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分析的原理及过程.ppt
《荧光定量分析的原理及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荧光定量分析的原理及过程.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7页荧光分析的应用范围荧光分析的应用范围元素范围:4 号铍(Be)92 号铀(U)浓度范围:0.x PPm 100%样品形态:金属、非金属、化合物、固 体、液体,粉末、压片、固溶体和不规则样品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7页定量分析原理定量分析原理 由于现代光谱仪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仪器稳定性很好,分析误由于现代光谱仪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仪器稳定性很好,分析误差主要来源于样品制备和样品本身存在的基体影响。因此,制定差主要来源于样品制备和样品本身存在的基体影响。因此,制定定量分析方法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处理基体效应和制定适当的样品定量分析方法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处理基体效应和制定适当的
2、样品制备方法。制备方法。X X射线荧光分析法基本上就是一种测定出样品产生的射线荧光分析法基本上就是一种测定出样品产生的X X射线荧光强射线荧光强度,然后根标准样品的度,然后根标准样品的X X射线强度对比的比较方法。射线强度对比的比较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7页 X X射线光谱定量分析的步骤射线光谱定量分析的步骤选择分析方法和制样方法。选择分析方法和制样方法。激发分析元素特征谱线,涉及到激发分析元素特征谱线,涉及到X X射线管和电源。射线管和电源。把二次光谱色散成孤立的分析线,以便单独测量。一般采把二次光谱色散成孤立的分析线,以便单独测量。一般采 用波长色散和能量色散,也可采用两种色散的组
3、合方式进用波长色散和能量色散,也可采用两种色散的组合方式进 行强度测量。行强度测量。探测和测量。探测和测量。把元素的把元素的X X射线强度换算成元素浓度,这涉及到标样或计射线强度换算成元素浓度,这涉及到标样或计 算方法以及吸收算方法以及吸收-增强效应的校正。增强效应的校正。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7页 1.基体效应 2.光谱重叠影响 3.背景影响 4.定量分析方法 5.样品制备定量分析的基本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7页基体效应基体效应基 体:是指样品中除分析元素外的其他组成元素.在多元体系中不同的分 析元素,具有不同的基体。考虑二次吸收增强效应,总的基体对 于某个基体元素的吸收与增强影响,
4、基体对于分析线的强度影响不 同与单个基体对于分析线的影响。基体分类:分成如下若干类型的基体:当(/)M-B (/)i时,属于轻基体 当(/)M-B (/)i时,属于中性基体 当(/)M-B (/)i时,属于重基体 当(/)M-B (/)B时,属于等效基体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7页基体效应的定义基体效应的定义基体效应基体效应:样品中共存元素对分析元素光谱强度的影响。样品中共存元素对分析元素光谱强度的影响。在理想情况下在理想情况下,分析线的强度与元素浓度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分析线的强度与元素浓度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R RA,A,M=W WA,A,M R RA,AA,A但由于样品中共存元素间存在基体
5、效应很难实现这种关系。多色激发时,但由于样品中共存元素间存在基体效应很难实现这种关系。多色激发时,荧光强度公式为:荧光强度公式为:I Ii i=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7页基体效应的分类基体效应的分类 在光谱分析中基体对测量的分析线的强度影响可分为两在光谱分析中基体对测量的分析线的强度影响可分为两 大类:大类:(1)(1)吸收吸收-增强效应:由于基体的化学组成引起增强效应:由于基体的化学组成引起(2)(2)物理状态影响物理状态影响:由样品的粒度、均匀性,密度和表由样品的粒度、均匀性,密度和表 面结构等因素所致。面结构等因素所致。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7页吸收吸收-增强效应增强效应 吸收效应:
6、吸收效应:当初级辐射射入样品和样品产生的荧光射出样品时,受当初级辐射射入样品和样品产生的荧光射出样品时,受 样品原子的吸收导致荧光强度减弱的现象称为吸收效应;样品原子的吸收导致荧光强度减弱的现象称为吸收效应;是由于初级辐射和基体元素特征线的波长刚好位于分析是由于初级辐射和基体元素特征线的波长刚好位于分析 元素吸收限的短波侧。基体对于这些辐射的吸收系数可元素吸收限的短波侧。基体对于这些辐射的吸收系数可 能大于或小于分析元素的系数系数。能大于或小于分析元素的系数系数。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7页吸收吸收-增强效应增强效应 增强效应:增强效应:分析元素的特征光谱线受共存的基体元素特征辐射的分析元素的
7、特征光谱线受共存的基体元素特征辐射的 激发导致分析强度的增加称为增强。基体元素特征线激发导致分析强度的增加称为增强。基体元素特征线 波长位于分析元素吸收限的短波侧,使分析元素受到波长位于分析元素吸收限的短波侧,使分析元素受到 基体辐射的强烈激发。基体辐射的强烈激发。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7页特殊的吸收特殊的吸收-增强效应增强效应 NiK(1.66)FeK(1.94)CrK(2.29)X光管辐射直接激发的光管辐射直接激发的CrK:占占CrK辐射总量的辐射总量的72.5%FeK辐射直接激发的辐射直接激发的CrK:占占CrK辐射总量的辐射总量的23.5%;NiK辐射直接激发的辐射直接激发的CrK
