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动学课件.ppt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动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动学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动学第1页,此课件共80页哦n n概念概念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的动力学变化过程,并用数学公式描代谢转化和排泄的动力学变化过程,并用数学公式描述药物(包括其代谢物)的量在体内随时间变化规律述药物(包括其代谢物)的量在体内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简称药动学。的一门学科。简称药动学。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统称为药物在体内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统称为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而代谢过程称为药物的转化。转运,而代谢过程称为药物的转化。n n目的意义目的意义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
2、动学药动学提出合理给药方案(给药剂量、用药次数、间隔时间)预测药物消除、蓄积与残留规律指导研究和寻找新药第2页,此课件共80页哦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体内过程第3页,此课件共80页哦一、生物膜与药物转运一、生物膜与药物转运(一)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一)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生物膜是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的统称,包括线粒体膜生物膜是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的统称,包括线粒体膜和溶酶体膜等,对膜的结构,和溶酶体膜等,对膜的结构,SingerSinger和和Nicolon(1972)Nicolon(1972)提出液态镶嵌模型,即大部分由不连续的,具有提出液态镶嵌模型,即大部分由不连续的,具有液态特性的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厚度
3、约液态特性的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厚度约8nm8nm,较小,较小部分由蛋白质或脂蛋白组成,并镶嵌在脂质的基架部分由蛋白质或脂蛋白组成,并镶嵌在脂质的基架中。中。膜成分中的蛋白质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一种表在性蛋白,具有吞噬和膜成分中的蛋白质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一种表在性蛋白,具有吞噬和胞饮作用;一种内在性蛋白,贯穿整个脂膜,组成生物膜受体、酶、载胞饮作用;一种内在性蛋白,贯穿整个脂膜,组成生物膜受体、酶、载体和离子通道等。体和离子通道等。第4页,此课件共80页哦一、生物膜与药物转运一、生物膜与药物转运n n(一)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第5页,此课件共80页哦一、生物膜与药物转运一、生物膜与药物转运(二)药
4、物的跨膜转运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分布到各组织器官,经过生物转化,最后由体内排出要经过一系列的细胞膜或生物膜,这一过程称跨膜转运。第6页,此课件共80页哦n n药物跨膜转运的几种机制药物跨膜转运的几种机制第7页,此课件共80页哦uu1 1、被动转运、被动转运药物借助浓度梯度自由能从生物膜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药物借助浓度梯度自由能从生物膜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进行转运的过程。这种转运不需消耗能量,也不与膜的分子发生进行转运的过程。这种转运不需消耗能量,也不与膜的分子发生反应,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和药物脂溶性成正比,与反应,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和药物脂溶性成正比
5、,与药物分子量成反比。分为:药物分子量成反比。分为:1 1)滤过)滤过 分子较小的水溶性、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分子较小的水溶性、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压差通过膜孔,被水带到低压侧的过程。如乙醇、尿素等从胃肠道吸压差通过膜孔,被水带到低压侧的过程。如乙醇、尿素等从胃肠道吸收、药物从肾小球滤过。特点:受药物分子大小、膜两侧药物浓度差、收、药物从肾小球滤过。特点:受药物分子大小、膜两侧药物浓度差、渗透压差影响。渗透压差影响。2 2)简单扩散)简单扩散 脂溶性药物通过生物膜脂质双分子层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脂溶性药物通过生物膜脂质双分子层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
6、的一侧扩散的过程。扩散速度取决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和药物的一侧扩散的过程。扩散速度取决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和药物脂溶性。药物脂溶性好(油脂溶性。药物脂溶性好(油/水分配系数大)、膜两侧药物浓度水分配系数大)、膜两侧药物浓度高,则扩散速度快。特点:顺浓度剃度,扩散速度与细胞代谢无高,则扩散速度快。特点:顺浓度剃度,扩散速度与细胞代谢无关,故不消耗能量,没有饱和现象。大部分药物通过这种方式转关,故不消耗能量,没有饱和现象。大部分药物通过这种方式转运。运。第8页,此课件共80页哦药物的跨膜转运与药物存在的内环境的药物的跨膜转运与药物存在的内环境的pH和自身的解离特性和自身的解离特性pKa有关。这三者的关
