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报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近日,我们围绕这个课题,深入到乡村一线,通过下发调查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党组织情况、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状况、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开展了一些调查研究,对以前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回顾,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措施。 一、我县农村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25个乡镇党委,499个农村党支
2、部,现有农民党员26708名,占党员总数的82.2%。总体来看,我县农村党员队伍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党员平均年龄有所下降。2005年,全县35岁以下的党员2691人,占党员总数的10.9%;36岁至54岁的党员10438人,占总数的39.2%;55岁以上的党员11041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1.3%。调查结果表明,党员平均年龄虽然有所下降,但老龄党员基数偏大,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还仍然比较严重。二是党员队伍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农村党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412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7%;中专、高中学历党员5383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0.1%,比上年增加0.3%;初中学历以下党员17349
3、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64.6%,较上年下降1.6%。总的来看,党员队伍的文化素质有明显提高,但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还仍然比较严重。三是妇女党员比例偏低。全县共有农村妇女党员有2224人,仅占农村党员总数的8.3%,比例偏低。四是流动党员不断增多。2005年,全县农村外出流动党员达3020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1.3%,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8%。在流动党员中,跨省流动的1813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60%;流向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为2278人,没有掌握流向的为653人,分别占流动党员总数的75.4%和21.6%;已办理流动党员流动证或党员证明信的有252人,未办任何手续的流动党员258
4、0人,分别占流动党员总数的8.3%和85.4%。统计数据表明,流动党员数量大,分布广,教育管理难度较大。 二、我县近几年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作法 近几年来,我们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致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方法,有效地加强和改进了对广大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1、建立健全组织,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网络。在抓好在家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同时,根据我县农村党员流动性增大的特点,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不断拓展党建工作领
5、域。为加强XX县区外出流动XX县区内流动党员的管理,我们分别建立了XX县区驻深圳流动党员管理中心党委和XX县区个协党委驻长沙流动党员总支部等两个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成立了个体私营协会党委和东风公司党委、海达集团党委等62家民营企业党组织,按照“两地共抓、分类管理”的思路,建立了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联系、两地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二是选优配强村党支部班子。通过2005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扎实、致富能力强、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党员被选进了村级班子,村党组织班子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全县农村党支部新一届班子平均年龄
6、43.2岁,比换届前降低了2.3岁,其中35岁以下的146人,比换届前增加51人,占12.3%,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56人,增加127人,占46.6%。县委每年均坚持对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培训,近两年还分别举办了“小康领头雁”和新农村建设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为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水平奠定了扎实基础。三是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制度建设是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我们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行发展党员“四制”的通知、关于加强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的意见、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改制企业置换身份职工党员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从日常教育管理,组织关系转移,流动党员、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管理,不合格党员和
7、违纪党员的处理、责任追究等各方面进行了规范,并对党内组织制度、党员定期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各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特别是对居住、从业比较分散的外出流动党员,我们通过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党支部专人联系制度、回乡述职考评制度等,有效地加强了对他们的全程教育管理。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进一步规范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目前,全县各基层党支部能坚持一月集中一次以上学习,每季度能够正常组织一次以上活动,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一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2、改进教育方式,提升党员素质。近几年来,我县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着眼于抓教育、强素质、增活力,全面实施党员
