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理)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六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整理)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整理)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六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六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公顷是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在三年级(下册)教学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本课的教学
2、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公顷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结合土地面积计算,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米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掌握平方千米和公顷间的进率,会用进率进行换算。2、情感目标:使学生能比较形象地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教具准备:挂图一张,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体现我国地大物博的资料。三、说教法、学法。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老师启发引导,师生交谈,图像信号法,课堂讨论、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感悟、探究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四、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
4、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联系生活,提炼新知学习新知,建立表象应用巩固,深化拓展全课总结、深化认识”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具体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1、联系生活,感受新知2、学习新知,建立表象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认识1平方千米:结合实际,进行估算;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5公顷,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面积才是1平方千米呢 学习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顷?你能推算出来吗?学生尝试,小组交流,说
5、出推算过程。3交流,完成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同桌交流自己对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认识与掌握情况4应用巩固,深化拓展(1、运动场面积、居民小区占地面积、我们市的面积、江苏省面积以及我国的领土面积用哪个土地面积单位较合适呢?出示练习十三第7题;出示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5个省的地图,估计出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5、全课总结,深化认识。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探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口算算理。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
6、界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重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正确掌握口算方法。难点: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预伏铺垫1、口算练习,要求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64= 93= 53= 97=2、口答练习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2)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二、创设情境,复习表现乘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主题图。师:3个小朋友来到了游乐园,你瞧,这么多的游玩项目!有过山车,碰碰车不过这幅图中还蕴藏着许多数学信息,你发现了吗?(引导学生找出价格信息:旋转木马5元,激流勇进10元,过山车12元
7、,登月火箭15元,碰碰车20元。人数信息:3人)2、课件出示问题:玩旋转木马每人5元,3人要多少元?3、指名列式计算。(口答)师:在计算53时只要用我们二年级学的乘法口诀就能顺利解决,你也能像老师这样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反馈,贴图呈现问题:问题一:玩激流勇进每人10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二:玩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三:玩登月火箭每人15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四:玩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三、探究口算方法1、探究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解读题意,列出算式。师:我们先一起来研究第四个问题: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谁来列式2)指名口答列
8、式。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求3人坐碰碰车一共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20是几)3)探究203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师:这个乘法可不能直接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了,你会计算吗?看谁的方法介绍得清楚,让人家一看就懂!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反馈:方法一:20+20+20=60方法二:23=6 203=60投影出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自己介绍想法。教师小结方法一:这位同学将203利用乘法的含义转化成20+20+20来计算,将不会的知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真是一个好办法!教师引导交流方法二:和这位同学计算方法一样的学生举举手,你们是怎么想的?这里23中,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6又表示
9、什么?方法三:(若学生没有呈现这种方法则教师呈现)结合小棒图与算式,师生交流理解:2表示2捆小棒即2个十,3表示有3个20,6表示有6捆小棒,即6个十。指生说计算含义。(引导学生:203,20表示有2个十,2个十乘3就是6个十,6个十就是60)教师小结:通过将 203看作是2个十乘3得到6个十,从而找到正确的得数,这个方法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3)沟通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解决问题一:玩激流勇进生人10元,3人要多少钱?师:谁能用我们刚学过的方法来说说怎么计算103?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103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课件依次出示:207= 200
10、7= 20xx7=师:直接说出得数,并说怎么想的?归纳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师:老师发现有几个学生算得特别快,看来他已经找到计算这类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诀窍了,谁愿意把好方法跟大家分享呢?(交流讨论得出:计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可以将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整千数中的第一个数相乘,再看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2、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解读题意,列出算式。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第二个问题:玩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谁来列式?2)指名口答列式。3)探究123的计算方法。师:你是怎么来计算123的?把你的想法用算
11、式或图形来告诉我们,看谁的方法介绍得清楚,让人家一看就懂!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反馈:方法一:12+12+12=36方法二:103=30 23=6 30+6=36方法三:123=36投影出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自己介绍想法。教师小结三种方法结合小棒图理解算理指名说计算含义。师:在计算123时,我们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103=30,再算23=6,合起来就是36)4)尝试计算,归纳算法。课件依次出示算式,学生抢答,归纳算法。124= 214= 232=(交流讨论: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分别与两位数中的个位和十位相乘,把乘得积写在相应的数位上。)四、巩固内化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和第4题。五、闯
