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维记忆想象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思维记忆想象精选PPT.ppt(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童思维记忆想象儿童思维记忆想象第1页,此课件共13页哦一、学前儿童的思维第2页,此课件共13页哦1 1、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维【自我分析】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现地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已经 下过雨的结论。思考并分析:这个认识活动与我们学习过的感知觉和想象有什么不同?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小结:间接和概括;思维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2 2、思维的分类、思维的分类(一)按个体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将思维分为:直观行动思维: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
2、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二)根据指向性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聚合式思维(求同)发散式思维(求异):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根据思维创造性的不同 常规思维:用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创造思维: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进行。如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均需要高水平的形象思维第3页,此课件共13页哦3 3、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一)直观行动思维(一)直观行动思维(0 03 3岁左右)岁左右)【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盆里
3、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种动作就停止了,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幼儿打人的动作,常常没有控制,即使是大人,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很痛,甚至难以忍受。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只能反映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直观行动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直观行动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思维只
4、在动作之中进行。思维只在动作之中进行。(二)具体形象思维(二)具体形象思维(3 36 6、7 7岁左右)岁左右)【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23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或者2个手指加上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第4页,此课件共13页哦(三)抽象逻辑思维(三)抽象逻辑思维(6 6、7 7岁以后)岁以后)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
5、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综上所述,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水平,在整个幼儿期内,思维的特点又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体现了从直接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4 4、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一)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正确、概括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觉获得大量具体、生动的材料后,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才达到的。因此感性知识、经验是否丰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幼儿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及其表象。(二)发展幼儿语言(二
6、)发展幼儿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和工具。正是借助于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脑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的反映。通过语言中的词和语法规则,幼儿才得以逐渐摆脱实际行动的直接支持,摆脱表象的束缚,抽象、概括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三)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三)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 思维的特征是概括性、间接性和逻辑性,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语言发展也达到较高水平,为思维发展提供了条件工具。但还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条件和工具,儿童不是一开始就 能掌握的,家长和老师都要引导和教给儿童,遇到问题如何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作出逻辑的判断、推理来解决。(四
7、)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儿童的特点,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探求的渴望,善于主动发现和探索事物的特点,在不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使他们的思维力得到发展。第5页,此课件共13页哦二、学前儿童的记忆第6页,此课件共13页哦 1 1、什么是记忆、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先有 “记”再有“忆”的过程。也即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回忆的过程。2 2、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容易记容易忘 如教幼儿诗歌,幼儿背诵一两遍就有可能记住,但不及时组织幼儿复习,很快就忘了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这是由于幼儿记忆大都是无意记
8、忆的结果。以形象记忆为主 虽然幼儿中后期,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但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的效果仍高于词语记忆的效果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四岁后幼儿意义记忆开始发展,两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意义记忆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的效果来得高。记忆不精确 幼儿记忆的精确性较差,主要表现在回忆时记忆材料大量被遗漏。识记识记回忆回忆第7页,此课件共13页哦3、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为您提及教育措施有意性差,影响记忆效果 在具体记忆活动中,成人要适时地向幼儿提出识记的任务,培养幼儿的有意识记,以提高记忆的效果。不会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 教予一些记忆方法(如复述、言语中介、系统化等)并训练。偶发记忆
9、偶发记忆是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们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起出现的其他东西。这是因为幼儿有意识记差。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幼儿有时是因为记忆不正确,用主观想象来补充记忆残缺部分,导致表面上是在说谎4、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效果。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发展幼儿的想象记忆、情绪记忆。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第8页,此课件共13页哦三、学前儿童的想象第9页,此课件共13页哦1 1、什么是想象、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基础,即记忆表象为原材料进行加工而形成。人脑的头脑不仅能够
10、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而且能够产生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想象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后者又制约着人类的想象。2 2、想象的构成方式、想象的构成方式 想象过程是一个对已有形象分析、综合的过程。也就是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来,并按一定的关系,把她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这种新形象又具有新颖性。黏合: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孙悟空、美人鱼等形象。夸张与强调: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九头龙等想象。第10页,此课件共13页哦拟
11、人化:把人类的形象和特性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如动画片中动物像人一样说话等。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文学创作运用普遍,如鲁迅笔下的阿Q、祥林嫂等想象。3 3、想象的种类、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如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幼儿观察不同的种子,会发现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橘子瓣等。这些都属于无意想象的表现。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它是有一定的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如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设计理想的各种奇特造型的房子;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看图片创编不同情节不同结局的故事等。返回返回婴儿具有
12、想象能力吗?第11页,此课件共13页哦 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预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如幼儿在画汽车时,加上翅膀和眼睛嘴巴,让汽车能飞起来。4 4、幻想、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它是
13、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教师要正确引导,大胆培养儿童敢于幻想、善于幻想的品质,让他们对未来充满美丽的憧憬。第12页,此课件共13页哦5 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想象发展。具体表现在: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从想象的极大夸张,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6 6、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智力的构成因素之一,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是创造的先导。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并通过一定的游戏及其他方式,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抓住日常生活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返回返回第13页,此课件共13页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