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_担保链_问题分析_孟繁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企业_担保链_问题分析_孟繁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企业_担保链_问题分析_孟繁颖.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4第 1期 (总第 115期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 No. 1, 2014 Sam No. 115 浙江企业 “ 担保链 ” 问题分析 孟繁颖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统计信息处,浙江杭州 310000 ) 摘要 浙江企业间的担保互助融资现象由来已久。但区别于以往,目前浙江企业 “ 担保链 ” 已超越了单纯的连 带责任担保,并且隐藏了大量的交叉互保现象,甚至形成隐性担保圈,涉及面广、问题复杂。从目前情况看,企业担 保制度并不是浙江担保链风险的症结所在,真正的危险是担保链上企业的主业现金流、自身
2、资产累积与企业整体 债务水平及对外担保额不匹配而造成的虚假繁荣。 关键词 互保联保 ;担保链 ;风险传染;风险消释 中图分类号 F830.59l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 13-11_2 文章编号 1671-6671(2014)01-0005-04 作者简介 孟繁颖 ( 1982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统计信息处研究分 析科科长,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与金融理论。 “ 担保链 ” 现象,尤其是民营企业之间错综复杂 的互保关系,在中小企业活跃的浙江历来普遍存 在,由此引发的问题和风险也时有发生。自 20U年 下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
3、济下行压力影响,浙江经 济金融形势较为严峻。一些实体企业受到外部环 境的冲击,经营出现困难,由此产生的资金链断裂 风险沿企业担保链迅速扩散,导致原本在经济高速 增长期只是个案的企业 “ 担保链 ” 现象在浙江地区逐 渐增多,这将对浙江经济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浙江企业 “ 担保链 ” 现象的基本现状 浙江企业 “ 担保链 ” 现象是伴随着保证贷款的 发展而衍生兴起的。浙江民营经济活跃,中小企业 数量居全国之首。在直接融资受阻、有效抵押不 足,以及企业规模、效益、品牌、管理无法达到银行 信用贷款要求等多重因素制约下,依赖保证担保是 广大中小企业获取正规融资的主要途径。因此,近 年来浙江地区企
4、业间担保较为盛行。据有关部门 估算,目前在浙江,采用互保、联保形式从银行获取 贷款的中小微企业比例占到 70%以上,浙江企业平 均涉及对外担保数量在 3 5家,还有个别企业为 10 家以上企业提 供担保。 1而银行方面,出于审慎经营 的考虑,现阶段仍然偏好于将保证作为防范、缓释 风险的主要手段。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浙江商业 银行信用贷款的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近 90%的 企业贷款为担保贷款,保证贷款规模从 2011年起有 一定程度的上升 6但由于受省内实体经济增速放 缓的影响,目前浙江地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向 下迁徙压力较大,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 “ 双升 ” 态 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企业
5、 “ 担保链 ” 风险积聚情况 依然突出。据抽查, 2013年浙江地区新増不良贷款 中有五成以上涉及 “ 担保链 ” 问题,大幅高于往年比 例,部分机构出现企业保证贷款不良率水平增长较 快的态势,信用风险防控形势不可小觑。 二、浙江企业 “ 担保链 ” 的主要特点 浙江企业间的担保互助融资现象由来已久 a 但以往的企业 “ 担保链 ” 构成较为简单,链条延展范 围有限,且涉及的贷款数额较小,风险处置相对容 易 , X#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有限。从近年来省内相 继发生风险或损失并且在金融界有一定影响的问 题 “ 担保链 ”来看,目前浙江企业 “ 担保链 ” 已超越了 单纯的连带责任担保,并且隐藏着
6、大量的交叉互保 现象,甚至形成了隐性担保圈,涉及面广、问题复 杂,解决的时间较长。具有 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一)结网范围方面,基于块状经济的地域性特 征更加突出 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区域经济块状、集群特色 显著,本地企业担保链往往以所在地区的龙头企业 为核心,以血缘、亲缘、宗缘、地缘、行缘、商缘等 “ 缘 ” 关系为半径逐步外扩并融资结网,最终形成具 有鲜明地域关系的利益共同体,并随着企业间经济 往来范围的不断扩大,逐渐呈现出跨地区结网的发 展趋势。 (二) 生成模式方面,基于行业往来的自发性特 征更加突出 浙江企业素有抱团经营的商业传统,在互助性 规范的文化影响和强制性集体信任的纪律作用下,
