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讲稿.ppt
《古典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讲稿.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典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第一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古古代代诗诗歌歌表表达达技技巧巧一、一、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二、二、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三、三、修辞方法修辞方法四、四、古诗词的结构特点古诗词的结构特点1、重章叠句、重章叠句 2、铺垫、伏笔、照应、铺垫、伏笔、照应3、开门见山、开门见山 先总后分先总后分 层层深入层层深入 卒章显志卒章显志4、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以景结情以景结情先情后景先情后景按景情按景情的顺序的顺序结构技巧结构技巧第二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古古诗诗词词表表达达技技巧巧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表表现现手手法法修辞方法:修辞方法
2、: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描写类描写类使用典故使用典故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比喻、拟人比喻、拟人、夸张夸张、借代借代 拟物拟物、对比对比、排比排比等等等等记叙、描写记叙、描写、议论议论、抒情抒情、说明说明叙事抒情叙事抒情创作方法创作方法侧面烘托,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动静,虚实,动静,虚实,白描,白描,乐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所见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感(触觉、味觉、嗅觉)抑扬,抑扬,赋比兴,赋比兴,对比,联想,衬对比,联想,衬托(正、托(正、反衬)反衬)抒情类抒情类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诗歌中没有
3、诗歌中没有“说明说明”这一种这一种)第三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1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4 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6 樯橹灰飞烟灭。樯橹灰飞烟灭。()7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8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直抒
4、胸臆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起兴起兴用典用典借代借代互文互文白描白描衬托衬托第四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表达技巧技巧、写作特色写作特色、写作技法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艺术特色、表表现手法现手法 、手法手法”等等几种称谓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时不要被迷惑。则大同小异。答题时不要被迷惑。第五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一)、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一)、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1 1、描写角度:、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上下,远近,俯视仰视2 2、描写内容:、描写内容:所见所见(视觉),所闻(听觉),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
5、觉、味觉、嗅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3 3、描写方法:、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虚实结合)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4)点面结合)点面结合(5)白描)白描工笔工笔一、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一、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第六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 1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 1)正面描写)正面描写 :如: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 2)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白居易白居易夜雪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
6、之大这一主题: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一、从从“衾枕冷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衬托雪之大,这是写,写被子、枕头的冷,衬托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二、二、从从“窗户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三、从从“折竹声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自然烘托雪大。第七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 (2 2)侧面描写:)
7、侧面描写:陌上桑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借借“行者行者”“”“少年少年”“”“耕者耕者”“”“锄者锄者”等的反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第八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 白描白描 工笔:工笔:白描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的
8、表现手法。马致远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风瘦马”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感之情。第九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工笔工笔即即细节描写细节描写 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精细地刻画和描绘描绘,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使读者有清晰、
9、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大体大体勾画轮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的方法恰恰相反。如如 张籍张籍秋思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第十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二)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二)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
10、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析析】诗句开门见山,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直叙登上高台后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前不见古人,后后不见来者不见来者”的的怆凉意境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第十一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 问: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最后两句采用的是 的抒情方式,既表现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了作者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 .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
11、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牙璋”“”“凤阙凤阙”“”“铁骑铁骑”“”“龙城龙城”采用的都是采用的都是_的修辞的修辞方法。方法。练习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从军行 杨炯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借代借代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 一往无前、战无不胜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第十二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从军行从军行 杨炯
12、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前两句写边报传来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
13、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烽火照西京”,通过,通过“烽火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第三句“牙璋辞凤阙牙璋辞凤
14、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牙璋”是皇帝调兵的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人用“牙璋牙璋”、“凤阙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铁骑”、“龙
15、城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争气氛。一个“绕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第十三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
16、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旗”和和“鼓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
17、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
18、,诗采取了跳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
19、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的精神面貌。第十四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朝雨朝雨”“柳色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哪些言外之意?答:答:“朝雨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忧伤之情情;“杨柳杨柳”象征离别
20、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第十五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绝句二首绝句二首 杜甫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别具韵致。下面这首诗是怎样借景抒情的下面这首诗是怎样借景抒情的(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第十六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 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
21、元被贬到永州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借助借助抒发抒发江江 雪雪 柳宗元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第十七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鹧鸪天鹧鸪天
22、 苏轼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百翻空百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全词从远近、俯仰以及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全词从远近、俯仰以及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写了写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林、山、竹、墙、蝉、草、池塘等七幅画面,容量之大,等七幅画面,容量之大,堪称妙笔,但这些景物聚集在一起,透露出一派幽狭繁杂的堪称妙笔,但这些景物聚集在一起,透露出一派幽狭繁杂的气氛,透过幅幅画面,我们
23、可以隐隐地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气氛,透过幅幅画面,我们可以隐隐地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一心情的表现不是直抒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一心情的表现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胸臆,而是借助于自然景物借助于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这就是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的手法。的手法。第十八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景与情的关系可分为景与情的关系可分为:即景抒情即景抒情-先写景后抒情先写景后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景-只写景,通过情感语言来抒情只写景,通过情感语言来抒情融情入景融情入景-通过特定意象来抒情通过特定意象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景语即情语,“杨柳岸,晓风杨柳岸,晓风残
24、月残月”再如再如琵琶行琵琶行中的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唯见江心秋月白。”第十九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蝉蝉 虞世南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析析】诗中三四句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和高度自信。(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托物言
25、志(借物抒情)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第二十页,讲稿共七十二页哦卜算子卜算子咏梅咏梅 陆陆 游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香如故。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孤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孤高气节),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高气节),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治节操。阅读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阅读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典 诗歌 鉴赏 表达 技巧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