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为主 与西方社会“自然生长”的文化生产与分配体系不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无法绕过建国以来形成的庞大的文化事业体系而“另起炉灶”。因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建国以来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即文化供给国有化。在这种文化管理体制的影响下,政府几乎包揽了资金支持、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产品供给在内的所有事务。建国初期,我国文化管理以“五五戏改”为标志,通过“改人、改制、改戏”的方针对民间艺术团体进行改制和收编,完成了新中国文化行业的国有化改革。国家文化体制的定型,不仅摒弃了旧戏班中“养女制”、“徒弟制”等一些
2、不合理制度,而且在再造人民群众的伦理道德观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否认的是,国有化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这种体制引导下,我国的文艺创作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品的深度都有所突破,将中国的文化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但受文化生产力的影响,文化艺术作品的社会总量供给不足,无法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这一时期的国家文化供给呈现出相对低水平和低层次的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预示着党的工作中心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得到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3、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凸显,为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的经济属性得到进一步激发。自此,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由公益性文化事业供给一家独大进入到公益性与经营性文化供给并存状态,在文化领域开始了公共性的文化事业与市场性的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时期。鉴于我国区域间和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扩大,受资本逐利性的影响,人民群众享受文化产品不平衡的状态进一步显现,文化民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具体到农村而言,文化事业的供给“难以到位”,而文化产业的供给又“到不了位”,造成了农村文化供给的真空状态。“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发展的
4、新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应有之义”,更是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保障。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开始由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服务购买模式”转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拓宽了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路径,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农村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洼地,虽然有政策引导但难以形成吸引市场主体的环境。因此,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现阶段仍以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为主,政府主导下“服务购买模式”的触角难以延伸下去。 二、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5、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难以形成吸引市场资源的有利条件,致使供给主体相对单一。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单一供给模式的弊端越发凸显,其突出表现便是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并存。供给不足主要体现为农村人均公共文化资源占有量小、针对性强的公共文化资源缺乏。据统计,2017年我国文化事业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2,人均文化事业费用仅为61.57元,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用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此之外,就2017年而言,我国人均公共图书藏书量为0.7册,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0
6、9平方米,其水平远低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建议性标准。针对农村的公共文化资源更是缺乏,以“文化下乡”为例,虽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但2012年人均“文化下乡”活动次数仅为1.27次。1供给无效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低,这种现象在基层公共文化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不可否认,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具有一定的政策倾向性,如村级文化站的建设、农家书屋的投入等。但政府单一模式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契合度不高,导致资源浪费率高,供给的无效性进一步凸显。以农家书屋为例,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国家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此工程有一定成效
7、,不过也存在利用率不高等现实问题。据人民网报道,现今的农家书屋生存状况堪忧,大多数大门紧闭无人问津。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府内部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虽形成了以文化部为主、部门间协调共抓的管理体系,但覆盖部门过多,包括中宣部、新闻出版总局、文化部等20多个部门,多部门介入导致工作协调机制难以顺利运转,容易出现混乱情况。一方面,多部门管理造成资源浪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庞大,但覆盖内容有限,很多部门在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开展并未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缺乏统一安排,容易造成公共文化设施闲置和浪费的情况
8、出现。就农村互联网建设而言,早在2016年农业部就制定了“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而商务部也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多部门指挥、多部门投入、多部门管理的体制导致现阶段农村互联网工程建设仍然没有大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多部门管理容易导致服务真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广泛,但多部门交叉管理的一个弊端就是容易出现某些方面无人管理的情况。虽然近年来各地陆续开展了以理清部门职能为重点的“三个清单”工作,但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内容缺乏明确的界定,致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管理主体职责相对混乱,不时出现无序管理和重复管理的情况,并在某些服务领
9、域出现管理真空。以农村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例,在管辖上呈现出传承中心、文物中心与文体广新局“三龙治水”的局面,某种程度上造成管理真空,导致农村特色文化遗失和断流。 2.缺乏激发其它主体参与的有效措施。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点内容。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再次强调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不断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性,同时特别指出要将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10、水平,实现农村公共文化的繁荣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突破点。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37号)中明确要求,省级部门和相关部委要制定中央与地方协同配套、操作性强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体系和管理规范。几年来,全国范围内虽基本形成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机制,但向基层延伸性不够,广大农村地区享受国家政策红利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社会资本依法投入公共文化服务,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国家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基金,专门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但地
11、方政府出台的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具体措施不够细化,成效也不够明显。总体而言,政府主导下的“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延伸依然不够,其它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热情依然不高。 3.供给内容与农村需求契合度低。供给错位是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浪费的重要因素。农村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受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结构、受教育程度、软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差别较大,如果实行简单的模式移植会造成供给错位。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与农村文化需求契合度不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文化属于个人发展的需要,在满足
12、物质需求后,对文化的需求根据收入差别存在一定的差距。几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城乡经济差距已成事实,一味脱离农村发展状况,简单复制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内容,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就硬件设施条件而言,与中心城市建设不同,农民居住相对分散且交通不如城市便利,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辐射范围和对象相对集中,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远高于农村。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只追求“豪华气派”,则会出现缺乏人气、利用率低甚至设施闲置的状况。就人口结构而言,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且多是以留守老人、儿童为主体的哑铃型结构,某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在农村难以找到市场。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参照城市进行简单的移植,
