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Q/GDW-379.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doc





《最新Q/GDW-379.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Q/GDW-379.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QGDW-379.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ICS .备案号:CEC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 / GDW379.3 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第三部分: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规范power user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sition syste
2、m tes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3:concentrate meter reading terminal200-发布200-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实验室检验2编制说明11前言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方法、建设及运行管理等。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电
3、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对国内外采集系统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分结合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术的发展,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本部分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之一,本部分规定了集中抄表终端的实验室检验规范。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省电力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章欣、周宗发、邵源、刘宣、杜新纲、葛得辉、孟静、漆文辉、曹祎、吴伟星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第三部分: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
4、规范1范围本部分的检验方法适用于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型式检验、出厂检验、符合性检验、到货验收(批次抽查、全数检验)、周期巡检、故障检测等检验环节。集中抄表终端通信相关检验技术规范参见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单元检验技术规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242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5、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GB/T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5169.1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GB 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4429200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3
6、部分总则术语GB/T 16935.11997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一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T 17626.22006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2006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200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2008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82006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2008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2008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 19862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DL/T 53
7、32007电力负荷管理终端DL/T 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Q/GDW 37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Q/GDW 374.2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3实验室检验3.1检验条件3.1.1试验系统集中器、采集器的功能试验和各试验项目的功能验证试验应在试验系统下进行。由测试主机、集中器、采集器和一定数量(不少于6台)的电能表组成一个数据采集试验系统。测试主机定时自动采集或实时采集电能表数据,定时采集的时间间隔可设置为5min30min。3.1.2气候环境条件除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相对湿度应在3060外,各项试验
8、均在以下大气条件下进行,即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108kPa。在每一项目的试验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3.1.3电源条件试验时电源条件为:a)频率:50Hz,允许偏差-2+1;b)电压:220V,允许偏差5。3.2检验项目与检验环节对应表表1检验项目与检验环节对应表序号检验项目型式试验出厂检验符合性检验到货验收1一般检查PPPP2间隙和爬电距离PP3外壳和端子着火试验P4振动试验PP5高温试验PPP*6低温试验PPP*7湿热试验PPP*8温升试验P9绝缘电阻P10绝缘强度P11冲击电压P12电源断相P13电源电压变化P14功耗试验PPPP*15数据和时钟保
9、持P16抗接地故障P17安全防护实验P18功能试验PPaPPa19通信规约一致性PPP表1(续)序号检验项目型式试验出厂检验符合性检验到货验收20数据采集可靠性P21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P22工频磁场抗扰度P2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P24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P25静电放抗扰度P26电快速瞬变脉冲抗扰度P27阻尼振荡波抗扰度P28浪涌抗扰度P29连续通电稳定性注:1)出厂检验中,a 表示功能检验时,只检数据通信、参数配置和控制功能;2)到货验收中,“”表示全数检验的项目, a表示功能检验时,只检数据通信、参数配置和控制功能;“*”表示批次抽查的项目。3.3检验方法3.3.1结构和机械试验3.
10、3.1.1一般检查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时,不应有明显的凹凸痕、划伤、裂缝和毛刺,镀层不应脱落,标牌文字、符号应清晰、耐久,接线应牢固;按Q/GDW 375.22009中第5条规定检查时,应符合要求。3.3.1.2间隙和爬电距离按GB/T 16935.11997中第4章规定的测量方法用卡尺测量端子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3.3.1.3外壳和端子着火试验在非金属外壳和有端子排(座)及相关连接件的模拟样机上按GB/T 5169.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模拟样机使用的材料应与被试终端的材料相同。端子排(座)的热丝试验温度为:96015,外壳的热丝试验温度为:65010,试验时间为30s。在施加灼热丝期间和
