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理)整学期教学计划锦集8篇.docx
《(2022年整理)整学期教学计划锦集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整理)整学期教学计划锦集8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期教学计划锦集8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以下是整理的学期教学计划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
2、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二、教材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岳麓版XX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选修)为教材,以岳麓版高中历史i、iii(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i、iii(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三、教学内容教材按历史必修iiii、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战争与和平,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四、教学要求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2、
3、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五、教学安排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七、八、单元教学任务及第五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复习任务,第三周周六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第57周文科完成第九单元与选修iii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及第八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i复习任务并在第六周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第89周文科完成选修iii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
4、的和平教学任务及测试。理科复习必修iii及进行第三次模拟测试。第10周复习准备段考。(节假日放假,则据实际情况往后进行调整)第1113周讲评段考试卷及文科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理科全面复习加强练习,进行第四次模拟测试。第1415周文科完成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教学任务及测试。第1618周文科进入复习阶段。理科全面复习,进行第五次模拟测试及准备参加会考。第19周文科复习期末考试。 学期教学计划 篇2 本学期我出任九年级(4)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工作的需要,也是领导的信任,感觉还是有思想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教材生疏,经验不足。因此,统铸计划、周密安排尤为重要。一、学生情况分析:1本班有学生
5、67人。男生32人,女生35人。2本学期由于提前开学、重新分班等原因,所新分配班级的学生与其它三个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整体学习水平不高,对学生祥细情况了解不多,本学期教学上应在尽短时间内(预计用两周时间),熟悉了解学生,使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二、教材情况分析:本学期教材仍采用陕教版全一册,是八年级教材的延续,分四个单元,研究四个主题:第一单元:努力战胜自我;第二单元:热情为他人服务;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第四单元:报效祖国。教材具体目录树如下:第一单元努力战胜自我一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目、直面风风雨雨p2;二目、笑迎七彩斑谰p5二课笑对学习压力一目、正确面对学习压力与考试焦
6、虑p12;二目、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16;三目、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p19三课远离违法犯罪一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p24;二目、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p28第二单元热情为他人服务四课人字的意义一目、面对生命的思索p35;二目、实现人生的意义p38五课爱心永不变一目、爱是高尚的情感p45;二目、奏响爱的和弦p47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六课角色与责任一目、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p56;二目、做负责任的公民p59七课公平合作一目、社会需要公平合作p69;二目、树立公平合作意识p74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一目、社会需要正义p79;二目、做有正义感的人p83九课做个护法小使者一目、
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p90;二目、监督制约保障公正p94;三目、自觉守法学会监督p98第四单元报效祖国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p105;二目、奔向全面小康p109十一课机遇与挑战一目、当今世界的主旋律p115;二目、世界舞台上的中国p118十二课科教兴国一目、科技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p126;二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p128十三课神圣的使命一目、理想之光照亮征程p136;二目、艰苦奋斗实现理想p140;三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p143三、本学期教学重点1人生难免遭遇挫折,提高战胜挫折的能力;正确看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控;2体会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实现
8、人生的意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3正确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正义;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面理解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四、本学期教学难点:1挫折是把“双刃剑”;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准备;2体会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意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3认识责任的复杂,学会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做有正义感的人;学会使用监督权,保障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4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当
9、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树立为人民为社会的远大志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客观分析生活中的挫折和逆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能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远离违法犯罪;2体会生命的价值,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用实际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3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培养正义感,做有正义感的人;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4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
10、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树立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敢于创新,热爱科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为人民为社会的远大志向,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六、课程内容: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2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3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运用法律武器
1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4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树立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敢于创新,热爱科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为人民为社会的远大志向。七、教学措施和方法1、上课教室选在多媒体教室,以多媒体教学为载体,扩大学生视野,增大课堂容量。2、开展一课一练活动,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练习写政治小论文,培养学生答题技巧,引导学生与中招考试接轨。八、教学进度安排(二十九个课时)第一单元努力战胜自我七课时一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二课时二课笑对学习压力三课时三课远离违法犯罪二课时第二单元热情为他人服务四课时四
12、课人字的意义二课时五课爱心永不变二课时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九课时六课角色与责任二课时七课公平合作二课时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二课时九课做个护法小使者三课时第四单元报效祖国九课时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课时十一课机遇与挑战二课时十二课科教兴国二课时十三课神圣的使命三课时 学期教学计划 篇3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时间虽短但是计划仍然很重要,它是我们工作取胜的保证。本届学生有着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基础薄弱;二是学习主动性差。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必须要想办法战胜这两点不足。首先简要回顾一下上次的考试情况。上次考试的试题是联考的,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课本的基础知识掌
13、握不牢,选择题得分不理想。2、审题不清,粗心大意,有些可以得分的题目,由于没看清题目要求而做错。3、书写不够工整,卷面不整洁,答主观题没分要点。4、缺乏学科内综合卷的应试经验,答题时间分配不当,尤其是主观题,前面的题目答很详细,而后面却没时间答。针对以上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认真研读考纲,明确考点,把握考试方向。认真研究考纲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考查的知识范围、考试的基本题型及要求;分析考点,明确每个考点的本质,了解考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构建网络。首先,立足教材,认真梳理知识,
14、狠抓基础知识的掌握。以本为本,坚决、踏实地抓好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经常以提问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回答不好的同学要求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去掌握。其次,要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时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网络化复习,注重学科内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联系和综合。网络化复习从纵横两角度双向展开。(三)关注热点,联系实际,提高能力。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弄清来龙去脉,了解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何发展,注意解决对策,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四)强化训练,精选试题,提高水平。在高考的最后阶段的复习过程
15、中,结合近几年来文综测试反映较好的试题,进行思维过程的训练,熟悉高考文综试题的命题思路,领悟试题的设计立意、设问角度、答案组织等关键环节。通过练习查漏补缺,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提高应试能力。每次的习题要经过筛选,练习要练,也要讲评,而且要讲得精,评得透,做到举一反三。(五)加强对学生答题的训练,提高应试水平。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答题技巧,答题规律的把握,同时要训练学生答题的格式,书写,答主观题要做到术语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以增加非智力因素得分。 学期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
16、,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学生基本情况:本学期教学班6个,其中226班为55人,其余班级均在60人以上。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226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5个班的学生为平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在xx年下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会考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
17、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整理 学期 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