12、关游戏第一关1、判断1)计算3004时,可以想300表示3个百,3个百乘4得12个百,12个百是1200 。( )2)5800的积,末尾有两个零。 ( )3)60是2与30的乘积。 ( )2、张宏每个月节省20元零花钱,请填写下表。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钱数/元第二关3、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钱?4、每箱苹果30千克,运来8箱,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第三关5、每瓶饮料是2元,买24瓶需要多少元?6、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六、全课总结。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年、月、日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
13、第四单元的知识内容。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相互关系,介绍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教材力求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需求,我制定了三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初步会判断平年、闰年。(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操作、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3
14、)情感教育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掌握它们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年历卡、卡片、表格、计算器等。二、说教法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年历,引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交流、概括、总结,并应用知识,去大胆创新。三、说学法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上,我让学生观察、体验、质疑、讨论、概括、总结、实践运用
15、,用这些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判断等多种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中的“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基本理念,我分五个环节进行设计:(一)猜谜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数学博士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你们能猜得着吗?请注意听: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谁能说这是什么?”估计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这是日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日历,并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领大家通过年历认识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
16、猜谜语导入新课,直观形象,过度自然,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二)合作交流,自主创新。在这一方面,我又分五个小节来实施。1、合作观察、自主探索首先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年历卡(年历卡为1997年至20xx年各年的),学生四人一组,仔细观察,合作交流,然后完成老师布置的卡片内容。(可以用计算器)卡片内容:(1)、我们小组观察的年份是_年。(2)、这一年有_月,其中有的月是_天,这样的月有_月,共_个月。有的月是_天,这样的月有_月,共_个月。有的月是_天,这样的月有_月,共_个月。这年一共有多少天?学生合作完成后我请各组代表走上讲台,利用实物展台,把本
17、组整理的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在此过程中,我适时点拨、及时评价。)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自主的发现了:(板书)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二月有的是28天,相对应的那一年是365天,有的是29天,那一年366天(板书28天、29天、365天、366天)。板书完后,我告诉学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板书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设计意图: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充分的让学生合作观察、自主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整理自己的观察结果,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充分体现
18、“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亲身体验,开拓创新在学生明确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我提出要求:要想和12个月宝宝交朋友,首先要记住它们,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吗?当学生提到书上介绍的拳记法时,课件及时引导学生共同观察:(课件)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都是小月。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亲身体验这个规律,并与邻桌互相交流。同时引导学生读读教材上的歌谣,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具有个性化的歌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发现规律、突破难点。这时我告诉学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为什么呢?再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二月月历卡,发现二
19、月份的天数只有两种情况,一种28天,一种29天,然后我说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年、闰年)。也就是说判断平年、闰年是由2月份的天数决定的,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199720xx年2月的月历卡并统计天数,四人小组里完成表格的内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表格如下:(略)学生通过统计各年份2月的天数,发现每4年总有一个闰年!闰年和4有什么关系?你能利用计算器计算年份与4的倍数关系吗?通过计算,学生自主发现了:用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一般是闰年(贴纸条)。(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知识的规律性,学生通过观察、借助计算器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
20、充分探索,发现规律,达到自主建构新知的目的。)4、扩展延伸学生的求知欲是旺盛的,他们提出疑问:为什么会出现平年、闰年呢?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我出示了平年、闰年的来历这课外知识点,并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自然分册)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自然分册)等。(设计意图:从而达到了课外延伸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5、巧设疑点接着我让学生完成一组练习(课件),在学生回答1900年能被4整除是闰年时,我告诉他你判断是错误的,这时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矛盾,开始和老师争论起来。这时我出示1900年二月月历卡求证,1900年二月的确只有28天,这样一个巧妙的矛盾设置,瞬间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求
21、知欲。然后我让数学博士带领同学们去了解原因。(课件)通过数学博士点拨,让学生认识到1900年确实不是闰年。(贴纸条:公历年份是整百年的,除以400能整除的才是闰年。)这一小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判断整百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而设计的。(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适当的质疑给学生思维上的振憾,同时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三)精心设练,乐中求实。为了巩固与发展前面的新知,按照新课标理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这个环节里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设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练习:1、一年中有()个月,其中大月有()个,小月有()个。2、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3、
22、5月的最后一天是()日。11月的最后一天是()日。4、4月和5月共()天。(本次的练习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巩固。)第二个层次是深化练习:小冬满16岁的时候,只过了4个生日。他的生日是()月()日。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次的练习可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第三个层次是拓展练习:1992年2月13日是小红的第十五个生日,这一年爷爷再过几天,才过第十五个生日。1、爷爷的生日是()月()日。2、爷爷这一年是()岁。3、爷爷过第十七个生日时是()岁。(设计意图:这个练习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也有利于不同层面学生的知识掌握。)(四)畅谈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整理 三年 级数 学说 模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