11、在其后的30s内,观察样品的试验端子以及端子周围,试验样品应无火焰或不灼热;或样品在施加灼热丝期间产生火焰或灼热,但应在灼热丝移去后30s内熄灭。3.3.1.4振动试验受试终端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试验按GB/T 2423.10的规定进行。频率范围:10Hz150Hz;位移幅值:0.075mm(频率范围60Hz);加速度幅值:10m/s2(频率范围60Hz);每轴线扫频周期数:20。试验后检查受试设备应无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功能和性能应满足相关要求。3.3.2气候影响试验3.3.2.1高温试验按GB/T 2423.2规定的Bb类进行,将被试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入高温试验箱中央
12、,升温至Q/GDW 374.22009中规定的最高温度,保温6h,然后通电0.5h,功能和性能应符合Q/GDW 374.22009中4.8条的规定。3.3.2.2低温试验按GB/T 2423.1规定的Ab类进行,将受试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入低温试验箱的中央,降温至Q/GDW 374.22009中规定的最低温度,保温6h,然后通电0.5h,功能和性能应符合Q/GDW 374.22009中4.8条的规定。3.3.2.3湿热试验按GB/T 2423.9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箱内保持温度(402)、相对湿度(933),试验周期为2d。试验结束前0.5h,在湿热条件下测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MW。试验结束后,
13、在大气条件下恢复1h2h,功能和性能应符合Q/GDW 374.22009中4.8条的规定;检查终端金属部分应无腐蚀和生锈情况。3.3.3温升试验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电路和绝缘体不应达到可能影响仪表正常工作的温度。终端每一电流线路通以额定最大电流,每一电压线路(以及那些通电周期比其热时间常数长的辅助电压线路)加载1.15倍参比电压,外表面的温升在环境温度为40时应不超过25K。在2h的试验期间,终端不应受到风吹或直接的阳光照射。试验后,终端应不受损坏并满足3.3.4的绝缘性能试验。3.3.4绝缘性能试验3.3.4.1试验要求进行各项绝缘性能试验前,应对终端进行自检,所有结果和显示应正常。绝缘试验时
14、终端应盖好外壳和端子盖板。如外壳和端子盖板由绝缘材料制成,应在其外覆盖以导电箔并与接地端子相连,导电箔应距接线端子及其穿线孔2cm。试验时,不进行试验的电气回路应短路并接地。进行交流电压和冲击耐压试验时,不应发生闪络、破坏性放电和击穿,试验后,功能和性能应符合Q/GDW 2009中4.4条的规定。3.3.4.2绝缘电阻在正常试验条件和湿热试验条件下,按表2的测试电压在终端的端子处测量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间的绝缘电阻,其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绝缘电阻要求如表2所示:表2绝缘电阻额定绝缘电压V绝缘电阻MW测试电压V正常条件湿热条件U6010225060U250102500U2501021000
15、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采用U250V的要求。3.3.4.3绝缘强度用50Hz正弦波电压对以下回路进行试验,时间1min,施加如表3规定的试验电压。被试回路为:电源回路对地;输出回路对地;状态输入回路对地;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对地;(试验时,应将被试回路的接地线断开。)以上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之间;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间;表3试验电压单位:V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U60500125U250200060U1251500250U4002500 注: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1500V;对于交直流双电源供电的终端,交流电
16、源和直流电源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2500V。3.3.4.4冲击电压冲击电压要求:脉冲波形:标准1.2/50s脉冲波;电源阻抗:50050W;电源能量:0.50.05J;每次试验分别在正、负极性下施加5次,两个脉冲之间最少间隔3s,试验电压按表4规定。表4冲击电压峰值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U602000125U250500060U1255000250U4006000注:RS-485接口与电源回路间试验电压不低于4000V被试回路为:电源回路对地;输出回路对地;状态输入回路对地;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对地(试验时,应将被试回路的接地线断开);以上无电气联系的各回
17、路之间。RS 485接口与电源端子间;3.3.5电源影响试验3.3.5.1电源断相试验按Q/GDW 374.22009中4.3.1条的要求进行电源断相试验,试验时终端应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应符合Q/GDW 374.22009中4.8条的规定。3.3.5.2电源电压变化试验将电源电压变化到Q/GDW 374.22009中4.3.2条规定的极限值时,被试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应符合Q/GDW 374.22009中4.8条的规定。3.3.5.3功率消耗在终端非通信状态下,可用准确度不低于0.2级的三相标准表或其他合适方式测量,整机有功功耗和视在功耗值应符合Q/GDW 374.22009的4.3
18、.3条的规定。3.3.5.4数据和时钟保持试验记录终端中已有的各项数据和时钟显示,然后断开供电电源72小时后,再合上电源,检查各项数据应无改变和丢失;与标准时钟源对比,时钟走时应准确。3.3.5.5抗接地故障能力试验将单相220V供电的终端电源电压升至1.9倍的标称电压;三相供电的终端由三相四线试验电源供电,终端应工作正常。然后,将终端电源的中性端与三相四线试验电源的地端断开,并与试验电源的模拟接地故障相(输出电压为零)连接,三相四线试验电源的另外两相的电压升至1.1倍的标称电压。试验时间每相4h。试验后,终端不应出现损坏,保存数据应无改变,功能和性能应符合Q/GDW 374.22009中4.
19、8条的规定。3.3.6安全防护试验按照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的总体要求,采用专门的安全防护仿真测试平台,依据信息截获、篡改、重放攻击、身份伪造等进行安全测试。对专变采集终端的本地数据和远程传输数据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行综合评定。3.3.7功能和性能试验3.3.7.1一般要求按Q/GDW 374.22009中4.8条的规定,用标准检测测试装置进行功能试验。3.3.7.2数据采集试验集中抄表终端应能正确采集Q/GDW 374.22009中规定的数据项。3.3.7.3数据处理试验3.3.7.3.1实时和历史数据存储试验测试主机分别发出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查询命令,经过适当延迟后,测试主机
20、显示接收到的数据项目应符合Q/GDW 374.22009中的要求。3.3.7.3.2电能表运行状况监测试验电能表运行状况监测试验在事件记录试验时进行。3.3.7.4设置和查询试验3.3.7.4.1时钟对时和走时误差试验测试主机发出对时命令,终端的时钟显示应符合Q/GDW 374.22009的要求。走时误差按照GB/T 90921998中5.5.1、5.5.3的规定进行测定,也可采用瞬时法以直接或感应的方法测试,走时误差应满足Q/GDW 374.22009中的要求。3.3.7.4.2参数设置和查询试验按Q/GDW 374.22009的要求,用测试主机向被试终端设置各项参数,终端的显示以及主机召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规范 最新 GDW 379.3 2009 电力 用户 用电 信息 采集 系统 检验 技术规范 集中 终端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752223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