7、 浙江地区企业间人格化融资合作行为较为普遍。 虽然目前地方政府以及银行的 “ 拉郎配 ” 行为在一 定范围内存在,但现有企业 “ 担保链 ” 主要还是基于 企业主之间的社会资本自发形成的,并在链条延续 上以地方商会、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等行业往来 方式维系,自发性特征较为突出。如浙江某地的一 家最大麻纺织企业,由于民间融资过多,在 2012年 7 月出现资金链断裂,陷人经营困境。为其担保的 8 家企业中有 6家是当地企业,有 7家是上游供货商 企业,仅有 1家担保企业与其没有直接业务关系。 (三 ) 链条形态方面,基于开放连接的交错性特 征更加突出 目前,浙江企业 “ 担保链 ” 呈现 “ 线
8、、环、网 ”三种 联结形式。 “ 线性担保链 ” 是最基本的担保形式,主 要是两家非关联企业基于互助目的结对互保而形 成的; “ 环状担保圈 ” 是企业在自愿基础上组合成联 保小组,小组成员共同互为担保并对小组贷款承担 连带责任 ;“ 复杂担保网 ” 则主要表现为集团企业内 部的复杂关联担保以及集团和集团之间的复杂担 保,既有控股母公司为下属子公司提供担保,又有 下属关联子公司之间互保。在担保融资结网过程 中,处于不同链条形态之上的各担保主体往往相互 交错、交叉互保,且上述三种链条形态彼此捆绑、开 放连接,动态交织成层层嵌套的蜘蛛网状结构,使 得涉及的企业数量随着担保层次的增加被层层放 大,企
9、业信用联合的强度不断増大。 2 (四) 结网路径方面,基于多元融资的复杂性特 征更加突出 “ 担保链 ” 一旦形成,往往会沿着复杂的融资关 系迅速扩散,并与其他 “ 担保链 ” 纵横交织,形成盘 根错节的庞大的担保网。维系 “ 担保链 ” 关系的主 要包括 :产业链间的 “ 业务关系 ” 、股权投资形成的 “ 资金关系 ” 、集团企业内的 “ 母子关系 ” 、地方政府 干预下的 “ 地方关系 ” 、高管人员间的 “ 私人关系 ” 以 及企业间微妙的 “ 抱团关系 ”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 的担保圈,上述情况往往同时存在 Q结网路径的复 杂性特征使得浙江一些地区 “ 担保链 ” 内部关系较 为密集
10、,形成了较多的闭合回路,网络凝聚系数偏 高,网络的连通性和整体性相对较强,派系内风险 传导方向也更为多样、复杂,难以进行有效的 “ 担保 链 ” 风险管理。根据公开信息披露, 2011年 9月发 生资金链危机的一家浙江企业,整个 “ 担保链 ” 上的 企业数达到惊人的 730家,金额超过 150亿元 ,:, (五)链条识别方面,基于信息缺失的 隐蔽性特 征更加突出 研究发现, “ 担保链 ” 上的企业通常会通过多次 交叉担保来掩盖互保的事实,关联担保以非担保圈 形式出现,从财务报表上比较难发现企业间的互保 问题。由于结网形式复杂、链条范围多变、企业蓄 意隐瞒以及数据更新不及时等多重因素影响,目
11、前 单纯依靠人民银行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还难以 及时察觉 “ 担保链 ” 的存在。特别是在现有的征信 水平条件下,企业向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以及 民间借贷群体提供的担保仍处于调查和统计的 “ 真 空地带 ” 。这些游离于银行机构以外的 “ 灰色 ” 担保 隐蔽性较强,且往往超过企业的承受界限,成为诱 发 “ 担保链 ” 传导的关键因素。如浙江某市一家公 司于 2012年发生法人代表逃逸事件,根据人行系统 查询债权仅有 6亿元 ,但截至 7月末实际申报债权 已达 17亿元,其中包括他人民间借贷提供的担保负 债 4.2亿元。 三、浙江企业 “ 担保链 ” 风险的复杂成因 从本质上,企业 “ 担
12、保链 ” 旨在以保证担保作为 信用增进机制,通过将多家企业捆绑授信完成弱势 群体的信用自増强和信用自增级,使分散的信用个 体集合成松散的信用联合体,以解决单体授信企业 资信不足和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实 现与 银行信贷制度的基本对接。从理论上分析,担保技 术本身固有的亲周期特性,使得 “ 担保链 ” 同时具备 风险消释和风险传染双重机制,是一把 “ 双刃剑 ” 。 在经济繁荣的上行期 ,“ 担保链 ” 可发挥风险消释功 能,部分缓解因经济转型与金融抑制并存所引发的 企业融资难与求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助力企业发 展、繁荣地方经济。但在经济下行期,隐藏的风险 被暴露,企业出风险的可能性增大,
13、 “ 担保链 ” 的风 险传染机制使得任何一个企业的出险都可能沿担 保链条传导至外围的数级担保圈,形成由点及面的 扩散放大效应,引发大批企业巨额连锁性代偿 风 险,极易对区域经济金融稳定造成冲击。 当前浙江地区企业 “ 担保链 ” 风险的形成并不 简单是银行方面信贷管理方式的问题,而是国内外 经济环境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企业融资方式 不科学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 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企业转型升 级步伐缓慢 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 “ 以融资促投资、以投资 带融资 ” 的模式特征比较明显,贷款对本地 GDP的 产出远远低于广东、江苏等省份。在 “ 赚快钱 ” 等投 机心态的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企业 担保 问题 分析 孟繁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