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理)说课稿集合9篇(一).docx
《(2022年整理)说课稿集合9篇(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整理)说课稿集合9篇(一).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课稿集合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1、教材说明:所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13课。它是一首充满儿童生活气息的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勾画出
2、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所、牧、捕、蝉、闭、立、樾”等生字,会写“童、闭、立、黄”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全诗。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合作、表演等方法读懂诗句的意思。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情感、态度、价值观:真切喜欢这首诗,愿意主动诵读,激发向往大自然,
3、并有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秘密的愿望。3、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教学;会背诵课文。难点:感受牧童活泼、好奇的特征。4、教学准备:音乐、图片、课件等二、学情分析:古诗短小浅显、琅琅上口,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背诵。这首诗小学生应该喜欢,因为它生活气息浓郁,形象生动,语言充满机趣,且这些夏天里的故事、景致也是很多儿童所能经历,感受的,但由于它是古诗文,意蕴较为丰满,学生不易读懂。因此,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加以引导。另外,诗中出现的一些字,如“樾”、“意欲”等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引导解释。三、教法、学法1、反复诵读法经过千百年来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古代诗歌都积淀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可
4、以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理解和体味。通过诵读来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欢同喜,感受诗歌的意蕴,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诵读者的情感之中,换言之,诵读者的情感自觉地融入古诗的意境中。这种自觉替代的情感反过来会进一步作用于诵读过程之中,诵读者脑海里呈现的画面,事物也会强化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2、情境教学法古诗的教学易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也很难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教学时,我分别采用观察图片、聆听音乐、动作表演、语言渲染等多种方法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儿童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3、合作学习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5、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一种师生、生生平等的和谐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四、设计理念在学习内容上构建三个维度:即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学生自行选择的学习内容。三个维度之间在课上以教材内容学习为主,另两项内容作为延续。在学习方法上注重合作学习,留出充分的时间,留出充分的空间,通过学生多角度的相互作用走进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继续阅读的欲望,也许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设置情境,促成互动,合理评价,在教师有效地参与下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古
6、诗的兴趣。教学关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这壮丽诗篇中的最生动的诗行。五、教学过程预设(一)、一读感知:1、揭示课题。古代一位大诗人非常喜爱农村的生活,一天他来到一片小树林,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就把自己所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以讲故事的形式揭题,而且用用设置悬念的形式了解作者,有意识告诉学生预习是一种好习惯,有不认识的字要主动想办法识记。 出示课文插图:2、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3、教师范读,学生说出袁枚看到了什么。这一环节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描
7、绘的情境中,为解诗意、体诗情设下伏笔;借助拼音、读通、读熟诗歌。4、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识字方法。(二)、二读感悟1、自由读诗,结合学生读诗的情况,教给学生如何读出诗的节奏,如何做到既要停顿又要连贯。2、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三)、三读想象1、学生先看画面,然后在快乐的小牧童悠扬的音乐声中,老师语言描述,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个小牧童,感受牧童的快乐悠闲。2、指导学生配合表情用快乐的语气读好前两行。3、关掉音乐,问学生小牧童怎么不唱了?让学生弄清下两行诗意。4、安排捉蝉环节,让学生遇事动脑筋想出解决办法。体会诗情,对一年级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老师的言语描绘也好,动作表演也好