8、:占占CrK辐射总量的辐射总量的2.5%NiK辐射激发的辐射激发的FeK辐射激发的辐射激发的CrK(第三元素激发):第三元素激发):占占CrK辐射总量的辐射总量的1.5%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7页Al-Si体系中的基体影响体系中的基体影响当当分分析析元元素素的的原原子子序序数数大大于于2222(钛钛)时时,与与分分析析元元素素的的原原子子序序数数相相差差1 1或或2 2的的元元素素构构成成中中性性基基体体。对对于于中中等等和和重重元元素素,邻邻近近元元素素的的吸吸收收 增增强强特特性性基基本本相相似似,以以致致可可互互作作内内标标。当当原原子子序序数数减减少少时时,邻邻近近元元素素谱谱线线
9、的的波波长长差差和和吸吸收收系系数数差差增增大大,致致使使ZKZK 线线受受Z Z 1 1元元素素的的强强烈烈吸吸收收。例例如如在在铝铝(13)(13)硅硅(14)(14)共共存存的的氧氧化化物物体体系系中中,尽尽管管硅硅对对A1KA1K 的的吸吸收收系系数数(500)(500)比比铝铝的的自自吸吸系系数数(385)(385)大大,但但SiKSiK 对对A1KA1K 的强烈增强足以抵消硅的吸收的强烈增强足以抵消硅的吸收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7页E(Al KSi abs.):Si基体基体中中Al K 的的低低吸收吸收;E(Si KAl abs.):Al基基体体中中Si K 的高吸收的高吸
10、收质量衰减系数质量衰减系数1006001100160021002600310011.522.533.544.55能量能量(keV)MAC(cm/g2100%Al2O3100%SiO2Al KaSi KaAlK1.487 kevA AlK Kab1.559 kevSiK1.740 kevSiKab 1.838 kevAl-Si体系中的基体影响体系中的基体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7页0 1020 30 4050 60 70 80 90 100020406080100SiO2 (%)最大计数率最大计数率 KCPSKCPSAl-Si体系中的基体影响体系中的基体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7页
11、铁铁-镍镍-铬体系的第三元素影响铬体系的第三元素影响 初级激发产生初级激发产生 的的 CrK 的强度占的强度占Cr总强度的总强度的72.5%;初级荧光初级荧光 NiK 同时激发同时激发 Fe 和和Cr;初级荧光初级荧光FeK 直接增强直接增强 CrK 占占 Cr 总强度的总强度的23.5;初级荧光初级荧光NiK 的直接增强的直接增强 CrK 占占 Cr 总强度的总强度的2.5 二次荧光二次荧光FeK 对对CrK 的增强占的增强占Cr 总强度的总强度的1.5。NiK NiKabNik FeKabFeK NiK FeK CrKabCrK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7页定量分析中的基本问题定量分析中
12、的基本问题n 基体效应及其校正基体效应及其校正基体效应是指:共存元素对分析线强度基体效应是指:共存元素对分析线强度的吸收和增强影响。基体指除分析元素的吸收和增强影响。基体指除分析元素以外的元素。基体效应是分析误差的以外的元素。基体效应是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图中:主要来源之一。图中:1.以以“Alpha”表示产生吸收影响的表示产生吸收影响的 路径,如路径,如Ni-Fe-探测器;探测器;2.以以“Normal”表示的路径是元素受表示的路径是元素受 激发产生的荧光不受任何影响直接激发产生的荧光不受任何影响直接 进入探测器,如进入探测器,如Ni-探测器。探测器。3.以以“Gamma”表示的路径是以
13、增表示的路径是以增 强效应为主,如强效应为主,如Ni-Fe-Cr-探测器。探测器。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7页基体影响的校正方法 1.实验校正法:外标法、内标法、散射内标法、实验校正法:外标法、内标法、散射内标法、比例稀释法等;比例稀释法等;2.数学校正法:经验系数法、理论系数法、经数学校正法:经验系数法、理论系数法、经 验理论结合法;验理论结合法;3.基本参数法基本参数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7页基体影响校正模型基体影响校正模型 式中式中Z为浓度或计数率;为浓度或计数率;N为样品中存在的元为样品中存在的元 素数;素数;,为基体影响校正系数;为基体影响校正系数;I为为 分析元素;分析元素
14、;j,k 基体干扰元素基体干扰元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7页基体影响校正模型基体影响校正模型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7页光谱重叠影响光谱重叠影响 光谱干扰有两种形式:光谱干扰有两种形式:1.波长干扰:即干扰线与分析线的波长相同或相近或波长干扰:即干扰线与分析线的波长相同或相近或 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的n 值。值。2.能量干扰:干扰线与分析线的脉冲高度分布重叠。能量干扰:干扰线与分析线的脉冲高度分布重叠。能量干扰只有在使用脉冲高度分析器时能量干扰只有在使用脉冲高度分析器时 能观察到,能观察到,这种干扰可能完全重叠或部这种干扰可能完全重叠或部 分重叠分重叠。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
15、67页光谱重叠影响的来源 1.X光管发射的靶线和靶的杂质线靶体上的升华、溅光管发射的靶线和靶的杂质线靶体上的升华、溅 射或沉积物的发射线;射或沉积物的发射线;2.样品面罩及附件的发射线;样品面罩及附件的发射线;3.支撑体或样品杯的痕量杂质线;支撑体或样品杯的痕量杂质线;4.由光子、反冲电由光子、反冲电 子、俄歇电子激发的图解线、伴线子、俄歇电子激发的图解线、伴线 和禁线;和禁线;5.晶体高次反射线与一次分析线的重叠。晶体高次反射线与一次分析线的重叠。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7页定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定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n 光谱重叠影响与校正光谱重叠影响与校正在光谱分析中,与分析线重叠的干扰来源
