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18届高三语文4月月考理试题理20180511253.doc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18届高三语文4月月考理试题理2018051125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18届高三语文4月月考理试题理20180511253.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 20182018 届高三语文届高三语文 4 4 月月考理试题月月考理试题 理理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第卷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命题至今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从原初意义上来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是从文学所使用的媒介和材料着眼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对现实对象的摹仿,艺术之间的差别只是由于摹仿所用的媒介和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虽然现在对文学
2、有很多概念界定,但亚氏这一见解却非常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者们从艺术所使用的不同媒介和材料进行艺术分类。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的产生出于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媒介;同时,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语言具有共享的性质,并非专门用作文学的媒介和材料,也并非为语言艺术家所专有。但是,在文学世界中,语言也不再是寻常的交流媒介,材料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文学所呈现的是一个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独特的语言世界。实际上,日常语言存在着孕育了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因子,使得它们在不同的语域和语境中分别发挥着各自的用途并形成各自的特征。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分为两个:一是静态的符号系统,
3、即语言,它由语音、语法和词汇系统组成;一是动态的语言实践,即言语,它是个人对于语言符号系统的具体使用。文学语言是一种言语现象,是对语言系统个别的、特殊的运用,同时在整体上又不能超越语言系统之外。文学是一种言语行为,言语的所有特点在文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一些特点甚至还得到有意的强化以突破语言的规范,从而形成了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对于这类表达方式,人们称之为“语言的诗意用法”。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背景,它更是文学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在文学语言中占据主导地位,保证着文学能够进入接受渠道。德国哲学
4、家卡西尔曾指出;“一切伟大的诗人不仅有运用而且有重铸和更新语言使之形成新样式的力量,但诗人不能完全杜撰一种全新的语言,他须得尊重自己语言的基本结构法则。”由此富有辩证意味的言辞中可见,尽管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对语言的诗意运用”自有其艺术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也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从而突出语言的审美价值;但是,这种对标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只是文学语言语用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是文学语言的根本特性。文学语言固然不能等同于标准语言,但如果一部作品中充满了语言的“扭曲形式”,使人不知所云,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它的美学目的也就难以实现。古今中外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足以证明,对标
5、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并不是衡量文学语言诗意有无的必要前提和唯一标准,它只是语言获取诗意的一条途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文学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至今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B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者们对文学的概念界定。C按照“动”“静”的不同,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以分为“语言”“言语”两大类。其中,文学属于一种“言语行为”。D就艺术层面而言,“对语言的诗意运用”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这种现象有着充分的合法性与必要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学语言产生于日常语言,并非一种
6、专门独立的特殊语言。它和科学语言一样都离不开日常语言这一母体。B在文学中,言语具有的所有特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C文学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来源于语言符号系统中一些突破语言规范的具体运用,这种运用常被称为“语言的诗意用法”。D虽然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但文学语言获得诗意并不能仅仅依靠这一途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媒介,文学语言是不同寻常的交流媒介,所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有不合理性。B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语言背
7、景,而是让文学作品能与读者进行交流的一个语言保证。C文学艺术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哲学家对文学艺术中的“语言”“言语”间的关系等内容做过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D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应把握好创新与规范间的辩证关系,也即是要把握好言语创新与语言基本结构法则间的辩证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流淌的瞬间星竹那一年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舜中,我走向田野,我听到阴冷斜长的冰凌儿,从身后的屋檐下啪的一声碎在地上,晶莹的雪水润在我的脸上,脚上咯咯吱吱的声响使原野变得空旷,那一瞬间的感觉真是清新而又异样,村头的树木是银白的屋顶是银白的,原野更
8、是银白得没有界限,一望无际的洁白,让人眼前豁亮,心里充满了少有的纯粹,我就那么纯粹着,仿佛要让这纯粹牢牢地保持一天,一年,一生。那一年的 8 月,倾盆大雨中,我在街上穿行,四国的世界都是水声,脚下成千上万的气泡在我的前后跳跃,一层层细密,一切都被实实在在、不折不扣地冲刷了一遍,天空,大地,甚至思想和情感,像是死死活活地过来一场。而雨后的天空,却蓝得像海,如一块偌大的玻璃。街上的行人都仰起脖子,努力大口地吸着空气,都是清清爽爽的感觉,那清明的瞬间,像与昨天隔了一个世纪,竟使人的感觉有了本质的不同。我还记着那个充满暖阳的秋日,麻雀粘在树上,比叶子还稠,一层又一层,叠罗汉一样叽喳。天地无风无尘,真实
9、与虚幻交替。于是,恍惚之间,我一下子懂得了虚幻也是一种真实,一种内容。它可能包容得更多,的确也包容得更多。我的第一篇习作,是发表在 20 年前的那个炎热的 7 月,世界布满了婵声。蝉声在榆树、槐树上的任何一方,把太阳撕拉得更加火热。于是,20 年前的那个 7 月,也就成了我永远不忘的一个瞬间,至今美好犹存。尽管后来的生活里,还有着许多的 7 月,尽管后来的 7月里,我同样发表过不少作品,但心中的喜悦却是来自那个老早的 7 月,许多东西都像从那个 7 月开始,前后连接、拥拥挤挤地排满了我生活的履历表。生活就是这样,自某个瞬间开始。我还记着乡间的一棵硕大的老槐树,它的树干支支楞楞地托着天空,鸡狗都