8、,无不是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诠释、演绎动人的诗境,同时,兴趣也在这里涌动。(四)、四读成诵1、根据画面背诵这首诗(愿意背的齐背随着音乐)。2、向好伙伴背诵这首诗(可加上动作)。(五)、写字指导1、让学生自己说出书写要点2、学生练习六、拓展延伸推荐古诗:小儿垂钓、池上、四时田园杂兴 说课稿 篇2 我教学的内容是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52页“发新书。”一、教学简析: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册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前面所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必要基础,又适当为学生学习这节课进行有效的学法渗透和迁移。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
9、计算方法,切实学好本节课内容会为后面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是发展数感的重要方面,教材为此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必要性。本节课通过一个班的同学发新书的场景,创设了加法情境,所以在教学初,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懂图意,根据“40本书够不够?”这一问题列出“19+18”这一加法算式,但不要求学生们算出结果,而是让他们先估计
10、一下书的数量够不够,学生们可能会说出“19+18等于30多,所以够了。”还可能会说“不够。”这正为下面学生去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埋下伏笔,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遇事先估一估的习惯。(二)、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中研究、总结并解决实际问题。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方面实效显著,很快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在我的课堂中也毫不例外地应用了合作学习。估算结束后,我会把19+18等于几这一问题交给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把计算过程记录在纸上,4号同学组
11、织,并记录,老师适当参与、指导。学生会出现多种算法如:摆小棒、凑十法、利用上节学过的知识先把它转化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再算、竖式计算等。汇报时,我不准备采取老师写,学生说的方法,而是由学生自己到黑板说说小组讨论的结果,因为学生自己研究出的东西本应自己讲给同学们听,本组的同学可以直接站起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针对他的发言可以发表自己见解。既吸引同学注意,又锻炼了他自己,发展了数学语言,同时也让孩子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一举三得。当黑板上写满学生研究出的方法后,我会给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研究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够熟练计算,也就是说,在让学生体会到原来
12、这道题有多种算法的同时,还应把最普遍、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扎实,所以我会先告诉学生们,黑板上列出你们这么多想法,你们真棒!在今后的计算中你们喜欢哪一种,用哪一种算得快,就选择哪一种,因为在今后的计算中,我们会经常用到竖式,所以我们再来重点看一下竖式好吗?这样即夯实了双基,又没有使学生产生只要会竖式就行了的错觉。最后我要求学生把“发新书”这一题目换一换,用数学语言说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上节课换题目作为基础,学生会很容易说出:把“发新书”换成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三)、在练习题中培养学生从不同方面解决问题。练习是验证一堂课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如何的必要补充,学生会在练习中
13、再次体验算法并加深记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抓住练习这一重要环节,对孩子进行最好的训练,本节课52页的练习中为我们准备了4道题,在课堂上我会要求学生前两道题用竖式解答,后两道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让学生再次体会到竖式是应该掌握的方法,但其他方法也可以同时应用。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学目标的落实也水到渠成。教师对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觉悟,就在于改变以往大量的、机械的强化灌输,强化训练的教学模式,时时注重培养学生句、具有敏锐的审视问题的数学眼光,从而提高整体把握问题的能力,希望我的学生能在本节课,乃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所收获。 说课稿 篇3 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本节课选自苏教
14、版普通高中化学化学2(必修)专题3第二单元中的 “乙酸”一节课。新教材必修2中把乙酸安排在乙醇之后,用食品中的有机物这条线索贯串一个单元的知识点,着眼于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体现的最大特点是探究性和趣味性,而不一定追求一堂课在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上的完整性。乙酸是紧接乙醇、乙醛之后,作为羧酸的代表物,单列一节讲授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己学习了乙醇、乙醛含氧衍生物,初步掌握了以官能团的特征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掌握好乙酸的结构和性质,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醇醛羧酸酯等各类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衍生关系。乙酸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贴进学生生活,学生对该物质比较熟悉。本节课内容不多,实验
