚高,相差早低,晚高,相差1运动运动 剧烈运动后,体温会升高剧烈运动后,体温会升高1饮食和消化饮食和消化 升高升高0.5-1外界温度和衣着外界温度和衣着程度不同程度不同6 6第6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正常体温范围 腋窝腋窝3637 C舌下
4、舌下36.337.2 C直肠直肠36.537.9 C7 7第7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不同部位 体温范围 比较 腋窝温度腋窝温度口腔温度口腔温度直肠内温度直肠内温度比口腔温度略比口腔温度略低低0.20.20.4 0.4 36.3 36.3 37.237.2 比口腔温度比口腔温度稍高稍高0.30.30.5 0.5 直肠体温最准确直肠体温最准确直肠体温最准确直肠体温最准确 8 8第8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致热原致热原调节性体温升调节性体温升高高(0.5 C)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调定点上移由于由于致热原致热原的作用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
5、起的调节性体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温升高(超过0.50.5)。)。概念概念发热发热9 9第9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生理性生理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病理性病理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体温体温升高升高发热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调节性体温升高)过热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被动性体温升高)月经前、妊娠期月经前、妊娠期剧烈运动、刺激惊吓剧烈运动、刺激惊吓体温调节功能正常,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功能正常,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调定点未移动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调定点未移动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发热发热发热发热1010第10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热度 低低低低 热热热热 37.
6、337.337.337.338383838 中等度热中等度热中等度热中等度热38.138.138.138.139393939 超高热超高热超高热超高热41414141以上以上以上以上 高高高高 热热热热39.139.139.139.141414141 根据口腔温度的根据口腔温度的高低可分为高低可分为正常成人清醒状态;正常成人清醒状态;口腔温度口腔温度36.3-37.21111第11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机体机体产热产热散热散热发发 热(热(Fever)外源性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 )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7、EP)病理生理机制1212第12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体温体温调定点调定点 下丘脑体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中枢皮肤血管皮肤血管收缩,散热收缩,散热寒战,产热寒战,产热 体温体温 负负调调节节外致外致热源热源产产EP细胞细胞EP正正调调节节1313第13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发病机制示意图发病机制示意图致热源性发热致热源性发热:外源性致热源外源性致热源 EP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微生物病原体微生物病原体炎症渗出物炎症渗出物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坏死因子、干扰素 通
8、过血脑通过血脑 屏障屏障发发 热热通过激活通过激活 白细胞白细胞(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产热产热散热散热(一)(一)(一)(一)1414第14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二)非致热源性发热(二)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炎症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心力衰竭等竭等1515第15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发热发热感染性感染性发热发热由病原微生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物
9、引起非感染性非感染性发热发热由病原微生物由病原微生物以外因素引起以外因素引起发热原因发热原因1616第16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近有近10%的的FUO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FUO归于感染科诊治归于感染科诊治药源性发热占不明发热的药源性发热占不明发热的10%15%药源性高热药源性高热是精神药物常见副反应是精神药物常见副反应(3841)。1717第17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1.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10、、流行性感冒、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2.阑尾炎、胆囊炎阑尾炎、胆囊炎3.肝腺肿(胆道感染引起肝腺肿(胆道感染引起)4.细菌性心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细菌性心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5.伤寒副伤寒(夏秋季多见伤寒副伤寒(夏秋季多见)6.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青少年儿童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青少年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浸润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浸润型肺结核7.肝炎、艾滋病肝炎、艾滋病1818第18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组织损伤及坏死产物性发热无菌性组织损伤及坏死产物性发热如大手术后、骨折、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
