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理)一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 (2).docx
《(2022年整理)一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整理)一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 (2).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1 1.课程标准内容目标中的相关要求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题,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2.教材分析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打基础。3.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几
2、节课中,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利用这一点来进行教学,相信困难不会很大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1120各数的组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课的开始要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生起来比较容易上手。但是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在课的后面可能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本节课的练习穿插到故事的情节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的。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1120各数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2.会说出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通过小棒和计数器的直观演示,会说出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的算法。评价任务1.通过教学摆小棒,提问检测目标1的达成。
3、2.通过教师的讲解,检测目标2的达成。3.课件动画演示,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能正确口头说出加减法算式,检测目标3的达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导入一、复习1、口算。9+1 8+2 10-7 5+49+0 6-6 4-4 3+67+3 6+4 8+2 0+52、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 ) ( )-( )=( )3、数的组成。教师提问,学生口答。(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3)10和4组成的数是(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
4、个一可以组成十几。环节二教学新知1、教学例5。(1)教师提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教师提问:10+3等于多少?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2)教师提问:谁能根据算式10+3=13写另一道加法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10=13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3)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教师板书:13-3= 13-10=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我们知道了可以
5、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计算,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10,十几减10得几。2、教学例6。(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1+2=引导学生回答: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2)教师在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一道减法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2=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结合算式介绍减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说完
6、教师把算式填完整。环节三巩固练习1、做课本88页中“做一做”中的题目。指名让学生看左图,说出图意,再把左边的算式填完整。再指名让学生看右图,说出图意,再把算式写完整。2、看卡片,读算式。10+5= 14-4= 10+2= 8+10= 19-10= 17-7=15-2= 14-3= 6+10= 5+10= 13+1= 9+10=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计算。环节四全课总结构建系统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总结,升华主题板书设计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10 +
7、 3 = 13 13 - 3 = 103 + 10 = 13 13 - 10 = 311 + 2 = 13 13 - 2 = 112 + 11 = 13 13 - 11 = 2. . . . . . . . . . . . . . .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2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学习目标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
8、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重、难点正确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学案导案课前检测1、听算12-914-615-716-913-7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全班齐练,集体订正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自主复习练习指导(1)、退位减法表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
9、排列的。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2)、练习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如:16-8=,教师读算式,学生举实践应用用数学1、电脑出示P24:4(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2、电脑出示P25:63、独立完成P25:5先同桌互说,然后全班说(3-5人)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
10、论,然后指名说根据题意进行实际的演示。交流解惑电脑出示第P26:11题图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拓展延伸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可插进多少个女生?盘点收获这节课我学会了:你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表现有什么想法?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6和7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一、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
11、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出示5颗星星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二、新授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2、分组活动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三、练习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2、46页做一做,49页5、6、7四、
