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设计.docx





《六年级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设计六年级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设计 感受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一起看看六年级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设计!欢迎查阅! 六年级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 到的作用。 3.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对联的意思。 4.注意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过程与方法: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对联的意思。 2.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 人生。 重难点分析: 1、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2、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了解课题。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对联?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什么是对联? 2.出示春联课件引出课题,解释春联、对联的关系。 二、自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阅读提示: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并写一写。 2.找出文本中与时间推移有关的词语,以时间为线索,理清课文脉络,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3、情。 交流预设: 等待中,我漫不经心地打量起门上的对联来了 那时,我虽然不尽懂得,但从此对春联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我常请老师给我讲解对联。 以后,我对对联越来越感兴趣。 这样,春联越来越融入了我的童年生活。 3.边读边写,点评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小组内交流。 4.留意课文开头和结尾两段,看看和其他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三、研读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对联对作者童年生活的影响。 精品细读课文“对联怎样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过程。课件展示 交流预设: 1.我是怎样对对联产生兴趣的? 等待中,我漫不经心地打量起门上的对联来了那时,我虽然不尽懂得,但从此对春联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出示课件:我既没有见过逆水行
4、舟,也没有见过平原跑马,但隐约能想象出他们的样子,便聚精会神琢磨起来,连老师站在身后也没有觉察。 我指着对联问老师:“这不进则退和易放难收怎么讲?” 可以看出我好学好问,对对联产生了兴趣。 出示对联课件:学生自己说说对对联的理解,并借老师讲解介绍对联特点。 2.品读对联时,我明白了什么? 出示对联课件:学生谈谈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理解。 3.我写对联时,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重点理解:我把对联上的字顺序颠倒,年逾五十的二大娘竟然一字不差的认了出来。 出示对联课件:学生谈谈对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理解。 4.我在抄录对联时,琢磨什么? 结合作者的理解,谈谈你对对
5、联“一弯流水斜阳外,几缕炊烟老屋中。”“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的理解,说一下:“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好在哪里? 5.你怎样理解作者最喜欢的对联。 出示对联课件:总结学生欣赏对联方法。 6.从什么地方看出,我喜欢对联? 学生讨论:每逢春节,我就跑遍全村,到大街小巷去抄录,搜集我喜欢的对联:每逢佳对,便如获至宝。 7.出示课件:谈谈作者的爱好是怎样决定作者一生的? 教师总结:爱好是自己的老师,有了爱好做什么事情就有了动力。引领学生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介绍对联知识。 1.出示课本中对联的课件:读一读,说一说,对联好在哪? 2.出示课件:对联与春联的
6、异同。找出本文中的春联。 3.总结对联的写作要求。出示课件 4.介绍对联的来历。出示课件。 二、拓展链接。 1.说说自己喜欢的对联。 2.出示课件:对联连接、补充对联。 3.交流“联”的种类。 4.学生说一说对联之最。 三、课外拓展。 分类搜集自己喜欢的对联,并从中选一两联进行评析或者自己写对联。 六年级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写“壤、鞭”等8个生字,会认“跷、逆、寓”三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漫不经心、聚精会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注意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搜集对联,了解关
7、于对联的知识。 2、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文章,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对联的知识,从中接受熏陶。 2、体会作者对春联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那内容,理解文中对联的意思,并谈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童年时期对春联的喜爱,感受春联是怎样融入作者的生活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语) 大红纸上写大字, 左一条,右一条, 书幸福,写吉祥, 家家门上寄希望。 你贴这扇门,我
8、贴那扇窗, 全家上下喜洋洋。 (打一春节用品) 2.了解春联的由来 据说五代的后蜀 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们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长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不止是辟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春联。 3.师:春节快要到了,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这喜庆的场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联的魅力,看一看春联和作者有怎样的渊源?(板书课题:我和春联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9、。 1、自渎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注意“壤、琢磨、呛”等字的读音。 2、作者介绍 黎汝清,男,作家。山东博兴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长篇小说皖南事变获1988年华东文艺图书奖一等奖及全国第二届图书奖金钥匙奖,黄洋界上获全军第三届文艺新作品一等奖,电影文学剧本长征获1988年华表奖、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3、检查预习 (1)指名读文,解释疑难。 (2)出示认读生词,指名朗读。 踩高跷 逆水 寓意、穷乡僻壤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春节过后开学了,作者上学时发现,学校大门口有一副对联,读过之后就被吸引住了,经过老师的讲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百花园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