11、骨折、大面积烧伤(2)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引起的发热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引起的发热药药物过敏;输血或输液的热原反应,以及各物过敏;输血或输液的热原反应,以及各种预防接种疫苗种预防接种疫苗(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甲亢、重度失水甲亢、重度失水(4)产热、散热异常产热、散热异常广泛性疤痕、广泛广泛性疤痕、广泛性皮炎、先天性汗腺缺乏症、鱼鳞癣或包性皮炎、先天性汗腺缺乏症、鱼鳞癣或包盖过严盖过严1919第19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5)中枢性发热中枢性发热中暑、安眠药中毒、脑中暑、安眠药中毒、脑溢血、颅骨骨折、脑震荡等使体温调节中溢血、颅骨骨折、脑震荡等使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某些
1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低枢受损,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低热,以及婴儿体位中枢调节功能失常等。热,以及婴儿体位中枢调节功能失常等。(6)致热类固醇性发热致热类固醇性发热周期热、肾上腺癌、周期热、肾上腺癌、慢性肝炎、肝硬化、原胆烷醇酮治疗肿瘤慢性肝炎、肝硬化、原胆烷醇酮治疗肿瘤时的发热时的发热(7)其它其它 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热、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可引起发热。肌炎可引起发热。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2020第20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热程 长期长期发热发热指体温升高持续指体温升高持续
13、2 23 3周以上,包括周以上,包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determined origin,FUO)急性急性发热发热病程在病程在2 2周以内。可分为急性感染性周以内。可分为急性感染性发热、急性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发热、急性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等的急性发热等.2121第21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慢性微热)(慢性微热)定义:定义:腋温腋温37.538,持续,持续3周以上周以上结核结核、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病灶性感染(牙周脓肿、鼻窦炎
14、、胆道感染、前列腺灶性感染(牙周脓肿、鼻窦炎、胆道感染、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等)、慢性病毒性肝炎、炎、慢性盆腔炎等)、慢性病毒性肝炎、CMV感染、感染、梅毒等梅毒等甲亢甲亢、结缔组织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原因未明、结缔组织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原因未明的肠炎、血液病、恶性肿瘤、间脑综合征、原发性选的肠炎、血液病、恶性肿瘤、间脑综合征、原发性选择性择性IgA缺陷病等缺陷病等 感感 染染非非 感感 染染长期低热长期低热2222第22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中暑或热射病中暑或热射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病毒性脑炎、脑出血及下丘脑如病毒性脑炎、脑出血及下丘脑前部严重脑外伤
15、等前部严重脑外伤等细菌污染血的输血反应细菌污染血的输血反应超高热超高热2323第23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发热时相体温体温上升期上升期高温高温持续期持续期体温体温下降期下降期2424第24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2525第25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发热的时相和热代谢特点发热的时相和热代谢特点 分分 期期 特特 点点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寒战期)(寒战期)体温体温 散热散热 乏力、肌肉酸痛、乏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皮肤苍白 、畏寒或、畏寒或寒战等寒战等 高热期高热期(热稽留期)(热稽留期)体温体温=调定点水平调定点水平.产热产热
16、=散热散热皮肤发红皮肤发红,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出汗出汗(热病容热病容)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出汗期)(出汗期)体温体温 调定点水平调定点水平,产热产热 39以上,症状明显,特别是以上,症状明显,特别是对小儿应注意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对小儿应注意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2、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发热;、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发热;发热发热心率加快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心肌耗氧量增多量增多增加心肌负荷;增加心肌负荷;3.妊娠妇女,因有致畸胎危险或加重妊娠妇女,因有致畸胎危险或加重心脏负荷。心脏负荷。4、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加重消耗,、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加重消耗,病情恶化病情恶化6363第63页,共78页,编辑
