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症院前急救处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常见急症院前急救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急症院前急救处理.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见急症院前急救处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1页内容第一:急性高原病的救治第一:急性高原病的救治第二:心脏骤停的处理第二:心脏骤停的处理第三:溺水第三:溺水第四:电击伤第四:电击伤第五:胸痛之第五:胸痛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第六:哈姆立克急救法第六:哈姆立克急救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1页第一:急性高原病的救治第一:急性高原病的救治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1页高原海拔高度与含氧量变化高原海拔高度与含氧量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1页什么是高原反应?什么是高原反应?o高原反应(即高原病)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
2、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全症。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1页进入高原前准备阶段的注意事项进入高原前准备阶段的注意事项 理性理性对待:初上高原者既不要抱有对待
3、:初上高原者既不要抱有毫无准备和无所谓的态度,也不要毫无准备和无所谓的态度,也不要有过分紧张的恐惧心理。有过分紧张的恐惧心理。1 1、严格体检、严格体检2 2、正确锻炼、正确锻炼3 3、日常用品的准备、日常用品的准备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1页我能上高原吗?我能上高原吗?o凡有明显心、肝、肺、肾等内凡有明显心、肝、肺、肾等内脏器质性病变,高血压脏器质性病变,高血压期以期以上者,均不宜进入高海拔地区。上者,均不宜进入高海拔地区。o年龄超过年龄超过6060岁、身体较胖者或岁、身体较胖者或体弱者亦不宜去。体弱者亦不宜去。o过度肥胖会加重高原缺氧反应,过度肥胖会加重高原缺氧反应,且易激发高原心脏病等。
4、且易激发高原心脏病等。o若患有重感冒等,最好在平若患有重感冒等,最好在平原地区医治好再去。否则会原地区医治好再去。否则会使高原反应加重,甚至诱发使高原反应加重,甚至诱发肺水肿等。肺水肿等。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1页三、高原反应的救治三、高原反应的救治o急性轻症高原病急性轻症高原病o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o高原脑水肿高原脑水肿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1页急性轻症高原病急性轻症高原病o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3000米的高度,米的高度,24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
5、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o处理: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处理: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35天,或立即下降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1页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o高原肺水肿是常见的严重高原病,发高原肺水肿是常见的严重高原病,发病率在病率在3%3%左右。一般在左右。一般在40004000米以上米以上发生,常在登山后发生,常在登山后3-483-48小时急速发小时急
6、速发病,迟者在病,迟者在3-103-10天发病。天发病。o重要的诱因是寒冷、劳累、抵抗重要的诱因是寒冷、劳累、抵抗力下降造成呼吸道感染。当出现力下降造成呼吸道感染。当出现头疼、胸闷、不同程度地咳嗽头疼、胸闷、不同程度地咳嗽(初起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初起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咯粉红色泡困难不能平卧,重者咯粉红色泡末样痰,抢救者将耳朵贴近患者末样痰,抢救者将耳朵贴近患者胸壁可听到肺部水泡样呼吸声胸壁可听到肺部水泡样呼吸声(医学称湿罗音)。(医学称湿罗音)。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1页肺水肿的现场急救措施肺水肿的现场急救措施o绝对半卧位休息,两腿下垂,立即充分吸氧(面罩),绝
7、对半卧位休息,两腿下垂,立即充分吸氧(面罩),最好是含有最好是含有50%70%50%70%酒精的氧气,流量酒精的氧气,流量6 68 8升升/分(非分(非专业人员也能做到)注意保暖,严禁大量饮水。专业人员也能做到)注意保暖,严禁大量饮水。o专业急救人员现场处理专业急救人员现场处理1 1、立刻静脉注射呋塞米(速尿)、立刻静脉注射呋塞米(速尿)20-4020-40毫克。毫克。2 2、西地兰静脉注射、西地兰静脉注射0.2-0.4mg0.2-0.4mg。3 3、严重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严重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10毫克。毫克。4 4、烦躁不安时,、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可用少量镇静剂。5 5、经初
8、步急救,病情、经初步急救,病情稳定后,迅速转移至海拔较低处。一旦呼吸、心跳骤停时,稳定后,迅速转移至海拔较低处。一旦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1页高原脑水肿高原脑水肿o高原脑水肿高原脑水肿是另一种重是另一种重性高原病,发病急,常在性高原病,发病急,常在夜间发病;发病率低,但夜间发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死亡率高。o其症状:除早期高原反应外,其症状:除早期高原反应外,还有剧烈头疼、呕吐甚至喷还有剧烈头疼、呕吐甚至喷射性呕吐;逐渐神志恍惚、射性呕吐;逐渐神志恍惚、定向力差、个别人出现抽搐、定向力差、个别人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最后嗜睡至昏大小
9、便失禁,最后嗜睡至昏迷。少数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迷。少数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血。血。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1页高原脑水肿的救治高原脑水肿的救治o非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1 1)氧气疗法:鼻管给氧,氧流量)氧气疗法:鼻管给氧,氧流量2-4L2-4L分钟为宜。分钟为宜。(2 2)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适宜()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适宜(15-2015-20););(3 3)保持病者呼吸道通畅(深度昏迷病人最好左侧卧帮助分泌)保持病者呼吸道通畅(深度昏迷病人最好左侧卧帮助分泌物引流);物引流);(4 4)一般病例为保护脑组织,头部放置冰袋即可。)一般病例为保护脑组织,头部放
10、置冰袋即可。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1页高原脑水肿的救治高原脑水肿的救治o急救人员:急救人员:1 1、成人一般用、成人一般用20%20%甘露醇甘露醇250ml250ml,30min30min内快速内快速静脉滴注,静脉滴注,2-42-4次每日。次每日。2 2、对高原脑水肿合并肺水肿及心功能不全的病、对高原脑水肿合并肺水肿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利尿剂更为适合,每次可用速尿人使用利尿剂更为适合,每次可用速尿20-20-40mg40mg,2-32-3次每日肌注或静滴。伴有休克次每日肌注或静滴。伴有休克的病人需纠正休克后,再用脱水和利尿方法。的病人需纠正休克后,再用脱水和利尿方法。3 3、严重时静脉注
11、射地塞米松、严重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10毫克。毫克。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1页患者就地治疗和下送的原则患者就地治疗和下送的原则(1 1)对轻、中度高原肺水肿或浅昏迷患者,在途中不间断)对轻、中度高原肺水肿或浅昏迷患者,在途中不间断治疗的情况下,如能在治疗的情况下,如能在1212小时内送至海拔小时内送至海拔4000M4000M以下以下医疗条件较好的地区,下送是可行的。医疗条件较好的地区,下送是可行的。(2 2)对危重症患者宜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短期内无)对危重症患者宜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短期内无生命危险时,再下送到低地或平原进一步治疗。生命危险时,再下送到低地或平原进一步治疗。(3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急症 急救 处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