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一起看看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
2、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
3、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
4、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
5、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
6、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复习正、负数的知识)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是第二课时,首先以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提高对原有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
7、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则到零下10左右。你会表示这两个温度吗? (学生写出3 、10 ) 谈话: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 出示第三个红点问题: 3 与10 哪个温度更低? 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借助温度计比较:学生会发现10 表示的温度低。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猜测、观察、交流中通过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比较大小的题目) 先让学生看懂第2题中每一幅温度计图所表示的温度。 独立
8、完成用正负数表示这些温度。 学生独立把这些温度从高到低排列起来。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办法。 2.自主练习第5、7题 学生认真观察信息图,分析所示信息。 根据题据独立填统计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自主练习第8题 (这道题目是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题目) 先让学生读懂题目,分析题意 第8题:某商场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 交流得知。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 。 2.自主练习第6题(是进一步巩固正负数意义的
9、题目) 引导学生观察标签(课前要准备好标签) 组织学生对“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发表见解。 通过讨论,明白意思。 “150025毫升”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150025)毫升 到(1500+25)毫升;“500 10克”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500-10)克到(500+10)克。 3.自主练习第9题(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综合练习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讨论。(对于得分栏的填写,不要提要求,只要学生得出正确结果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形式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找出做题的方法和思路,还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五四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