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基本知识精选PPT讲稿.ppt
《食品理化检验基本知识精选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理化检验基本知识精选PPT讲稿.ppt(1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食品理化检验基关于食品理化检验基本知识本知识第一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化验员培训教程化验员培训教程n n一 人员管理n n二 仪器、设备管理n n三 试剂管理n n四 样品管理n n五 检测过程管理n n六 原始记录/报告编写/保存n n七 化验室安全第二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一一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n n1 更衣n n进出化验室应更衣、换鞋、戴(脱)帽n n2 化验室卫生n n每天上班时化验员及时打扫自己的卫生区,值日生打扫走廊卫生,下班将各自卫生区的垃圾带走。第三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检验管理制度检验管理制度1 取样取样1.1 1.1 由质监员按由质监员按请验单请验单准备取样容器,
2、按取样操作规程进行准备取样容器,按取样操作规程进行取样(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原辅料及取样(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原辅料及成品样品应分做成品样品应分做3 3份(分别供检验、复检及备查用),每份份(分别供检验、复检及备查用),每份样品标签上均应填写品名、规格、批号、取样人姓名、日期、样品标签上均应填写品名、规格、批号、取样人姓名、日期、采样地点、用途(检验、复检、备查)分析项目等。取样后采样地点、用途(检验、复检、备查)分析项目等。取样后填写填写取样记录取样记录,将样品一份供检验用,将样品和,将样品一份供检验用,将样品和检验委检验委托单托单交于化验主管;另二份留样
3、保存,储存于留样室。每份样品交于化验主管;另二份留样保存,储存于留样室。每份样品数量一般不少于数量一般不少于0.5kg.0.5kg.1.2 1.2 化验主管接到化验主管接到请验单请验单或或检验委托单检验委托单和样品时,首先复和样品时,首先复核核请验单请验单或或检验委托单检验委托单项目填写是否齐全;送验目的项目填写是否齐全;送验目的是否明确,样品与请验单是否相符;原辅料请验是否附有厂是否明确,样品与请验单是否相符;原辅料请验是否附有厂方合格报告单等。方合格报告单等。第四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n n代表性:是指采取的样品必须能代表全部的检测对象,代表食品整体。n n采样:是从大量分析对象中抽取一
4、部分作为分析材料的过程。所抽取的分析材料称为样品或试样第五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 待检食品待检食品待检食品待检食品检样检样检样检样原始样品原始样品原始样品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可分为检验平均样品(可分为检验平均样品(可分为检验平均样品(可分为检验样品、复检样品和保留样品)样品、复检样品和保留样品)样品、复检样品和保留样品)样品、复检样品和保留样品)检样:先确定采样点数,由整批待校食品的各个部分分别采取的检样:先确定采样点数,由整批待校食品的各个部分分别采取的检样:先确定采样点数,由整批待校食品的各个部分分别采取的检样:先确定采样点数,由整批待校食品的各个部分分别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这也是采
5、样的第一步程序。少量样品称为检样,这也是采样的第一步程序。少量样品称为检样,这也是采样的第一步程序。少量样品称为检样,这也是采样的第一步程序。原始样品:把多份检样混合在一起,构成能代表该批食品的原始样品。原始样品:把多份检样混合在一起,构成能代表该批食品的原始样品。原始样品:把多份检样混合在一起,构成能代表该批食品的原始样品。原始样品:把多份检样混合在一起,构成能代表该批食品的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经过处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抽取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经过处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抽取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经过处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抽取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经过处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抽取一
6、部分作为最后的检测材料,称平均样品。一部分作为最后的检测材料,称平均样品。一部分作为最后的检测材料,称平均样品。一部分作为最后的检测材料,称平均样品。检验样品:由平均样品中分出,用于全部项目检验用的样品。检验样品:由平均样品中分出,用于全部项目检验用的样品。检验样品:由平均样品中分出,用于全部项目检验用的样品。检验样品:由平均样品中分出,用于全部项目检验用的样品。复检样品;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检,复检样品;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检,复检样品;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检,复检样品;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7、复检,故必须有复检样品。故必须有复检样品。故必须有复检样品。故必须有复检样品。保留样品(备查样品):对某些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保留样品(备查样品):对某些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保留样品(备查样品):对某些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保留样品(备查样品):对某些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以备再次验证。以备再次验证。以备再次验证。以备再次验证。采样的数量应考虑分析项目的要求、分析方法的要求及被检物的均匀采样的数量应考虑分析项目的要求、分析方法的要求及被检物的均匀采样的数量应考虑分析项目的要求、分析方法的要求及被检物的均匀采样的数量应考虑分析项目的要求、分析方法的要求及被检物的均匀程度三个因