17、于2022年,星期四应用解热镇痛药注意事项应用解热镇痛药注意事项1.年老体弱,幼儿及体温在年老体弱,幼儿及体温在40以上的发热以上的发热病人,剂量宜小,宜选用退热作用缓和的病人,剂量宜小,宜选用退热作用缓和的药物,以免高热骤降,大量出汗等而引起药物,以免高热骤降,大量出汗等而引起虚脱。虚脱。2.一些解热镇痛药对消化道有明显的刺激作一些解热镇痛药对消化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易诱发或加重溃疡和出血用,易诱发或加重溃疡和出血.3.解热镇痛药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故解热镇痛药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故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4.阿司匹林、水杨酸盐、消炎痛等易透过胎阿司匹
18、林、水杨酸盐、消炎痛等易透过胎盘诱发畸胎,故孕妇应禁用。盘诱发畸胎,故孕妇应禁用。6464第64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两者不能同时应两者不能同时应用用原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原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扩张、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收缩。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物降温效果行,影响药物降温效果.注意事项(二)6565第65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注意事项(三)病人
19、在输液的时候要在工作人员病人在输液的时候要在工作人员视视线范围之内线范围之内,避免意外的发生。晚上,避免意外的发生。晚上多关注病人,置于观察室内,巡视时多关注病人,置于观察室内,巡视时主要观察病人的体温和皮肤,保持皮主要观察病人的体温和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肤清洁干燥。6666第66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注意事项(四)认真做好清洁消毒,防止院内感染。严认真做好清洁消毒,防止院内感染。严格执行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取药瓶时查、取: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取药瓶时查、取药时查、药瓶放回原处时查)药时查、药瓶放回原处时查)八对
20、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相貌。相貌。一注意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注意用药后反应。6767第67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注意事项(五)伴发热时,先处理躯体疾病伴发热时,先处理躯体疾病,躯体情况稳躯体情况稳定后,再治疗精神疾病定后,再治疗精神疾病。体温升高体温升高1度,心率升快度,心率升快10次,其实对身次,其实对身体各器官都有增强代谢和消耗的作用。精体各器官都有增强代谢和消耗的作用。精神病药本来就有抗胆碱能作用与锥体外系神病药本来就有抗胆碱能作用与锥体外系副作用,这样一来,增加了全身特别心脏副作用,这样一来
21、,增加了全身特别心脏的负担,是极其不利的的负担,是极其不利的.在高热时,强用药,在高热时,强用药,恶性综合症恶性综合症发生几率发生几率就增加,死亡率是很高的。就增加,死亡率是很高的。6868第68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注意传染病的发热注意传染病的发热非典(非典(SARS)发热)发热2003年年4月月16日,日,WHO宣布,一种新型宣布,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的病原,传染性非典型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炎,常以,常以发热发热为首发症状,伴有头痛和关为首发症状,伴有头痛和关节、肌肉酸痛,亦可有干咳少痰、胸闷,节、肌肉酸痛,亦可有干咳少痰、胸闷,严重时出现呼吸加快、气促
22、或明显呼吸窘严重时出现呼吸加快、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多死于呼吸衰竭。迫,多死于呼吸衰竭。SARS除可有呼吸系统损害外除可有呼吸系统损害外,还可以还可以出现多系统损害出现多系统损害,如肝脏、横纹肌等,特,如肝脏、横纹肌等,特别是极少数患者以发热、精神症状为突出别是极少数患者以发热、精神症状为突出临床表现,而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及呼吸困临床表现,而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及呼吸困难表现,并发生猝死。难表现,并发生猝死。6969第69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禽流感禽流感发热发热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乙型和丙型流行
23、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人禽禽流感症状重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病死率高、疫苗接、疫苗接种无效、种无效、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注意传染病的发热注意传染病的发热7070第70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甲型甲型H1N1流感流感发热发热其病原体是一种新
24、型的甲型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播.该病毒毒株包含有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猪流感、禽流感禽流感和和人流感人流感三种流感病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等。2009年开始,年