15、操作易掌握,便于学生采用实验探究法开展学习。1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掌握乙酸的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问题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途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验、研究体验,从整体感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感知与体验,学会自己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1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
16、认知水平,确定本节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难点:酯化反应的原理。 2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一节课。但是想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上就需要做很大的调整,以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即: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此,我尝试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设计这节课。学法分析: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能力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但学生学习侧重于结论,不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这对发展学生
17、的能力是不利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和引导,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以实验为基础,“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实物、模型、实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增大课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4.教学反思与讨论认知心理学家帕伯特比喻说,传统的指导式教学也可能会以游戏的方法教九九乘法表,但是建构式的教学需要将创造和发明这种游戏的挑战交给学生。而我们目前缺少的恰恰是将创造和发明“游戏规则”的挑战交给学生的勇气。这节课我努力将学生推到“舞台”前,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创设问题情景,层层深入,拓
18、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说课稿 篇4 【教育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文明礼仪的解读,让学生了解为人处世必须遵循文明礼仪。2情感目标:通过弟子规的贯穿,来让学生了解在校的文明礼仪有哪些要求。通过小品和场景再现,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通过快板及照片回放总结学生对于在校文明礼仪的认识。3行为目标:通过对文明礼仪的认识,规范学生自身的衣着、姿态及言行。【活动背景】预初的学生刚跨入中学校门,常有许多不注重文明礼仪的地方。同学之间时常发生小摩擦,小口角。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让学生能从细节中真正
19、把握在校文明礼仪的要求。【活动准备】1、准备小品坐能成名;2、准备场景再现“抢汤”;3、准备快板;4、准备举手快答的抢答题;【班会流程】一、引入主题由主持人请出同学扮演的“吴教授”,请他为我们讲解如何成为有礼仪的中学生。二、文明礼仪的三个方面1、衣着礼仪(1)弟子规的内容(2)照片对比,学生发言(3)自我检查衣着是否规范(4)诵读弟子规2、站姿坐姿(1)弟子规的内容(2)同学讲解(3)小品坐能出名(4)同学示范坐姿站姿(5)大家一起练习坐姿站姿3、交往礼仪(1)弟子规的内容(2)场景再现(3)同学讨论(4)场景再现(5)快板总结(6)师生礼仪讨论(7)照片重现三、尾声(1)举手快答(2)教师总
20、结(3)新弟子规校园篇诵读【主题班会说课】知书达“礼”主题班会说课稿预初年级这个主题班会的对象是预初的孩子。预初学生刚踏进中学的校门,许多学生对中学的生活还不习惯,对中学的要求还不明确。许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不太注重对自身文明礼仪的培养,教室里走廊上也经常发生摩擦与矛盾。因此我希望用弟子规作为一个导引,让他们能从中发现自身文明礼仪的不足之处。本节班会共分四个板块1、衣着礼仪,2、站姿坐姿,3、交往礼仪4、尾声构成。第一板块衣着礼仪。这一部分主要是以弟子规中对日常衣着的规范来引出两组衣着整齐与衣着不整照片的对比。让同学谈谈对衣着不整的看法。并且由此推及到自身,看看自身有没有什么衣冠不整的地
21、方,进而及时改正。第二板块主要是站姿坐姿的培养与训练。以弟子规的内容引入,请同学解释其含义。并请学生观看一个坐能成名小品,了解张九龄以坐而成名,推及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并根据要求全班一起练一练站姿与坐姿。第三板块交往礼仪。用弟子规中的内容引入。请同学看一个场景再现,中午打汤时同学之间相互争吵不谦让。让同学们来讲讲其中有哪些不符合礼仪规范的地方,谈谈后果会如何。听完同学发言之后再来一个良好的文明的打汤场景再现。从场景再现的讨论中让学生了解如何才是良好的同学间交往的礼仪规范。并由两名同学表演一段快板来总结弟子规中有关交往礼仪的内容。接下去请学生自己谈谈有哪些师生之间的礼仪规范。然后播放一组学生做
22、得好的师生礼仪,让学生了解除了要遵循与同学之间的礼仪外更要遵守师生之间的礼仪规范。最后班会的结尾安排了两个集体活动。一、“举手快答”,安排学生将之前学到的文明礼仪用抢答题的形式加以巩固,并在这一抢答的环节中注重自身的文明礼仪。二、全班诵读“新弟子规之校园篇”,以此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提出新的要求。完成这次主题班会后,反思整个过程有以下的感受。一、学生对某位同学扮演教授讲授弟子规的形式乐于接受,活跃了一定的课堂气氛。对于一些小品及场景再现出自他们自己的生活,学生显得比较积极。二、同学在参与抢答的过程中,热情度比较高,也都能将文明礼仪表现出来。三、由于时间比较紧,学生年龄较小,所以主持人对场面的掌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整理 说课稿 集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