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管理规定.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标准管理规定(2013年8月3日制定,2018年6月20日第二次修订)课程标准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 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 重要依据。为规范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 质量,制定本管理规定。第一条 制定、修订课程标准应符合以下基本原那么1 .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有利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课程 标准应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角度设计教学目的、教学 内容、各教学环节安排等内容;课程整体结构设计应着眼于实现人才 培养目标、完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要过分追求本 课程自身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不
2、应局限于某一教材的框架结构。2 .增强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标准要符合时代要求, 应根据相关领域知识更新及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情况不断更新课程 内容,创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环节安排,贯彻“知识、能力、素 质协调开展”的思想,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3 .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少而精、求实效”。理论教学内容以必 需、够用为度,要突出重点,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内容选择 上,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防止课程的重复和遗漏。4 .要注意参照国家、省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5 .文字清楚,术语准确,写作规范。标准力求文字严谨、意义明 确扼要、名词术语
3、规范,防止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术语或定义;标 题、序号、标点符号、计量单位等应当规范使用,格式符合规定要求。第二条 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一般应包括课程概述、课程教学内 容和要求、学时分配、课程考核要求、选用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等。1 .课程概述主要包括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学时要求、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等内容。2 .课程主要内容,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应到达的要求应分局部详 细编写;要规定讲授、讨论、实验、作业等学时的分配;每局部内容 后面应列出考核要求,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课程考核的基本依 据。教学要求可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了解” 是指学生应能识别的科学事实、概念
4、、原那么、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 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 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表达、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 为假设干局部,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联系;“掌 握”是指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 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3 .课程标准应列出使用的主要教材、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名 录。优先选用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国家 规划教材以及有特色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学指导书、案例集、 习题集等。需要学生上网查询的内容,应当列出网址。第三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门课程
5、必须有课程标准。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课程等不同类型的课程标准可采用不 同的格式要求。第四条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组织教学。第五条 课程标准由课程归属二级院部组织教研室编写,教研室 可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标准初稿,由教研室集体讨论定稿。 各二级院部应指定专人对标准进行审核,经主管教学院长签字加盖二 级院部公章后报教务处。第六条教务处组织专家对标准进行评审后定稿并印刷成册,予 以执行。第七条标准的基本结构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也要根据教育教 学改革的需要进行安排和修订。一般不得超过三年需要对标准进行一 次全面修订,全面修订由教务处提出修订意见并组织实施。平时需要 对标准做安排、
6、修订时,由开课教研室提出申请,经所在二级院部批 准并报教务处备案后方可进行。第八条 课程名称相同,但课程编号不同、课程属性、授课对象 及学时数不同的课程要分别编写标准。第九条标准属于学校的基本教学文件。经审定的标准由教务处、 各二级院局部别保管。第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2018年6月20日附件:课程标准模板课程标准年 月 日开课二级院部: 课程编号: 编制日期:XX XXX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适用专业:1 .前言1.1 课程性质(主要包括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所起的主要支撑或 促进作用,以及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关系。)1.2 课程设计理念(要表达校企合
7、作,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实践教学为 主线,关注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同时要充分表达课程设计的职业 性、实践性和的要求。)1.3 课程设计思路(要表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想)2 .课程目标1 .1总体目标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 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到达的预期结果。2 . 2具体目标2. 2.1知识目标2. 2. 2能力目标2. 2. 3素质目标3.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3. 1教学内容选取依据(要表达“根据行业企业开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 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要求。)3 .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此处可以是工程、任务,也可以是学习情境、 子情境等,根据具体课程开发设计路径而定)4.实施要求4.1 教材编写4. 2教学方法与手段4. 2. 1教学模式4. 2. 2教学方法4. 2. 3教学手段4. 3考核与评价4 .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 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5 .其他说明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说明。6 .课程标准论证意见负责人:年 月 日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签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