8、素,一般按程度三个因素,一般按程度三个因素,一般按程度三个因素,一般按0.50.51kg1kg或国家标准。或国家标准。或国家标准。或国家标准。采样的程序分为三步:采样的程序分为三步:第六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2 检验检验2.1 2.1 根据相关检验操作规程,检验员做好检验前准备工作。有检验时限根据相关检验操作规程,检验员做好检验前准备工作。有检验时限的,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检验。的,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检验。2.2 2.2 检验员应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修改检验方法。检验员应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修改检验方法。如果对检验方法存有疑问,应通知化验主管。需要更改时,执行如果对
9、检验方法存有疑问,应通知化验主管。需要更改时,执行文件资料管理规程。文件资料管理规程。2.3 2.3 检验仪器应定期校验,并做好标示,保证使用合格仪器。检验仪器应定期校验,并做好标示,保证使用合格仪器。2.4 2.4 使用仪器时,应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仪器时,应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2.5 2.5 除含量检测需做两份平行检验外,其它检测项目只做一份。除含量检测需做两份平行检验外,其它检测项目只做一份。如果平行检验数据超出方法中规定的误差要求(但在合格限如果平行检验数据超出方法中规定的误差要求(但在合格限内),应通知化验主管。在无法判断误差原因时,应进行复内),应通知化验主管。在无法判断误
10、差原因时,应进行复检。检。2.6 2.6 检验完毕后应及时清理使用过的仪器,对易挥发物品进行处理和检验完毕后应及时清理使用过的仪器,对易挥发物品进行处理和检验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在处理挥发和有毒物品时,执行实检验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在处理挥发和有毒物品时,执行实验室毒剧物品管理规程。验室毒剧物品管理规程。第七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3 检验记录检验记录3.1 样品分析检测过程中应填写检验记录,记录应准确、样品分析检测过程中应填写检验记录,记录应准确、完整、及时。完整、及时。3.2 3.2 检验记录填写的具体要求:检验记录应字迹清晰、检验记录填写的具体要求:检验记录应字迹清晰、工整,遇有数据
11、或文字写错之处,不得涂改、不准用工整,遇有数据或文字写错之处,不得涂改、不准用涂改液,应在写错之处划涂改液,应在写错之处划-将原数据或文字划掉,将原数据或文字划掉,并在其上方填写更正的数据,并签上姓名、日期备查。并在其上方填写更正的数据,并签上姓名、日期备查。3.4 3.4 检验记录应包括分析图谱及其它记录,应同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应包括分析图谱及其它记录,应同检验记录附在一起,图谱上应注明品名、批号、项目、日期及操附在一起,图谱上应注明品名、批号、项目、日期及操作者的签名。作者的签名。第八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3.5 各种数据的精确度:各种数据的精确度:3.5.1 3.5.1 样品称量的有效数
12、字应与所用天平的精度保持一致。样品称量的有效数字应与所用天平的精度保持一致。3.5.2 3.5.2 标准溶液消耗的mlml数应读到数应读到0.01ml0.01ml。3.5.3 3.5.3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有效位数之后的数字的修约采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有效位数之后的数字的修约采用用“四舍六入五留双”的规则。最后报告的检测结果的规则。最后报告的检测结果的有效位数应与方法要求相一致。在运算过程中,其有的有效位数应与方法要求相一致。在运算过程中,其有效位数可适当保留,而后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修约效位数可适当保留,而后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修约至规定有效位。再将修约后的数值与标准规定的限度数至规定
13、有效位。再将修约后的数值与标准规定的限度数值进行比较,以判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值进行比较,以判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第九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3.5.4 产品含量分析的相对偏差的要求:3.5.4.1 HPLC法:1.53.5.4.2 UV法:0.53.5.4.3 滴定法:0.53.5.4.4 原料的含量检验均不得超过上述方法相对偏差的2。第十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4 检验结果复核检验结果复核4.1 4.1 样品检验结束后,检验员填写样品检验结束后,检验员填写检验记录及检验报检验报告单告单、检验记录检验记录请复核员进行复核。请复核员进行复核。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单单由化验主管进行复核由化验主管进行
