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数字通信系统概述精选文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4章数字通信系统概述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数字通信系统概述精选文档.ppt(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章数字通信系统概述本讲稿第一页,共八十二页第4章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l4.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模型l4.2 数字复接技术数字复接技术l4.3 数字传输信号帧结构数字传输信号帧结构l4.4 数字传输信号的处理数字传输信号的处理l4.5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本讲稿第二页,共八十二页 4.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4.1.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结构 完成数字信号产生、变换、传递及接收全过程的系统称之为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可用图4.1来描述。本讲稿第三页,共八十二页图4.1 数字通信系统 本讲稿第四页,共八十二页4.1.2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数
2、字传输系统传输速率 1)信息传输速率 2)码元(符号)传输速率 转换公式为(4.1.1)本讲稿第五页,共八十二页 2.误码 1)误码概念 在数字通信中是用的脉冲信号,即用“1”和“0”携带信息。由于噪声、串音及码间干扰以及其他突发因素的影响,当干扰幅度超过脉冲信号再生判决的某一门限值时,将会造成误判成为误码,如图4.2所示。本讲稿第六页,共八十二页图4.2 噪声叠加在数字信号上的波形 本讲稿第七页,共八十二页2)误码积累 在实际的数字通信系统中,含有多个再生中继段,上面讲的误判产生的误码率是指在一个中继段内产生的,当它继续传到下一个中继段,也有可能再产生误判,但这种误判把原来误码纠正过来的可能
3、性极少。产生错误码元(个数)传输的总码元(个数)本讲稿第八页,共八十二页4.抖动 1)抖动概念 所谓抖动,是指在噪声因素的影响下,数字信号的有效瞬间相对于应生成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时偏离。本讲稿第九页,共八十二页图4.3 脉冲抖动的意义 本讲稿第十页,共八十二页 2)抖动容限 抖动容限一般是用峰峰抖动Jp-p来描述的。它是指某个特定的抖动比特的时间位置相对于该比特抖动时的时间位置的最大部分偏离。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八十二页4.2 数字复接技术 4.2.1 数字多路通信原理 数字多路通信也叫做时分多路通信,所谓时分多路通信,是利用多路信号(数字信号)在信道上占有不同的时间间隙来进行通信的。多路通信的基
4、础源于数学上信号的正交性:l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八十二页图4.4 脉冲信号的正交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八十二页 对于不是连续信号,如时分制中的脉冲信号,只能用离散和来代替以上积分,即 根据离散和计算有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八十二页 如第2章PCM脉冲编码技术所述,由抽样定理把每路话音信号按8000次/s抽样,对每个样值编8位码,那么第一个样值到 第 二 个 样 值 出 现 的 时 间,即1/8000s(=125s),称 为 抽 样 周 期T(=125s)。在这个T时间内可间插许多路信号直至n路,这就是时间的可分性(离散性),就能实现许多路信号在T时间内的传输。其多路通信模型如图4.5所示。本讲稿第十
5、五页,共八十二页图4.5 时分多路复用示意图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八十二页 4.2.2 数字信号复接技术 数字复接,就是利用时间的可分性,采用时隙叠加的方法把多路低速的数字码流(支路码流),如图4.6(a)所示,在同一时隙内合并成为高速数字码流的过程。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八十二页 图4.6 按位复接和按字复接示意图(a)一次群(基群);(b)二次群(按位数字复接);(c)二次群(按字数字复接)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八十二页4.3 数字传输信号帧结构 帧结构一般都采用由世界电信组织建议的统一格式,为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正常工作,在一帧的信号中应有以下基本信号:帧同步信号(帧定位信号)及同步对告信号;信息信号
6、;其他特殊信号(地址、信令、纠错等信号);勤务信号。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八十二页4.3.1 PCM30/32路基群帧结构 时隙信号作如下安排:1)30个 话 路 时 隙:TS1TS15,TS17TS31 2)帧同步时隙:TS0 3)信令复帧时隙:TS16 每一路时隙tc为码字位数L=8,故每一位时隙tB为 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八十二页图4.7 PCM30/32制式帧结构 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二页数码率 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二页图4.8 PCM30/32路系统方框图 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二页 4.3.2 准同步数字复接(PDH)系列帧结构(以PCM30/32路为基础)1.准同步复接(PD
7、H)系列 根据不同需要和不同传输介质的传输能力,要有不同的话路数和不同的速率复接形成一个系列,由低向高逐级进行复接,这就是数字复接系列。倘若被复接的几个支路(低等级支路信号)是在同一高稳定的时钟控制下,它们的数码率是严格相等的,即各支路的码位是同步的。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二页表4.1 两类速率复接系列比较表 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二页 2.2.048Mb/s速率接口的(PDH)复接系列二次群帧结构 图4.9 数字复接示意图 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二页 在每支路复接时码率究竟如何调整呢?CCITT推荐的速率系列PDH二次群速率为8.448Mb/s。CCITTG.742推荐的正码速调整(增
8、加码位)准同步复接系列PDH二次群的帧结构中各支路的比特安排 如 图 4.10(a)所 示,它 的 复 接 帧 如 图4.10(b)所 示,帧 长 848比 特,帧 周 期 为100.38s。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二页 图4.10 异步复接二次群帧结构(a)基群支路插入码及信息码分配;(b)复接帧结构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二页 采用三位标志码Cij便于多数判决以决定分接时“去塞”与否,其正确判断的概率为当误码率Pe=10时,正确判断的概率为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二页 表4.2 34368kb/s复用帧结构 本讲稿第三十页,共八十二页表4.3 139264kb/s复用帧结构 本讲稿第三十一
9、页,共八十二页表4.4 PDH接口速率、码型表 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二页 4.3.3 同步数字复接(SDH)系列帧结构 1.同步数字复接系列SDH 通信容量越来越大,业务种类越来越多,传输的信号带宽越来越宽,数字信号传输速率越来越高。这样便会使PDH复接的层次越来越多,而在更高速率上的异步复接/分接需要采用大量的高速电路,这会使设备的成本、体积和功耗加大,而且使传输的性能恶化。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二页 2.SDH同步数字复接系列帧结构 按世界ITUT1995年G.707协议规范,SDH的数字信号传送帧结构安排尽可能地使支路信号在一帧内均匀地、有规律地分布,以便于实现支路的同步复接、交
10、叉 连 接、接 入/分 出(上/下 Add/Drop),并能同样方便地直接接入/分出PDH系列信号。为此,ITUT采纳了以字节(Byte)作为基础的矩形块状帧结构(或称页面块状帧结构),如图4.11所示。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二页 图4.11 SDH帧结构 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二页 1)信息净负荷区域 信息净负荷区域是帧结构中存放各种信息负载的地方。2)段开销区域 段开销(SectionOverHead)是STM帧结构中为了保证信息净负荷正常、灵活传送所必须的附加字节,是供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使用的字节。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二页 3)管理单元指针区域 管理单元指针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
11、第一个字节在STM帧中的准确位置,以便在接收端能正确地分接信息净负荷信号。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二页 4.4 数字传输信号的处理4.4.1信道编码变换 根据电缆信道的特点及传输数字信号的要求,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码型中,高、低频成分少,无直流分量。在接收端便于定时提取。码型应具有一定的检错(检测误码)能力。设备简单、易于实现。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二页 1.不归零码和归零码 通常,常见的码型(脉冲波形)有不归零码(NRZ)和归零码(RZ),对应波形及频谱如图4.12、4.13所示。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二页图4.12 单极性不归零码及功率谱本讲稿第四十页,共八十二页图4.13 单极性归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通信 系统 概述 精选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