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精选文档.ppt
《第3章 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精选文档.ppt(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章 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1本讲稿第一页,共七十六页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典型外作用信号及其响应理解典型外作用信号及其响应掌握时域性能指标的计算掌握时域性能指标的计算熟悉系统稳定的概念和稳定性判断的应用熟悉系统稳定的概念和稳定性判断的应用掌握稳态误差分析及计算掌握稳态误差分析及计算掌握频率分析法及应用掌握频率分析法及应用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2本讲稿第二页,共七十六页 3.1 典型输入信号及其响应典型输入信号及其响应3.1.1 概述 系统在给定信号作用下的输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状况称为系统的响应。到达稳定之前的响应称为暂态响应,可提供系统过渡过程中各
2、项动态性能指标;到达稳态后的响应称为稳态响应,反映出系统稳定性和稳态误差的大小。典型输入信号选取原则:(1)工作现场或实验室中该信号易产生,且在工程中能经常遇到这类信号。(2)典型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能够反映出该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定性能。(3)外作用信号的数学表达式简单,便于进行分析和计算。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3本讲稿第三页,共七十六页 3.1.2 典型输入信号 目前,在工程设计中比较常见的典型输入信号主要有以下5种:阶跃函数信号 斜坡函数信号 抛物线函数信号 脉冲函数信号 正弦函数信号 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4本讲稿第四页,共七十六页
3、3.1.3 典型信号的响应 初始状态为零的控制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系统输出称为典型信号的响应。1.单位阶跃响应 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信号作用下的输出称为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为:响应曲线见图3-6(a)所示。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5本讲稿第五页,共七十六页第第3章章2.单位斜坡响应 系统在单位斜坡函数信号作用下的输出称为单位斜坡响应。表达式为:响应曲线见图3-6(b)所示。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6本讲稿第六页,共七十六页3.单位脉冲响应 系统在单位脉冲函数信号作用下的输出称为单位脉冲响应,也称为脉冲过渡函数。表达式为:响应曲线见图3-6(c)所示。
4、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7本讲稿第七页,共七十六页图3-6 典型信号的时间响应第第3章章8本讲稿第八页,共七十六页3.2 时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法就是在时间域内研究控制系统性能的方法,它是通过拉氏变换直接求解系统的微分方程得到系统的时间响应,然后根据响应表达式和响应曲线来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3.2.1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一阶系统是指可以采用一阶微分方程来描述其暂态过程的系统,典型结构如图3-7所示。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9本讲稿第九页,共七十六页第第3章章图3-7 一阶系统结构图 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10本
5、讲稿第十页,共七十六页一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传递函数为:T为系统的惯性时间常数。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11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七十六页1.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输入单位阶跃函数信号为:其拉氏变换为:系统的输出为: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12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七十六页 进行拉氏反变换,可以得到系统输出的时间响应表达式:;称为稳态分量,由输入信号的形式来决定;称为暂态分量,由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来决定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13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七十六页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特点: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
6、规律是单调上升的指数曲线,响应的最终稳态值为1,惯性时间常数T是描述系统响应速度的唯一参数,值越小,暂态过程时间越短,响应速度越快。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14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七十六页 取不同的时间常数T时,系统的输出C(t)值有以下对应关系: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15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七十六页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作出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3-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t=0处曲线斜率为 ,经过1倍T的时间,输出量(t)从0值上升到稳态值的63.2%;经过t=3T和4的时间,输出量C(t)将分别达到稳态值的95%和98.2%。第第
7、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16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七十六页图3-8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17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七十六页 由于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是非周期响应,系统过渡过程的快慢是其主要性能指标,称之为调节时间,记为 。对于一阶系统有:=3T(对应5%的误差带)=4T 对应2%的误差带)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时间常数T越小,调节时间就越小,则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就越好。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18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七十六页【例3.1】已知一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求出系统的单位阶
8、跃响应表达式,计算该系统的过渡过程调节时间,并分析该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特点。解:(1)将给定的一阶系统传递函数化为标准式并找出系统的特征参数:第第3章章;放大系数K=4,时间常数T=0.5 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19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七十六页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为:第第3章章(2)计算该系统的过渡过程调节时间 取5%的误差带有:=3T=30.5=1.5(秒)取2%的误差带有:=4T=40.5=2(秒)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20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七十六页 (3)分析该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特点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是一条从零开始,按指数规律变化,