14、复核,复核内容包括:复核内容包括:4.1.1 4.1.1 检验项目完整,无缺项。检验项目完整,无缺项。4.1.2 4.1.2 检验依据正确无误。4.1.3 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正确无误。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正确无误。4.1.4 4.1.4 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单填写符合要求。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单填写符合要求。4.2 4.2 检验员应对检验过程中的差错负责,复核员对复核范围检验员应对检验过程中的差错负责,复核员对复核范围内的差错负责。内的差错负责。4.34.3复核完毕,复核人在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单上签名,将复核完毕,复核人在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单上签名,将检验报告单检验报告单报检测室主任批准。报检测室主
15、任批准。第十一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5 重复检验重复检验5.1 在下列情况下,应由检验员本人重复检验:5.1.1 含量检测结果不平行。5.1.2 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5.1.3 检验过程中发生仪器故障、停电、停水、停气等影响检验操作的情况。第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5.2 复检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以下内容:5.2.1 试剂、试液有无异常,是否在有效期内。5.2.2 仪器、量具是否经过校正。5.2.3 操作的正确性,各种检测条件是否符合检验规程的要求。第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5.3 若本人复检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并有确切证据证明上次检测出现偏差,则判定为合格;若未能找出两次结果间差距的原
16、因,应复检两次,若均合格,则判定为合格,若仍出现不合格,应报告化验主管,请第二人复检。5.4 第二人复检结果若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若检验合格,又能找出前者发生差错的原因,可判定为合格;若复检合格,但未找出二者结果差距的原因,应报告检测室主任批准后重新取样检测。第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5.5 对重新取得的样品,由检验员与复检员共同检验。若检验结果合格,则判定为合格;若检验结果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5.6 当供货方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出具合格证明,经检测室主任批准后,重新取样会检,以会检结果做为最终判定。第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6 质量记录的存档与存档管理质量记录的存档与存档管
17、理6.16.1检验报告单检验报告单的存档与分发:的存档与分发:6.1.1质监员将出具的质监员将出具的检验报告单检验报告单按品种、批号、检验按品种、批号、检验项目及结果登记入检验台帐,以便于对检验结果进行趋势项目及结果登记入检验台帐,以便于对检验结果进行趋势分析。将分析。将请验单请验单贴附于检验记录背面,所有成品检验记录及其检验报告单经最后整理成批检验记批检验记录录并存档。6.1.2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原辅料及包装材料检验报告单(式式3份)份)份存档,二份由质监员交仓库保管(一份交领料员,另一份存档,二份由质监员交仓库保管(一份交领料员,另一份由保管员保存),保管员根据检验结果更换原辅料及包份由保管
18、员保存),保管员根据检验结果更换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状态标志。装材料状态标志。6.1.3 6.1.3 成品检验报告单一式三份,一份附于批检验记录存档;其余二份由质监员转生产部,一份附于批生产记录,另份由生产部交仓库保管作为入库依据。份由生产部交仓库保管作为入库依据。第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6.2 批检验记录每批汇总整理,装订成册,按品种、批号归档保存。6.2.1批检验记录至少要保存到成品有效期后的一年。没有有效期的至少保存三年。6.2.2 原辅料及包装材料检验记录至少要保存到用该物料制造的最后一批成品有效期过后的一年。第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二二 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管理n n仪器
19、管理n n 领用、校准、使用、洗涤、损坏n n设备管理n n 验证、校准、使用、保养第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2.1 2.1 仪器管理仪器管理仪器领用 填写仪器领用登记表填写仪器领用登记表(及时)(及时)仪器校准 新到容量仪器使用容量仪器使用前进行校准(容量瓶、量前进行校准(容量瓶、量筒、刻度吸管、大肚吸管)筒、刻度吸管、大肚吸管)第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仪器使用仪器使用n n滴定管的使用n n移液管的使用n n容量瓶的使用第二十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管的使用n n使用时应先用欲滴定溶液润洗使用时应先用欲滴定溶液润洗2-3次;n n注入溶液或放出溶液后,需等待注入溶