25、开始,甲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年8月,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注意传染病的发热注意传染病的发热7171第71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感冒感冒发烧发烧着凉着凉区别区别感冒感冒是病毒侵害人体造成的呼吸系统有明显反应的病变。是病毒侵害人体造成的呼吸系统有明显反应的病变。(疾病疾病)发烧发烧是对病原入侵身体产生的反应。(是对病原入侵身体产生的反应。(症状症状)着凉着凉也称受凉,即身体感受到凉也称受凉,即身体感受到凉。(。(病因病因)1.竖毛肌收缩,也就是出现鸡皮疙瘩,
26、减少皮肤的散热。竖毛肌收缩,也就是出现鸡皮疙瘩,减少皮肤的散热。2.大的产热器官(肝脏、脑等)开始产热,骨骼肌也不停到收缩大的产热器官(肝脏、脑等)开始产热,骨骼肌也不停到收缩产热,出现寒战。产热,出现寒战。3.受凉后免疫力下降,原本寄宿病毒、细菌开始迅速繁殖,出现受凉后免疫力下降,原本寄宿病毒、细菌开始迅速繁殖,出现相应到呼吸道感染(感冒),消化道感染(拉肚子)等等相应到呼吸道感染(感冒),消化道感染(拉肚子)等等。着着 凉凉感冒发烧预防7272第72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感冒条件与原因感冒条件与原因感冒具备条件:感冒具备条件:1.病原微生物的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数量(足够多)(
27、足够多)2.还要决定于呼吸道还要决定于呼吸道环境环境(整个上呼吸道需要有(整个上呼吸道需要有大量的分泌物大量的分泌物,好让细菌和病毒来附着和繁殖),好让细菌和病毒来附着和繁殖)3.人体的人体的抵抗力抵抗力(低下)(低下)感冒由什么原因引起感冒由什么原因引起有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甲、乙、丙)、副流感、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
28、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7373第73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病房预防感冒发热措施病房预防感冒发热措施1.保持病房合适的温度和通风保持病房合适的温度和通风 (夏季注意降温,冬季注意防寒,在空气流通的条件下,感冒病毒可以在10秒钟内灭活 房间晨起、午休后两次通风,活动室、走廊保持与外部通风2.做好病房清洁消毒做好病房清洁消毒(保持地面,床单位,床头柜清洁卫生;用消
29、毒液消毒地面、床头柜等物品;用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做好空气消毒)7474第74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3.搞好病人个人卫生搞好病人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手,清洁口,清洁口腔,督促洗澡,更换衣物,保持身体的清腔,督促洗澡,更换衣物,保持身体的清洁洁;(手是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呼吸出的飞沫传播是感冒手是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呼吸出的飞沫传播是感冒传播的次要途径。感冒病毒可在手帕上存活传播的次要途径。感冒病毒可在手帕上存活1个小时,在手上个小时,在手上能存活能存活70个小时;口腔粘膜是感冒病毒感染的途径之,注意个小时;口腔粘膜是感冒病毒感染的途径之,注意牙刷的清洁牙刷的清洁。)4.有发热病人
30、有发热病人,隔离戴口罩隔离戴口罩,及时发现及时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理5.适当运用预防感冒药适当运用预防感冒药(抗病毒口服药或者板抗病毒口服药或者板蓝根蓝根)7575第75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6.鼓励和督促病人多喝水鼓励和督促病人多喝水(一般在(一般在1500-2500毫升,平均毫升,平均2000毫升,三杯水,大约毫升,三杯水,大约每每2小时喝水一次,可以减少存留于嗓子和扁桃体的小时喝水一次,可以减少存留于嗓子和扁桃体的细菌和病毒。细菌和病毒。)7.有鼻塞、咽喉痛的病人及时对症用药有鼻塞、咽喉痛的病人及时对症用药(抗过敏药,像扑尔敏抗过敏药,像扑尔敏,一般感冒药,一般感冒药)8.
31、提高病人的抵抗力提高病人的抵抗力提醒家属带水果和营养丰富的饭菜,让病人多吃提醒家属带水果和营养丰富的饭菜,让病人多吃水果蔬菜,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水果蔬菜,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鼓励和督促病人参加适量运动鼓励和督促病人参加适量运动协助和提醒病人根据气温增减衣服,及时降温保暖协助和提醒病人根据气温增减衣服,及时降温保暖7676第76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大便通畅认真记录病人大便次数,异常及认真记录病人大便次数,异常及时处理时处理创造安静环境,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创造安静环境,保证充足睡眠时间9.做好精神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做好精神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及时准确及时准确运用精神科药物,对于兴奋躁动,抑郁,木僵病人运用精神科药物,对于兴奋躁动,抑郁,木僵病人多注意保暖降温)多注意保暖降温)10.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我院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我院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做好病人防护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做好病人防护和自身防护,防止交叉感染。自身防护,防止交叉感染。7777第77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谢谢聆听聆听!7878第78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