12、语言练习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在上6、7的加、减法时我跟同学们讨论一道看图列式,一幅图上左边画着1朵花,右边画着4朵花,问怎么列算式,同学们回答了很多种方法,我还一个劲儿地给予鼓励,临下课时,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其结果是班上思维迟缓的一些学困生确是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产生了干扰。下来我仔细的反思了一下,究竟问题出在哪里?这不是我们鼓励的个性化吗?经过跟有经验的老教师讨论,我最终认为不然。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诚然,在多种算法中,有的并不见得有优劣之分,比如:“左边的花+右边的花”或是“总共的花-左边的花
13、”等等都很难说孰优孰劣,儿童完全可随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学生喜欢用哪个就用哪个。但是,一般情况下,总有个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举一反三、闻一知百,否则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如:第一步,先让学生把想法说出来,说明理由。第二步,由学生评价。第三步,找出比较符合题意的方法。我认为这种教学是正确的,又促进了儿童的发展,才是真正凸现了“算法多样化”的实质。算法多样化绝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无价值的重复。 总之,一切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
14、,会读减法算式。2.能用数的组成正确的口算5以内减法,并会在减法的算式后面填写得数。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地读减法算式。教具准备:小棒、挂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1、复习旧知请学生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做出合并动作后说出共有3根小棒,最后列出算式。(1+23)2、引出课题教师:如果从3根小棒里拿走2根小棒,还剩下几根小棒?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从3个里去掉2个)你会用算式表示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板书:减法)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一个新朋友,谁知道它叫什么?(它叫减号“”)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桌面上一共有3只纸鹤,小朋友拿
15、走1只,还剩下几只纸鹤?)教师: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去掉)去掉也可以说成是减去。就是从3里减去1.(板书:3-1)2、学习列算式教师:3减1得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学生齐读算式。3、说一说3、1、2分别表示什么?4、3-12还可以怎样理解?(原来有3个小朋友,走了1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5、小结:像这一道题中拿走就是要怎样?(去掉)从3里去掉,也就是从3里减去1,所以要用减法计算。三、进一步加深理解出示P25页汽球挂图1、观察画面,提数学问题。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数学问题?3、该怎样列式?(4-22)4、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说一说4、2、2分别表示什么?四、巩固练习1、完成P2
16、5的做一做。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3)再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列出算式。2、摆4块磁铁,拿走3块,还剩下几块?学生列算式计算后教师讲评。五、找朋友游戏叫4个学生拿着1、2、3、4的数字卡站在讲台前,10个拿着算式卡的学生来找朋友。六、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2.学生能够正确熟练的口算和是26的加法;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能够从信息窗中准确的找出数学信息,并能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
17、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课前作业反馈矫正1、课前作业:从信息窗中找出数学信息,并试着提出数学问题。2、(出示信息窗)请同桌来那个人为一组说一说: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导:先座位左边的的同学说,再座位右边的同学说,说完后马上做好。)3、集体交流、订正,师根据同学的发言板书数学信息。预设:(1)前面有5只小鸟,后面有1只小鸟。(2)前面有1朵白云,后面有2朵白云。(3)树上有3只猴子,岩石上有2只猴子。(4)上面有1个小朋友,下面有4个小朋友。(5)红花有2朵,黄花有2朵。4、小结:观察信息窗时,我们就应该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认真数数,并且要将数学信息说完整了。二点拨,知识建
18、构1.体会加法的意义。师:求“一共有多少?”是什么意思呢?“一共”就是要“合在一起”。“合在一起”用什么方法呢?生:合在一起就要用加法。师:双手做合起来的动作,就爱神学生的理解。2.认识加号“+”,强调加号的写法用直尺写。3列式解决问题(1)一共有几只猴子?2+3=5(只)强调:得数后面要写“只”(2)一共有几只小鸟?5+1=6(只)(3)一共有几多白云?1+2=3(朵)(4)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1+5=6(个)(5)一共有几朵花?2+2=4(朵)4、练习1+1= 1+2= 2+1= 3+1= 2+2= 1+3= 4+1=3+2= 2+3= 1+4= 5+1= 2+4= 3+3= 4+2= 一
19、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56、57页教材分析: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本单元10以内加减法的第二部分内容的第2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8和9、7以内的加减法等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系统学习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进一步熟练和巩固计算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教材安排了两个主要教学环节,首先教材呈现一副“海滨游泳”的情景图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和了解图中数学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列出正确的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
20、意义。由于学生已具有了“6、7的加减法”的学习思路,学生能提出不同的加减法的问题。第二个教学环节是“算一算”,教材第一次呈现了大括号线的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大括号线的意思,能正确列式计算。在“练一练”的练习中教材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是8、9的加减法的口算,让学生自己独立做在书上,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第2题是一个示意图,是一道6、7、8、9的加减法的综合练习题,设计的示意图趣味性很强,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2、会计算得数是8 、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3、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培养初
21、步的问题意识。教学重点:会计算得数是8 、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复习:说一说8、9的组成。2、谈话导入。通过师生之间游泳话题的谈论,引出教材情境图。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知道游泳有什么好处吗?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老师也喜欢游泳,在炎热的夏天游泳不仅可以解除闷热,而且还可以锻炼身体。但是小朋友游泳时一定要和大人一起去,避免发生危险的事。我们教材也选择了小朋友游泳的事情。师出示情境图。9、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复习8、9的组成,为8、9的加减法学习做准备。通过看图发现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整理一年级数学减法教学设计 2 2022 整理 一年级 数学 减法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