16、于在光谱分析中,与分析线重叠的干扰来源于:1.1.X X光管靶线或其他仪器部件发射的光谱线光管靶线或其他仪器部件发射的光谱线 ,例如例如:RhK系和系和RhL系谱线系谱线 2.样品中其他元素的同系或非同系谱线样品中其他元素的同系或非同系谱线,例如:,例如:Ti-Cu间同系线间同系线 Z1K线与线与ZK线间的干扰;线间的干扰;TiK与与Vk 的干扰;又如的干扰;又如 SK与与 MoL;WL与与 NiK1 HfL 与与ZrK(2).3.重元素的高次线或其他谱线的逃逸峰重元素的高次线或其他谱线的逃逸峰,例如例如:FeK1(4)与与 SiK的干扰;的干扰;AlK与与BaL(3);CaK(3)的的 逃逸
17、逃逸 峰与峰与 MgK的干扰;的干扰;4.晶体荧光辐射,例如:晶体荧光辐射,例如:TlAP晶体晶体 TlM与与 MgK;Ge晶体晶体 GeL与与 PK的干扰的干扰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7页光谱重叠校正010020030040050060060616263646566 计数率计数率(KCPS)分析线角度分析线角度(2(2 o o)CrK干扰峰干扰峰MnK分析峰分析峰重叠线干扰峰分析峰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7页光谱重叠校正系数的计算方法 空白试样法空白试样法 :利用仅含干扰元素的样品分别测量干扰元素峰位、分析线峰位利用仅含干扰元素的样品分别测量干扰元素峰位、分析线峰位和背景位置上的强度和
18、背景位置上的强度 R Ri i,R,Rp p和和R Rb b。然后计算出干扰校正系数。然后计算出干扰校正系数。R RN N=R=Rp p L(R L(Ri i R Rb b)多元回归法多元回归法:标准样品干扰强度回归计算法。标准样品干扰强度回归计算法。L=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7页光谱重叠校正系数的计算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7页光谱重叠校正系数的计算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7页光谱重叠校正系数的计算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7页光谱峰位背景的校正三种光谱背景三种光谱背景:1.恒定背景恒定背景 2.线性背景;线性背景;3.非线性背景非线性背景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7页
19、光谱峰位背景的校正 光谱背景主要来源于样品对光谱背景主要来源于样品对X光管连续谱的散射。光管连续谱的散射。在整个波长范围内,背景呈现十分复杂的分在整个波长范围内,背景呈现十分复杂的分 布规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布规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恒定区:即在分析峰两侧背景强度相等恒定区:即在分析峰两侧背景强度相等 2.线性变化区线性变化区:即分析峰两侧的背景强度呈现线性变化关:即分析峰两侧的背景强度呈现线性变化关 系,可用中值定理或系,可用中值定理或内插法计算;内插法计算;3.在分析峰两侧的背景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分布规律。在分析峰两侧的背景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分布规律。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7页单
20、点法扣背景Rn=Rp-Rb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7页两点法扣背景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7页非线性区峰底背景计算 峰底背景利用通过峰底背景利用通过4个背景点的多项式进行计算:式中个背景点的多项式进行计算:式中:BgC表示常数项;表示常数项;BgL表示表示 一次项;一次项;BgQ表示二次项;表示二次项;BgT 表示三次项。表示三次项。X表示背景与主峰的表示背景与主峰的2 角之差角之差;R(background)表示峰位的背景强度表示峰位的背景强度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7页非线性区峰底背景计算式中式中:X1,X2,X3,X4 分别表示分别表示 Bg1,Bg2,Bg3 和和 Bg4的的2
21、角角;L1(X),L2(X),L3(X),L4(X)表示校正系数表示校正系数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7页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根据基体影响处理不同可分为实验校正和数学校正定量分析方法根据基体影响处理不同可分为实验校正和数学校正两类。两类。1.实验校正法实验校正法:外标法,内标法,散射线内标法,潜在内标法和增量法。外标法,内标法,散射线内标法,潜在内标法和增量法。2.数学校正法数学校正法:经验系数法,理论系数法和基本参数法经验系数法,理论系数法和基本参数法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67页 实验校正法 1.外标法外标法(校正曲线法校正曲线法):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用跟测定样品组成类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荧光 定量分析 原理 过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