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和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据统计,目前我县有留守儿童为560人,朝鲜族学校就达329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7.5%。全县有贫困学生961人,其中,留守贫困学生300多人。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学生进行监护,此种监护方式比较多。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属监护方式。 一、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性格孤僻。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缺少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 (二
2、)心理自卑。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他们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依靠和保护,因此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 (三)逆反心理严重。根据我们下发的调查问卷,我们感受到绝大部分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同长辈、老师、家长、同学的对抗情绪很严重。 (四)电视、网络成瘾。一些留守儿童愿意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消磨时间,渐渐成了“小电视迷”、“网上游民”。 (五)行为道德缺失。有些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但是很难及时得到纠正。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每年沟通交流的形式多以电话和网上视频为主。沟通交流时间、次数有限,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3、 (二)学校教育的弊端。农村小学,经济条件差,师资薄弱,缺少,甚至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对于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疏导和教育。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熏陶。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效仿心理、好奇心较强,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三、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教育对策 (一)加强家庭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首先,出外打工的父母要与孩子定期交流和沟通,交流内容除了孩子的生活、学习外,更要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其次,父母还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最后,临时监护人或者其他亲属要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4、。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是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了解儿童心理规律,使学校逐渐有专业性较强的心理辅导老师。二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资料。班主任要建好班级留守儿童档案,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外出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家庭状况等。三是进行家访活动。教师只有走进学生家庭,才能更加了解他们,才能取得家庭的支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四是办好农村家长学校。发挥家长代表的榜样示范作用,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交流家庭教育的优秀经验、方法,引导家长改变陈旧的教育方式。
5、五是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学校可以利用儿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举行校园文艺表演、演讲赛、才艺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多为留守儿童创造展示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六是重视感恩教育。很多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务工,不关心自己,他们在外赚钱就应该满足子女的所有愿望,这是父母对他们的一种感情偿还。这种偏激的思想必须及时纠正并加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外出打工的目的,理解父母的辛酸,尊重父母。 (三)发动社会力量,完善帮扶的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帮扶保障制度。为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二是建立包保责任制。由县帮扶领导小组牵头,将留守学生划分到各个党委,建立“一对一”式的长期包保机制,包保责任人要定期走访,在心灵、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关爱。三是组建志愿者队伍。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组建由爱心人士、老党员、老干部等各类人员共同参与的志愿者关爱服务队伍,为留守学生开展课后辅导和文体娱乐活动。总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4页 共4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