7、系有关。这三者的关系可用可用Handerson-Hasselbach公式说明,式中公式说明,式中Ka是解离常数,是解离常数,pKa是其负对数。是其负对数。无论是弱酸还是弱碱性药物,pKa值均为50%解离时溶液的pH值。各种药物的pKa值是固定不变的,其在体内的解离度就与药物所处环境的pH值有关。pH增加1个单位,则有91%的药物解离,增加2个单位,就有99%的药物解离,故内环境的pH值对药物的解离及扩散影响很大。第9页,此课件共80页哦第10页,此课件共80页哦uu2 2、主动转运、主动转运uu3 3、易化扩散、易化扩散 指指亲亲水水性性药药物物与与生生物物膜膜上上的的载载体体蛋蛋白白结结合合
8、,从从高高浓浓度度一一侧侧向向低低浓浓度度一一侧侧扩扩散散的的过过程程。如如VBVB1212从从肠肠道道吸吸收收、胆胆碱碱进进入入胆胆碱碱能能神神经经细细胞胞、葡葡萄萄糖糖进进入红细胞。入红细胞。特征:不耗能、需载体、有选择性、竞争性和饱和性。特征:不耗能、需载体、有选择性、竞争性和饱和性。指指药药物物与与生生物物膜膜上上的的载载体体蛋蛋白白结结合合,借借助助ATPATP水水解解提提供供的的能能量量,从从低低浓浓度度一一侧侧向向高高浓浓度度一一侧侧转转运运的的过过程程。如如细细胞胞对对K K+、NaNa+、CaCa2+2+离离子子的的转转运运,青青霉霉素素在在肾肾小小管管的的主主动动排排泌泌、
9、碘碘元元素素进进入入甲甲状状腺腺、嘧嘧啶啶类类、胆盐和某些维生素的吸收。胆盐和某些维生素的吸收。特征:耗能、需载体、选择性、竞争性、饱和性。特征:耗能、需载体、选择性、竞争性、饱和性。第11页,此课件共80页哦uu5 5、离子对转运、离子对转运n n4 4、胞饮和吞噬作用、胞饮和吞噬作用 对对药药用用高高分分子子物物质质、蛋蛋白白质质、脂脂溶溶性性维维生生素素(V VA A、V VD D、V VE E)等等,肠肠黏黏膜膜细细胞胞通通过过膜膜内内陷陷,形形成成小小泡泡,将将液液体体形形式式的的物物质质(胞胞饮饮)或或固固体体形形式式的的物物质质(吞吞噬噬)转转运运到到淋巴管内。淋巴管内。一些高度
10、亲水性药物,在胃肠道与某些内源性化合物一些高度亲水性药物,在胃肠道与某些内源性化合物(有机阴离子粘蛋白)结合,形成中性离子对复合物,(有机阴离子粘蛋白)结合,形成中性离子对复合物,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可通过被动扩散穿过脂质膜,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可通过被动扩散穿过脂质膜,如磺胺类和某些季铵盐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如磺胺类和某些季铵盐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第12页,此课件共80页哦药物转运机制模式图药物转运机制模式图药物转运机制模式图药物转运机制模式图第13页,此课件共80页哦二、药物的吸收二、药物的吸收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
11、程。(一)、胃肠道给药:包括口服、直肠给药或舌下给药(一)、胃肠道给药:包括口服、直肠给药或舌下给药1 1、内服给药、内服给药 药药药药口腔口腔口腔口腔胃胃胃胃小肠小肠小肠小肠门静脉门静脉门静脉门静脉肝脏肝脏肝脏肝脏体循环体循环体循环体循环 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吸收较慢、欠完全;存在首过消除作用。吸收较慢、欠完全;存在首过消除作用。吸收较慢、欠完全;存在首过消除作用。吸收较慢、欠完全;存在首过消除作用。2 2 2 2、直肠给药、直肠给药、直肠给药、直肠给药药药直肠直肠体循环体循环 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吸收少而不规则,避免首过消除。吸收少而不规则,避免首过消除。3 3、舌下给药、舌下给药
12、多用于人,经口腔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多用于人,经口腔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第14页,此课件共80页哦二、药物的吸收二、药物的吸收4 4、药物理化因素影响口服给药的吸收速度、药物理化因素影响口服给药的吸收速度n n药物剂型:水溶液剂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药物剂型:水溶液剂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n n药物溶解度:溶解度越大的水溶性小分子易于吸收。药物溶解度:溶解度越大的水溶性小分子易于吸收。n n药物分子极性药物分子极性n n药物解离度药物解离度n n药物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药物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n n药物的粒型、晶型、盐型药物的粒型、晶型、盐型n n药物与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13、胃肠道的药物与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胃肠道的CaCa2+2+、MgMg2+2+、FeFe3+3+等离子能与四环素形成不溶性的配合物而减少四环素的吸收。等离子能与四环素形成不溶性的配合物而减少四环素的吸收。n n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第15页,此课件共80页哦4、胃肠道生理因素影响药物的吸收n n胃液的胃液的pHpH胃液的胃液的pHpH能影响药物的解离度,不同药物的胃液的能影响药物的解离度,不同药物的胃液的pHpH有较大差别,是影响吸收的重要有较大差别,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因素。胃液的素。胃液的pHpH:马:马5.55.5;猪、犬:;猪、犬:3 34 4;牛前胃:;牛前胃:5.