13、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总体而言,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拓宽农村公共文化生存空间,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乡村振兴不仅包括乡村经济的振兴,还包括乡村文化的振兴。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出台了如电影下乡、文化站建设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天然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是现阶段农
14、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供给模式创新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总体而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组织为依托、市场资源为补充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乡风文明”的重点。 (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根本原则。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出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过程的新认识,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文化事业管理的“不到位”和市场经济主体“到不了位”的矛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早“占位”,防止“三俗”文化“越位”和“抢位”。 1.公共文化的内涵决定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公共文化是文化精神
15、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等内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正侵蚀着社会肌体,农村公共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同样面临严重滋扰。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的作用,必须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正向文化理念。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文化资源内向挖掘不够、外向吸引力不强,缺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环境,利益导向型的社会组织不愿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益导向型的社会组织又缺乏扎根基层的长效激励机制。另外,农村村民文化自治仍处于
16、初期阶段,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自建、自营和自管方面同样缺乏系统长效监督激励机制。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发展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3.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是政府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应有之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不仅要破除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要破除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体现,更是贯彻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做好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需要以公共文化为引
17、领,以标准化促均等化,重塑农村公共文化空间。 (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市场趋利性因素对农村公共文化影响逐渐扩大,农村已有的道德约束体系正面临解体风险。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下的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依旧是一个薄弱环节,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一供给无法满足农民对文化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还有可能因“供给错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内源性动力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加强农民的文化发展自觉。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时间虽久,但并未形成系统性、延续性的自治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农村文化自治方面,仍是一大欠缺。鉴于
18、此,加强农村文化发展自觉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发掘的自觉性。文化的传承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要做好农村文化的挖掘工作,通过对农村文化追本溯源,夯实农村文化发展的基础。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创造的自觉性。农村文化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要让文化贴近时代特征、贴近百姓生活,仍需发挥农民自身的文化创造力。只有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中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群众化和生活化。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管理的自觉性。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已全面铺开,但在场地和设施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要确保政府投入
19、的有效性,农民文化生活的长期性和延续性,需鼓励广大农民参与到文化活动的管理中来。通过进一步挖掘农民对文化发展的自觉性,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拓宽公共文化的生存空间,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大繁荣。 2.充分挖掘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驱动因素。随着我国文化管理权的进一步下移,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进一步拓宽。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要推动政府力量与农民自身力量的“双轮驱动”。一是发挥政府撬动作用。纵观各国文化管理模式,有“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和“分权化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各个国家均通过有限的政府力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文化管理与发展过程。对于我国来说,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
20、发展,尤其需要发挥基层政府的撬动作用。通过培育农村文化组织、举办符合农民需求的文艺活动,利用政府购买、财税监督等途径引流社会资源;二是发挥乡贤带头作用。农村道德体系存在时间已久,稳定性强,抓好文化乡贤这一关键对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对文化乡贤的价值引领,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地位;另一方面,加强对乡贤公共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仅仅是符合农民口味的“娱乐性”文化服务,还有促进个人发展的“知识性”文化服务。加强对乡贤文化素养、文化技能的培训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由“娱乐性”文化服务向“知识性”文化服务转换的重要一环。 (三)积极培育
21、社会组织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随着协同治理理念的出现,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中政府职能的补充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区域上来看,社会组织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社会组织力量薄弱;从城乡来看,城市社会组织成熟稳定且运作规范,农村社会组织数量少、发展不成熟、管理不规范;从行业来看,社会组织行业领域分类中,文化类社会组织较少。因此,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是撬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后备力量的重要之举。 1.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引导。在政策规范方面,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相关权益,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倾斜
22、,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资金保障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解决其后顾之忧;在舆论引导方面,营造宽松的、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在工作培训方面,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思想教育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社会组织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发展。因此,社会组织必须在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下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供给。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途径;要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对社会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管,确保农村公共文
23、化服务供给的公共性和有效性;要不断完善效果评估机制,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供给成效评估。 (四)进一步激发市场资源活力是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需要借助市场力量,进一步挖掘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元素,开发农村文化的商业价值,吸引市场资源的进一步注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市场的有序衔接,实现农村文化繁荣与收入增加的双重效果。以公共文化服务引领乡村文化发展,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必须打破单一主体供给模式,结合我国农村特色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组织为突破、市场资源为补充的协同治理模式。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政府、农民、社会组织与市场资源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波,耿达.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来自27省(市、区)147个行政村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7). 2万林艳.公共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第13页 共13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