8、素质工程,狠抓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致力建设“双带”(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型党员队伍。一是丰富教育内容。一方面坚持不懈全面加强党员的理论教育,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技以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另一方面突出了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党员致富本领,推动“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产业格局的形成。我们在各乡镇均开办了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学习班,精心讲授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促使农村党员带头“学一技、精一技、用一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灵活教育形式。针对农村党员自身素质、实际需求、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坚持实行
9、分类教育,将青年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编成实用技术培训班,将务工经商党员编成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班,将村组干部和党员骨干编成政策法规学习班,将老年党员编成时政文化班,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农村党员的需求。在抓好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运用开辟电视专栏、开展音像教学、开设党建网站、组织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灵活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增强了教育效果。三是拓展教育阵地。我们把村级党员活动室建设作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全县75%以上的村建立了标准的党员活动室,并实现了“六有”目标,即有公房阵地、有电教设施、有活动计划、有报刊杂志与图书资料、有党内生活制度、有党员学习园地。同时,我们抓住实施村级组织活动
10、场所建设项目的机遇,有76个村纳入了项目计划。此外,全县还建立178个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并建立了10个远程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县、乡(镇)党校、农广校为主阵地,多形式的岗位培训为补充的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构筑了开展党员教育、引导群众致富的坚强阵地。 3、搭建活动载体,促进作用发挥。将党员教育管理融入党建活动之中,以开展深入扎实的党建系列活动来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乡镇党委建设整顿,乡镇干部增强“四个观念”教育活动,村组干部“三学三提高”活动,领导班子“顾大局、讲团结、抓落实”教育活动等系列党建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焕发了基层组织建设的
11、活力,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在全县农村党员中开展了“三富”(支部书记领头富、共产党员率先富、带领群众共同富)竞赛活动,鼓励广大党员带头致富,并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带领群众共同富裕。通过建立“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全县共有5278名党员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帮助,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实现共同富裕。为发挥XX县区外出流动人员支援和促进家乡建设的作用,我们深入开展了“爱乡回流”活动,鼓励和引导广大流动党员带头反哺家乡、返乡创业。近三年来,全县外出流动党员累计捐助扶贫、助学款100多万元,有63名流动党员,带回3000多万元资金在家乡投资置
12、业,通过流动党员的牵线搭桥,引进外资项目21个,总投资达6000多万元,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作出了贡献。 三、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党员队伍自身存在的缺陷,当前开展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不够”: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有些农村党支部机构虽然健全,但受发展经济思想的影响,支部日常工作围着村务转,部分党支部书记更是片面的认为抓村务是“实”,抓党务是“虚”,有事找“生产组长”商量,而忽视“党小组长”,不愿把精力放在党务工作上。还有少数村支部班子不健全,组织生活基本陷于瘫痪,党员的活
13、动缺乏带头人组织,没有了凝聚党员的核心,党员的教育管理便无从谈起。有些村多年不发展党员,新鲜血液得不到输送,使党员队伍年龄结构日趋老化,有些村甚至出现“看看党员,老弱病残”的局面。由于支部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或者支部班子对党务工作的不重视,严重影响着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因此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成为摆在第一位的重要任务。 二是广大农村党员参学热情不够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很多农民外出务工,其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农村党员,这就使得党组织在管理上存在更大难度,或者联系不上,或者联系上了回不来,或者回来了没有时间,等等诸多因素使参加活动的党员人数受到较大影响。另外,一些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对教
14、育活动从思想上不重视,甚至个别党员担心开展活动占用自己的时间,影响自己的工作,继而找借口少参与或者不参与,这都影响了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些村在公益事业捐款、出义务工修路、计划生育、拆迁住房等方面处处让党员带头,这本是党员应尽之责,但由于党组织工作不细,强调义务多,党员权利体现少,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员的参与热情。 三是开展教育的内容和管理方式不够活。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开展教育活动无论其内容和方式上都应该适时的变化。但是,有些农村党组织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把教育活动等同于读书、念报、学文件,形势单一,内容枯燥,有些村甚至一年仅在“七一”时开个会,内容也仅是党员交党费,其余时间没有任何活动,有
15、人笑称:党员不党员,就差两角钱。在党员教育管理上的墨守陈规,形式呆板,使教育管理没有生机,也缺乏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同时,随着农村社会组织多样化发展,原有的党员管理体制、形式乃至党组织的设置,难以适应党员从业多样性、流动性、分散性的特点,造成党员对党组织的依托感和归属感逐步淡化。 四是开展教育管理的经费等保障措施不够完善。部分村居没有适宜的活动场所和活动载体,有些经济薄弱村缺少活动经费,甚至连最基本的学习材料都没钱购买。有些村相应的档案资料不健全,活动记录落实不到位,有的没有相应的制度措施。此外,“入出口”机制不畅,没有建立有效的出党机制,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没有得到较好落实。部分党组织对
16、一些“三不”党员和违纪党员,处置时失之过宽,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心慈手软,影响到农村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这些保障措施的缺失,成为制约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障碍和瓶颈。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使教育活动难以组织,党组织的任务难以完成,党员的作用难以发挥,影响了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影响了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必须从实践中加以总结探索,采取切合实际的更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四、对策与建议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要遵循与时俱进、求实管用的原则,不断适应新形势,确保教育管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推行分类管理。要打破以行政村设置