14、55.56.56.5;真胃:;真胃:3 3;鸡素囊:;鸡素囊:3.173.17。一般。一般酸性药物在在胃液中不易解离,易吸收;碱性药物在胃液中易解离,不易吸收要进入酸性药物在在胃液中不易解离,易吸收;碱性药物在胃液中易解离,不易吸收要进入小肠小肠后才能吸收。后才能吸收。n n胃排空率胃排空率胃排空率影响药物进入小肠的快慢,不同药物有不同的排空率,如马胃容积小,不停进胃排空率影响药物进入小肠的快慢,不同药物有不同的排空率,如马胃容积小,不停进食,则排空时间很短;牛则没有排空。此外排空率还受其他因素如胃内容物的容积和组成食,则排空时间很短;牛则没有排空。此外排空率还受其他因素如胃内容物的容积和组成
15、影响。影响。n n胃肠内容物的充盈度胃肠内容物的充盈度大量食物可稀释药物使浓度变得很低,影响吸收,据报道猪饲喂后对土霉素的吸收少而且大量食物可稀释药物使浓度变得很低,影响吸收,据报道猪饲喂后对土霉素的吸收少而且缓慢,饥饿时猪的生物利用度可达缓慢,饥饿时猪的生物利用度可达23%,23%,饲喂后猪的血药峰浓度仅为饥饿猪的饲喂后猪的血药峰浓度仅为饥饿猪的10%10%。n n肠蠕动肠蠕动n n肠内微生物群肠内微生物群第16页,此课件共80页哦胃肠道生理因素影响吸收胃肠道生理因素影响吸收第17页,此课件共80页哦uu5 5、首过效应(、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first-pass e
16、ffect)某些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某些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肠道微生物、肠道上皮酶和肝药酶的联合作用下进在肠道微生物、肠道上皮酶和肝药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行首次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过效应,又称首过消除。首过效应,又称首过消除。第18页,此课件共80页哦二、药物的吸收二、药物的吸收(二)注射给药(二)注射给药常用的注射给药主要有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其他的还包括常用的注射给药主要有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其他的还包括腹腔注射、关节内和硬膜外腔注射。腹腔注射、关节内和硬膜外腔
17、注射。1 1、静脉:、静脉:n n药物药物血管(静脉)血管(静脉)可立即产生药效,并且可控制用药剂量。可立即产生药效,并且可控制用药剂量。特点:无吸收过程特点:无吸收过程2 2、肌注:、肌注:n n药物药物肌肉肌肉体循环体循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一般药物可顺利通过,注射后一般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一般药物可顺利通过,注射后一般30min30min内,注射内,注射部位达血药峰值。部位达血药峰值。特点:吸收迅速,受注射部位血管分布的影响,另外吸收率与药物的水特点:吸收迅速,受注射部位血管分布的影响,另外吸收率与药物的水溶性有关,易溶于水者吸收率较高,混悬液、油溶液等水不溶制剂吸收溶性有关,易溶于水者
18、吸收率较高,混悬液、油溶液等水不溶制剂吸收率降低。率降低。第19页,此课件共80页哦二、药物的吸收二、药物的吸收(二)注射给药3 3、皮下注射、皮下注射n n药物药物皮下皮下体循环体循环特点:吸收速率取决于注射部位血管分布状态和药特点:吸收速率取决于注射部位血管分布状态和药物的水溶性。物的水溶性。4 4、腹腔注射、腹腔注射n n药物药物腹腔腹腔体循环体循环特点:吸收迅速特点:吸收迅速第20页,此课件共80页哦二、药物的吸收二、药物的吸收(三)呼吸道给药n n药物呼吸道体循环气体或挥发性液体麻醉药或其他气雾剂型药物可通过呼吸道吸收,吸入给药经肺泡的毛细血管吸入,由于肺泡表面积大,故吸收快而完全。
19、特点:吸收迅速,限于喷雾剂、气雾剂。第21页,此课件共80页哦二、药物的吸收二、药物的吸收(四)皮肤粘膜给药(四)皮肤粘膜给药1 1、皮肤给药、皮肤给药n n药物药物皮肤表面皮肤表面体循环体循环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很差,多发挥局部作用。浇淋剂是经皮肤吸收的一种剂型,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很差,多发挥局部作用。浇淋剂是经皮肤吸收的一种剂型,它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药物必须从制剂基质中溶解出来,然后穿过角质层和它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药物必须从制剂基质中溶解出来,然后穿过角质层和上皮细胞;二是由于通过被动扩散吸收,故药物必须是脂溶性的。影响药物吸收上皮细胞;二是由于通过被动扩散吸收,故药物必须是脂溶性的
