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理)数学教学计划3篇 (3).docx
《(2022年整理)数学教学计划3篇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整理)数学教学计划3篇 (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教学计划3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计划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班学生有人,学生思想品德较好,但基础不够扎实,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较差,同时还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二、全册
2、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
3、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在空间与
4、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
5、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
6、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
7、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课时安排一、四则运算(6课时)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3简便计算.4课时左右营养午餐.1课时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2小数的性质和大
8、小比较.3课时左右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左右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三角形(6课时)1三角形.4课时左右2图形的拼组.2课时左右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七、统计(4课时)八、数学广角(4课时)小管家.1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五、教学措施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4.多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6.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
9、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9、100页。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分数的简单计算,并且通过观察,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分数加减的算程。2、通过小组或同桌之间的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和语言的表达能力。三、教学准备学具制片(圆片、方格卡片)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程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程五、教学过程(一)填空是有( )个 里面有( )个里有( )个 里有( )个(二)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师:同学们你们吃过西瓜吗?(学生说过程)出示课件:西瓜师:老师想把西瓜分成8份,
10、拿两份给男孩子吃,拿一份给女孩子吃。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一共拿去了几份?生答:3份,也就是八分之三。师:那你是怎样想出来的?生:男孩吃2份是2个 ,女孩吃了1份是1个 ,2个 加上一个 就是3个 是 。师:这位学生说的非常好。+ = 2个 加上一个 就是3个 是 。生齐读。2、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片折一折、画一画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自己的答案(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选两名学生来展示。生1:我是把圆片对折、再对折、再对折 就折出了8份,用红色涂1份,用黄色涂2份,合起来是3份,就是 。师:对了,这个同学说的真好,还有谁来说一说?生2:我是用画的方法,先把圆片平均分成2份,再
11、把每一份分成两份,再分成两份,这样分,就分成了8份,我用绿色的涂两份,用蓝色的涂1份,合起来就是3份,就是 。师:这位同学他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分的也很好,同学们你们分对了吗?生齐说:对了。师:老师现在把西瓜的 分给小明, 分给小吴,谁来说一说:老师一共分了几分之几给他们?怎样算?生:用加法计算师:怎样列算式呢?生: + =师:同学们,他们说对了没有啊?生:对了师:同学们对分数加法却知道怎样算了,你想知道分数的减法是怎样算的吗?生:想(三)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1、出示: - =师问: 有( )个 有( )个生: 有5个 , 有2个2、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这里有5份涂了颜色,把它减去了2份,还剩多
12、少份呢?生: - = 5个 减去2个 ,剩下3个 ,就是 。学生边说老师边演示操作的过程。师:这位同学说的真棒,对了,同学们看清楚了没有?生:看清楚了。师:谁能很快说出下面题目的答案是多少呢?(四)探究1减几分之几1、出示课件:1个圆师问:你能说一说老师想把整个圆平均分成几份?生:3份、4份、5份师:我把整个圆平均分成4份,拿走1份,还剩下几份?(边说边演示课件)生:还剩3份。师: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生:1- (教师板书)师问:这里的“1”应看成几分之几?为什么?让学生讨论,然后小组汇报生1:把1看做师:为什么?生:因为你把它分成了4份,所以是师:回答的太棒了,如果老师没有把它平均分成4份,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整理数学教学计划3篇 3 2022 整理 数学 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