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农机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doc
《2022县农机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农机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农机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县农机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克难奋进创新工作努力实现我县农机化发展新跨越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县政府连续四年组织召开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全县水稻机插秧现场会,这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农机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大举措。刚才,我们大家一同到源潭镇双林村现场观摩了水稻本土化育秧、大田耕整、机械植保和机插秧等技术演示,现在又相聚会堂共商农机化发展这个大课题。等会,省农机局领导和政府 XX 县区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现阶段全县农机化发展情况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总体安排报告如下:一、振
2、奋精神,迎难而上,奋力推进全县农机化发展新跨越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农机化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的一年。全县农机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机富民工程为抓手,创新思路,提升标杆,农机化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全县农机化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形势。一是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机具结构不断优化。到底,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53750 千瓦,同比增长 11.3%。其中各种类型的拖拉机 13085台,增长 8.2%,尤其是大中型拖拉机增长迅猛达 185 台,增幅 64%;联合收割机 265 台,递增 2
3、1%;水稻插秧机 49 台,增长近 1 倍;茶叶生产加工机械 718 台(套),增长 42%。农业机械资产原值达 12807 万元,增长 10.6%。各类农机装备的增加,装备结构的优化,为我县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二是农机作业水平全面提升,作业领域不断拓展。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24.7 万亩,较上年增长 5%;实现机收面积26.8 万亩,占水稻收获面积的 50%;示范机插秧面积 1.2 万亩,是上年的 4 倍多,跨区机插 4000 亩,实现零的突破;油菜机开沟免耕栽培、机直播等新技术成功示范;以名优茶为主的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如茶叶机制率达60%以上,有效地提升了
4、茶叶的品质和效益;农产品保鲜、烘干等机械化水平有了新的飞跃;其它机械化作业水平也稳中有升。农机化作业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作业领域的不断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县农业的整体效益。三是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全县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大户总数达 60 余个。其中农机化技术服务公司1 个,各级农机专业协会 6 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7 个。农机服务范围基本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年有组织开展服务的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共 4000 多台套。据测算,我县农民通过农机服务获取收益达 2 亿多元,同比增长 12.5%,成为增收新亮点。农机服务组织的不断壮大
5、,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对抢收、抢种,提高机械利用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确保了关键时节我县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和全心指导的结果,是相关部门热心参与和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县农机系统全体职工齐心协力和真抓实干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农机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机化整体水平不高。如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进程还较缓慢,油菜种植机械化刚刚起步,油菜机械收获还是空白;区域发展不平衡,机具结构不合理等依然存在。二是农机化基础设施不配套。机耕道、场库棚、机具维修保
6、养网点等基础设施滞后,“有机无路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等比较普遍。三是农机化服务组织程度不高。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机服务组织尚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带动作用不够强。四是农机执法难度大。农业机械遍布千家万户,事故隐患排查工作量大,机具检审机手很难自觉接受,农机服务市场秩序很难管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五是县、乡服务机构建设滞后。办公条件差,服务手段落后,技术力量有限,技术层次偏低,技术服务支撑和队伍整体水平与新形势下农机化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没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政策及导向性投入严重不足,工作经费缺乏,尤其是基层站工
7、作开展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农机化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较多,但我们也要看到农机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当前,我县农机化发展的基本层面尚未改变,发展的环境十分有利。一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有各项政策的扶持促进,三有广大农民对农机化的迫切期盼。总之,对于农机化工作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切实增强做好农机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顺应形势,准确把握,瞄准目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上下一心,鼓实劲、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县农机化发展的新跨越。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农机化各项工作目标
8、和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农机化工作,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农机化工作的着重点应放在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上,工作的立足点应放在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上。为此,我们要打破常规,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创新发展,毫不动摇地做好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确保全年新增插秧机101 台,拥有量达到 150 台,实现水稻机械化栽植 5.5 万亩。为实现今年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既定的工作目标,我们必须完成以下六项工作任务:一是集中举办技术培训班 5 期,培训农民
9、 320 人(含农机大户),农机技术人员 30 人;二是召开早稻机插秧大型现场会 1 次,中稻机插秧现场演示会 2 次;三是新建机插秧示范点 12 个,示范面积 3000 亩,其中项目实施示范点 5 个,示范面积 1200 亩;四是帮助机手和服务组织联系机插作业订单 3 万亩,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示范机插 3000 亩,组织跨区域机插 15 台次;五是实施机插秧整村推进 2 个,整组推进 20 个;六是开展人工直播与机插秧对比实验。通过前期工作的扎实开展,目前,已举办机插秧技术培训班 2 期,培训农民 100 余人;落实早稻机插面积 1 万余亩,联系跨区域机插 7000 余亩;新建早稻机插示范点
10、5 个,落实中稻机插示范点 7 个;全县申请购置插秧机农户 31 人,已购置各类插秧机9 台。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1.明确目标任务,制定激励措施根据县委、县政府 XX 县区农委有关绩效考核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以工作任务落实与奖惩兑现等为主体的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制定“农机化工作激励方案”,把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任务作为基层农机人员和农机推广人员年终工作考核的重点,采取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并将推广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绩效考核,加大奖惩力度。让每一位工作人员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2.扩大宣传范围,
11、注重培训质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诸多宣传媒体,结合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和农业科技下乡服务等活动的开展,向各级领导和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宣传机插秧技术,把宣传工作深入到乡村院落、田间地头,使之家喻户晓。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为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坚持把机插秧技术培训作为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将机插秧技术培训纳入“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和“民生工程培训”计划,积极开展贴近农民和机手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场模拟演练相结合,提高农民的感性认识,让农民看得清、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
12、来”的方式,集中对基层农机人员和农机推广人员开展培训和学习,使一线工作的农机技术人员成为业务娴熟的指导员和战斗员,成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行家里手。3.加强协调联系,抓好技术指导建立农机农艺合作机制,积极主动与农技人员联系与协作,集成整合农机、农艺技术力量。严格按照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为农民提供选种、育秧、机插、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全程技术指导,开展本土化简易育秧试验和机插秧技术提升研究,使农机农艺结合逐步由松散结合到密切结合,由单一环节配合逐步扩展到全程配合。加强与经营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做好插秧机、育秧软盘、插秧机零配件的供应,以及机械的“三包”、故障的排除等售后服务。农机推广人员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县农机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2022 农机 工作会议 工作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