20、。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是药物的浓度,其次是基质,如二甲基矾氮酮可促进药物吸收。由于的主要因素是药物的浓度,其次是基质,如二甲基矾氮酮可促进药物吸收。由于角质层是穿透皮肤的屏障,一般药物在完整皮肤均难以吸收,目前浇淋剂最好的角质层是穿透皮肤的屏障,一般药物在完整皮肤均难以吸收,目前浇淋剂最好的生物利用度是生物利用度是10102020。浇淋剂:系杀虫药或驱虫药的透皮吸收药液,可沿动物脊部浇泼或用专用器械按浇淋剂:系杀虫药或驱虫药的透皮吸收药液,可沿动物脊部浇泼或用专用器械按规定剂量体表喷滴。如:规定剂量体表喷滴。如:0.5%0.5%的伊维菌素溶液,抗牛羊体外寄生虫。的伊维菌素溶液,抗牛羊体外寄生
21、虫。特点:药物必须具有脂溶性,需透皮辅剂,吸收特点:药物必须具有脂溶性,需透皮辅剂,吸收 少。少。第22页,此课件共80页哦二、药物的吸收二、药物的吸收(四)皮肤粘膜给药2、粘膜给药n n药物眼、鼻体循环特点:吸收快速(五)乳管内注入常用于牛乳腺炎,全身用药后可分布至乳腺,适用于急性炎症,而经乳管内注入则对局部起直接治疗作用。第23页,此课件共80页哦uu不同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药药药药口腔口腔口腔口腔胃胃胃胃小肠小肠小肠小肠门静脉门静脉门静脉门静脉肝脏肝脏肝脏肝脏体循环体循环体循环体循环 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吸收较慢、欠完全;存在首过消除作用。吸收较慢、欠完全;存在首过消除作用。吸收较慢
22、、欠完全;存在首过消除作用。吸收较慢、欠完全;存在首过消除作用。药药直肠直肠体循环体循环 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吸收少而不规则,避免首过消除。吸收少而不规则,避免首过消除。药药血管(静脉、动脉)血管(静脉、动脉)特点:特点:无吸收过程。无吸收过程。药药腹腔腹腔体体循环循环 特点:特点:吸收迅速。吸收迅速。药药肌肉肌肉体体循环循环 特点:特点:吸收较快速,受注射部位血管分布影响吸收较快速,受注射部位血管分布影响 药药皮下皮下体体循环循环 特点:特点:受注射部位血管分布影响受注射部位血管分布影响 药药呼吸道呼吸道体体循环循环 特点:特点:吸收迅速,限于喷雾剂、气雾剂。吸收迅速,限于喷雾剂、气雾剂
23、。药药皮肤表面皮肤表面体体循环循环 特点:特点:药物须具脂溶性,需透皮辅剂,吸收少。药物须具脂溶性,需透皮辅剂,吸收少。药药眼、鼻眼、鼻体体循环循环 特点:特点:吸收快速吸收快速静注腹腔注(吸入)肌注 皮下注舌下直肠口服皮肤(六)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速率:(六)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速率:第24页,此课件共80页哦三、药物的分布三、药物的分布(一)定义:(一)定义:指血液循环中的药物跨过各种生理屏障转运到全身指血液循环中的药物跨过各种生理屏障转运到全身各器官、各组织中的过程各器官、各组织中的过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多呈不均匀性,而且经常处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多呈不均匀性,而且经常处于动态平衡,各器
24、官、组织的浓度与血浆浓度一般于动态平衡,各器官、组织的浓度与血浆浓度一般均呈平行关系,了解药物的分布特性对临床指导用均呈平行关系,了解药物的分布特性对临床指导用药有一定意义。药有一定意义。第25页,此课件共80页哦三、药物的分布三、药物的分布1 1 1 1、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的理化特性:如分子量、脂溶性、:如分子量、脂溶性、pKapKa2 2、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3 3 3 3、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局部器官的血流量4 4、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5
25、 5 5 5、体液、体液、体液、体液pHpHpHpH6 6 6 6、组织屏障、组织屏障、组织屏障、组织屏障:):)血脑屏障血脑屏障血脑屏障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胎盘屏障胎盘屏障胎盘屏障 (二)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二)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第26页,此课件共80页哦2 2、与血浆蛋白结合、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药物药物药物游离型药物结合型药物游离型药物结合型药物游离型药物结合型药物游离型药物结合型药物血浆蛋白血浆蛋白血浆蛋白血浆蛋白血液循环血液循环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分布分布分布分布消除消除消除消除药物在血浆中能不同程度地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常处药物在血浆中能不同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机体 用药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