17、的传统,探索灵活多样的设置形式,科学的设置党组织,如设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年老党员党组织、产业党组织、村企党组织、村居联合党组织等,使各类别各层次党员都能有效地纳入到党组织管理范围。二是落实管党责任制。要强化村级党组织管党意识,建立村党支部抓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制和严格考核制度,克服轻视党员队伍管理的倾向。同时建立和完善“两推一选”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党务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要把住“入口”关,确保新党员的质量。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把住“三关”,即
18、:培养教育关、审查考核关、公示回访关。在确定发展对象时要尽量发展年轻有为、实干精神强和文化程度高的积极分子入党,尤其要培养高中毕业生、复员军人、致富能手入党,切实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四是要解决农村党组织实际困难,确保党组织有效运转。要通过建立正常渠道,加大和落实党员活动资金的投入,保障各项活动经费的切实到位。同时要采取国家投入、党内和社会募捐等多种形式建立农村党员扶贫帮困基金会,用于扶持年老体弱、病重身残和家庭特别困难的党员,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2、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党员整体素质。一是教育内容要注重系统性。在现阶段,既要对农村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加强政治理论指导,特别是加强对“三个代
19、表”重要思想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又要对党员进行国际、国内的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党员认清形势,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定不移地拥护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开展科技、经济、法律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的培训,着力解决个别党员政策法律水平低、应对市场经济基本功差等问题。二是教育方式上讲求灵活性。广泛利用声像等现代媒体和阵地、基地、参观、考察等多种教育方式,利用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教育贴近生活、寓教于乐,使党员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教育对象要突出层次性。针对各群体党员的特点,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育,做到既灵活多样、又富有实效。如对老年党员着重增强党性、破除迷信教
20、育;对年轻党员则着重于政策、法制观念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发挥他们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主力军作用;对在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创业、务工党员,着重于市场经济知识和岗位技术培训,发挥其积极创业、争当一流的作用。通过灵活的教育管理形式,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3、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一是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要扩大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党员的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范围和渠道,使党员在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内参与党内选举、决策、管理、监督。要保障党员的监督权,进一步完善党内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
21、意见制度,建立健全党内议事规则、干部与党员协商对话的制度、维护党员合法权益的制度、接受普通党员批评监督的制度等等,以保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更大范围表达自己的意愿,真正形成充满活力的党内民主氛围。要落实党员的选举权,继续实行“两推一选”,把一些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服务群众好的党员选进村支部,使选举充分体现广大党员的意志,党的干部能起到领头雁的作用。二是要规范党员评议考核制度。要针对农村党员队伍中不同的阶层,围绕思想、技能、履职、守法等方面,分类制定具体的标准,建立客观的能力评价体系,对党员进行量化考核。要严格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根据党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以及具体要求,采取党内外
22、相结合的方法,定期组织对党员进行评议,促使党员发扬成绩,修正错误,提高素质。要坚持讲责任、讲赏罚,对党员进行道德约束和纪律约束。三要畅通“出口”,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要改进出党方式,建立正常的出党机制,让不能发挥党员作用、不愿继续留在党内的人敢于主动提出退党,疏通更多的出口渠道。要增强对不合格党员的政策操作力度,严格规范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程序,在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处理上,既要按照“惩前必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又要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严肃进行查处:对经教育不愿意改正的,应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应予以除名;对那些腐败分子,坚决予以清除。 4、创新党员作用发挥机制,让党
23、员大有作为。一方面,要积极推行定岗定责制度,构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村组干部根据职务定职责,引导无职党员根据党员个人实际,择其所长,安排合适的岗位。比如,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安排他们上科技示范岗,及时向群众传递致富经验和信息,帮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从事个体经营、外出务工的党员,安排到勤劳致富岗,并引导他们主动关心村里的发展,及时提供劳务用工、招商引资等信息,积极参加村政建设;本村的一些老党员,利用他们自身的经验和威信,上到民事纠纷调解岗或村级事务监督岗,协助村里开展工作,当好支部的助手和参谋等等,使每个党员都能够找到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党员确确实实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农村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村级事务管理的监督员、发展经济的领航员”。另一方面,要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农村党员发挥先进性的空间。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亮身份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等,使党员增强身份认同感。通过开展“结对帮扶”、“献爱心”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农民增收搭台子、指路子、出点子,增强各阶层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使党员成为农村新风尚的倡导者,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 第13页 共13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