9、经过1.5秒或2秒的调节时间,最终到达稳态值为3的非周期性曲线,动态过程无振荡。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21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七十六页2.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输入单位斜坡函数信号:其拉氏变换为:系统的输出响应为: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22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七十六页 进行拉氏反变换后可以得到系统输出的过渡过程表达式:第第3章章该式表明,当时系统达到稳态,稳态分量为: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23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七十六页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24本讲稿第二十四页
10、,共七十六页系统到达稳态后,输出与输入之间的误差为:这表明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存在一个位置误差,其数值等于时间常数T,T值越小,跟踪误差也越小。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25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七十六页3.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输入单位脉冲信号:其拉氏变换为:系统的输出响应:进行拉氏反变换后可以得到系统输出的过渡过程表达式: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26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七十六页该式表明,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是一条单调下降的指数曲线,输出量的初始值为 ,当 时,系统达到稳态,输出稳态分量为零,其响应曲线如图3-10所示。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
11、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27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七十六页第第3章章图3-10 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28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七十六页 3.2.2 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1.二阶系统模型与参数的对应关系 可以采用二阶微分方程来描述的系统称为二阶系统,其典型结构见下图所示。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29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七十六页第第3章章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求解二阶系统闭环特征方程,可以得到方程的特征根为: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30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七十六页第第3章章 当阻尼比取值不同时,得到的系统特征根和响应状态是不一样
12、的,其对应关系列于表3-1中。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31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七十六页第第3章章2.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由于二阶系统通常工作在欠阻尼状态下,此时阻尼比取值为0 1,下面讨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过渡过程特点。欠阻尼状态下系统的特征根为一对实部为负的共轭复根: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32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七十六页第第3章章对二阶系统输入单位阶跃函数信号:拉氏变换为:系统的输出响应可以表示为: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33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七十六页 对上式进行拉氏反变换,可以得到系统欠阻尼状态下单位阶跃响应的过渡过程表达式:第第3章章控制原
13、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34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七十六页3.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计算 二阶系统工作在欠阻尼状态下,输入外作用信号为单位阶跃函数,输出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3-13所示。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35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七十六页第第3章章图3-13二阶系统欠阻尼状态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36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七十六页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衡量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1)延迟时间:到达稳态值的50%所需的时间,表示响应的初始段时间的快慢。(2)上升时间: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表征系统响应的初始速度。(3)峰
14、值时间:响应超过稳态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表示响应曲线在该点出现第一个峰值。(4)超调量:输出量的最大值与稳态值之间的偏差,表示系统响应超出平衡值的程度。(5)调节时间:系统响应到达稳态值的所需的时间,表示了系统过渡过程的快慢。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37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七十六页3.2.3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系统稳定的概念 如果控制系统受到内外部干扰偏离原来的平衡状态,在初始偏差的作用下,过渡过程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于零,具有恢复平衡状态的性能,并且去掉扰动量后,系统能够按照一定精度恢复到原始状态,这样的系统为稳定的系统,反之,去掉扰动,系统不能回到
15、原始状态,或者其偏离量随时间增长而增加,为不稳定系统。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38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七十六页2.系统稳定的条件(1)必要条件:特征方程式的系数具有相同的符号,且均不为零,也即特征方程不缺项。(2)充要条件:特征方程的全部根都具有负实部;或者闭环传递函数的全部极点均在S平面的虚轴之左。第第3章章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 39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七十六页第第3章章3.劳斯稳定判据劳斯提出了一种代数判据,根据系统特征方程式的系数来判断特征根的实数部分的符号,从而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已知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劳斯稳定判据的内容为:(1)控制系统的特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章 控制原理和分析方法精选文档 控制 原理 分析 方法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