10、在它铁色的暗影里纳凉。那大概是 6 月,一地的槐花沁人肺腑。于是,我心中便有这样一棵 6 月的老槐。它似乎与一切都没有联系,但它瞬间的闯入,却象征着整个的 6 月,于是,在我的心中,6月就是这个样子的,一很高大的,茂盛的老槐。我还记着一条大路,静静地躺在 10 月的阳光下,黄灿灿,笔直得能使人走到天上去。于是我想,人应该永远这样走下去才对。我还记着一次春天的雨后,没天飞舞着那么多的红蜻蜒,那一瞬,简直成了我整个童年的美好铺垫。而在人生 25 岁的时候,一个售货小姐在不厌其烦的服务后,还能对我报以微笑,驱散了我对人际关系的全部紧张。那时我的心里肯定“哐吮”了一声,我好像是从那一天,才真正学会了从
11、容和谦让,也化解了先前与日后与人交往中的许多不适。我是从那个瞬间学会了怎样对人,对己,这是何等重要啊。那一年,在我明显做错了事时,朋友那句真诚的“没有关系”,使我始终不忘。尽管它是那么平常。从此我学会了把友情和宽宏送给别人。偶然之中,一抹红透了天际的夕阳,会让我感到将来的美好。一个寒冷冬夜里为我明亮起的窗,会让我彻骨地感到家的温暖一切都没什么,都是刹那,都是瞬间,都找不到头尾,都没有可再讲下去的故事和人物,但我总是记着这些,记着这样的瞬间,并深深地为此感动,永生地难忘。人的一生里,总有着大段的冬天,有着大段的平淡,大段的不尽如人意的遭遇。但总有一些东西支撑着我们,让我们想到美好,充满希望。于是
12、,我们有了间歇和过渡。我曾想,这到底是些什么呢?回首惊看,我终于感悟到,就是这些可贵的瞬间,就是这些瞬间在心里的反复无穷,拼接着我们一个又一个淡漠而平庸的日子。于此,我们一再地感到人世间的幸福,感到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我知道,我的生命之所以还在融融地流动,之所以还有情感的喧声,之所以还有许多要感悟的东西愿意去感悟,都是因为这瞬间的存在。这就是我们行色匆匆,又充满希望的整个人生。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签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仿佛要让这纯粹牢牢地保持一天,一年,一生”,写出了冬日一瞬间带来的巨大触动,“我”完全沉醉在纯粹的世界里。B.文章讲述了多个人生瞬间,每一个瞬间的
13、感受都不相同,作者由这些不同的瞬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悟出了生命的价值。C.作者在第四段说“但心中的喜悦却是来自那个老早的 7 月”,是因为后来的 7 月,虽然作者也发表过不少作品,但它们对作者意义不大。D.本文在写法上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最后四段以议论、抒情为主,由瞬间带来的感动引出它的人生意义,揭示主题。5.结合全文,说明“流淌的瞬间”的含意。6.本文对各种生活瞬间的描写极富感染力,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 79 题。材料一:教育部 2017 年 1 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 2016数据显示,2016 年留学回国人
14、数为 43.25 万人,较 2012 年增幅为 58.48%。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近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第一阶段:20042010;第二阶段:20112013;第三阶段:20142016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81.45%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1.0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7.46%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而这些留学回国就业者选择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5.85%)和民办企业(17.42%)。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则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级事业单位。其实不仅仅是留学生,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社会精英也选择回国发展。世界著名化学生物传感器专家张学记响应祖国召唤,毅然选择了
15、“回家”。“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回国后,我觉得更有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国家富强了,个人才会好。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是吸引留学生回国的重要原因。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各个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让很多留学生更加笃定回国的信念。曾有媒体这样表述:“20 年前回国,是祖国需要我;20 年后回国,因为我需要祖国。”2017.10 参考消息材料二:在中国留学生归国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来中国学习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根据教育部数据,2016 年在中国留学的国外学生总人数为 44 万人,相较于
16、2012 年增加了35%。英国独立报刊文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可能超越英国,成为海外学生留学的第二选择。文章进一步表示,中国政府作出的努力、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为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项目,是造成这种趋势的重要原因。2016 年,来自 183 个国家和地区的 5万名海外留学生得到了奖学金。英国利物浦大学负责中国研究项目的戴维 古德曼教授认为,到中国留学的学生将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受益,尤其是中国经济和就业市场都在不断增长。摘自 2017美国中文网材料三:“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
17、处飘泊。”一位正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对长安君说:“如果几年前,听到这首歌,我会觉得很土鳖,甚至鄙视播放者的品味,老掉牙的腔调让人不耐烦。但是身处国外,听到这样的歌曲,却被莫名戳中泪点,心中泛起无尽波澜。留学之后漂泊多年才明白,什么是乡愁,什么是游子心,什么是中国梦。”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想要在国内大中城市享受一顿正经的国际大餐,已经不再是影视剧中的片段,而是切切实实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常态。但实话实说,在国外想吃上一顿地道的中国菜,却成了很多侨居海外中国人生活中的一种奢望。打开国际新闻,是不是经常能够看到美国各类枪击事件,法国发生罢工纵火等。其实国际上每天也并不太平,由于全球性经济
18、下滑等原因,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类暴力事件此起彼伏。同时,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各国经济发展趋缓,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原本就存在的就业歧视让华人在外的工作处境显得有些尴尬,这不得不让很多留学生开始面对现实,思考回国发展的问题。客观地看,国内很多地方确实不如国外,这是事实。别人家再好,也终归是别人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浸润着相同的祖宗文化,我们骨子里血脉交融,即便相隔千山万水,也仍然心意相连。其实,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在祖国便是“此生无悔归华夏”。摘自 2017中国青年网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由于中国经济不断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双流 2018 届高三 语文 月月 试题 2018051125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