20、液或放出溶液后,需等待30s-1min30s-1min后才能读数后才能读数(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溶液留下);(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溶液留下);n n滴定管应用拇指和食指拿住滴定管的上端(无刻度处)使管身保持垂直后读数;n n对于无色溶液或浅色溶液,应读弯月面下缘实线的最低点(视线应与弯月面下缘实线的最低点相切);n n滴定时,最好每次都从滴定时,最好每次都从0.00mL0.00mL开始,或从接近零的任开始,或从接近零的任一刻度开始,这样可固定在某一段体积范围内滴定,减一刻度开始,这样可固定在某一段体积范围内滴定,减少测量误差。读数必须准确到少测量误差。读数必须准确到0.01mL。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一百
21、二十五页哦移液管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n n使用时应先用欲取溶液润洗使用时应先用欲取溶液润洗2-32-3次;次;n n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将移液管向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将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管的末端仍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上提升离开液面,管的末端仍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直立,略微放松食指,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持直立,略微放松食指,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尖端的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入盛接溶液
22、的器皿中;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入盛接溶液的器皿中;n n盛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成约盛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成约3030,移,移液管直立,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留下,液管直立,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留下,流完后管尖端接触瓶内壁约流完后管尖端接触瓶内壁约15s15s后,再将移液管移去。后,再将移液管移去。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容量瓶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n n容量瓶塞子应配套;容量瓶塞子应配套;n n使用前,应检查容量瓶瓶塞是否密合;使用前,应检查容量瓶瓶塞是否密合;n n不要用容量瓶长期存放配好的溶液不要
23、用容量瓶长期存放配好的溶液n n容量瓶长期不用时,应该洗净,把塞子用纸垫上,以防时间久后,容量瓶长期不用时,应该洗净,把塞子用纸垫上,以防时间久后,塞子打不开;塞子打不开;n n容量瓶一般不要在烘箱中烘烤,如需使用干燥的容量瓶,可用电吹风容量瓶一般不要在烘箱中烘烤,如需使用干燥的容量瓶,可用电吹风机吹干。机吹干。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玻璃仪器洗涤玻璃仪器洗涤n n洗净后的玻璃仪器倒置时器壁应不挂水珠,然后用少量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分多次(最少三次)涮洗。n n玻璃仪器洗涤时要注意在使用各种性质不同的洗液时,一定要把上一种洗液除去后再使用另一种洗液,以免相互影响。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一百二十
24、五页哦玻璃仪器的损坏玻璃仪器的损坏n n玻璃仪器损坏时请及时登记;n n损坏的玻璃仪器请不要再使用,以免割伤手。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2.2 2.2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n n验证 新到设备需要进行验证新到设备需要进行验证 验证方案验证方案 验证报告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设备校准设备校准n n电子天平校准 因存放时间较长,位置移动,环境变化或为获得精确测量,天平在使用前,一般都应进行校准操作。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 轻按CAI显示器出现CAL-100,闪烁,此时,把100g校准砝码放上称盘,显示器出现-等待状态,经几秒名钟后显示器出现100.0000g,拿去校准砝码,
25、显示器应出现0.0000g,如若显示不为零,则再清零,再重复以上校准操作(注意,为了得到准确的校准结果最好反复以上校准操作二次)。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酸度计校准酸度计校准n n1 将“选择”钮拨至pH档,“斜率”旋钮顺时针旋到底;“温度”旋钮旋至溶液的温度值。n n2 把用蒸馏水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6pH(25时的值)的标准缓冲溶液中,待读数稳定后调节“定位”旋钮至该溶液在当时温度下的pH值(当时温度下的pH值可查附录)。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一百二十五页哦n n3 用蒸馏水清洗电极然后将电极插入pH=4.00或pH=9.18的标准缓冲溶液中(根据被测溶液的酸碱性确定选择那一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理化 检验 基本知识 精选 PPT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