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模式创新项目实施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某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模式创新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模式创新项目实施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商洛聚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商洛聚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模式创新项目实施方案模式创新项目实施方案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商洛聚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模式创新项目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实施单位:商洛聚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负责责人人:周炜联联 系系 电电 话:话:13038528822联联系系人:人:杨 秀 民联联 系系 电电 话:话:13991508525填填 制制 日日 期:期:2012 年 2 月 16 日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财政厅一、发展现状一、发展现状1、项目建设背景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现代化,其农特产业产品实施规
2、范专业化和科技化生产,已经完全配套建立冷链物流体系,肉禽蛋、乳制品的冷链物流比例已达 100%,蔬菜、水果的冷链物流比例也达到 95%以上,实现了“从田间到饭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在我国,农特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山东、东北、浙江等地,冷链物流体系正在蓬勃发展,生产规模整体水平较高。如山东是我国大蒜主产区,其生产份额占全国 50%以上,在山东金乡、临沂、苍山、莱芜等地区,冷链物流体系已初具规模,已形成在乡镇生产基地有气调库、县区有规范的低温冷冻仓制制库、交易中心、物流运输的冷链物流体系。其他如山东寿光蔬菜、陕西洛川苹果等主导产业整体规模大、经济效益高的地方,也建立了低温冷冻仓库、冷藏气调库等储藏
3、设施,构筑了从田间到消费者之间的联系纽带,达到了稳定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丰富群众生活的多赢格局。商州区地处陕西省秦岭东段南麓,丹江上游,是商洛市所在地,是商洛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 267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33.7 万亩;辖 30 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 5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6 万人。随着沪陕高速、商漫高速、西合铁路等国家重要干线相继开通和商州纳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商丹循环工业园、“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等中央、省、市重要工程的相继投入,商州区交通优势、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商州区气候条件温润,生物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繁多,具有南北物种交汇的特点,有一批在国内
4、外有很高声誉的农特产品。如板栗、核桃、柿饼、黄花菜、木耳、天麻、大豆、小杂粮、生猪、山羊等。截止 2008 年底,全区已形成特色农产品基地 51 个,年产量达到 15 万吨,产值达到 40 亿元。其中:蔬菜生产基地 8 个、面积 8.5 万亩、产量 8 万吨;水杂果基地 7 个、面积 1.2 万亩、产量 4 万吨;食用菌基地 6 个、生产规模 600 万袋、产量 1120 吨;林果基地 20 个、面积 80万亩、产量 2 万吨(其中:板栗 6000 吨、核桃 5000 吨);畜禽基地 10 个、生猪饲养量达到 23.78 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 104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 7844 吨、
5、1837 吨、428 吨。涌现出牧护关洋芋、腰市白菜、任塬大蒜、南村胡萝卜、石门沟核桃、孝义柿饼、三岔河樱桃等一批特色蔬菜、季节性水杂果产品,产品远销西安、北京等大中城市,深受各地客商青睐。当前,商州区农产品生产正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为目标,朝着优质、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正在形成,促进了新形势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与蓬勃发展的特色农产品生产相比较,目前商州农产品流通产业非常滞后,没有农产品保鲜冷藏体系,不能延长农产品销售周期,不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已建立的特色农产品基地极有可能出现“卖难问题”,使农民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仍然会面临“兴起
6、-萎缩-再兴起-再萎缩”的状况。以蔬菜为例,由于全区还没有一家专业收购、储藏、加工蔬菜的企业,菜农多是种植、批发两头顾,精力分散,不能实现种植、收购、销售分离的产业发展模式,加之蔬菜旺季大量上市时价格下跌,部分不能及时销售,蔬菜变质腐烂,菜农种菜效益不明显,生产积极性降低,生产规模难以整体提高。其他如板栗、柿子、樱桃、蘑菇等干果、水杂果也是如此,产品不能及时销售或储藏,价格下跌,种植效益不明显,生产规模难以整体提高。因此加强商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势在必行。必须加大投入,尽快建设商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7、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向绿色、生态模式的转变,商洛市结合自身交通、区位优势,结合地区经济构成特点,就农业及与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先后作出了“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决定”、“设施大棚蔬菜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认定和支持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打造非字型沟域经济发展格局”等政策措施。商州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纳入全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商州区计划局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列为商州十一五、十二五重点项目实施开发,为此成立了区政府主管区长任组长,区计划、财政、农业、商务部门为成员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有关项目配套
8、资金的落实,项目建设中有关手续的协调、技术的管理与监督、工程建设质量等开发建设工作。商州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产地、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监督检查等工作。上述政策措施和组织体系的建立,为商州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本项目的筹划及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项目市场分析(1)、辐射区域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农产品需求量将日益扩大随着总投资 107.5 亿元的商洛发电厂、比亚迪光伏产业、延长集团氟硅产业园等 10 个重大项目在商丹循环工业园开工建设和商州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的正式启动,未来 5-10 年,商州外来务工人员、工业
9、园区员工将急剧增多,城市人口将增加 15 万人,按人均日食蔬菜 0.5 公斤计算,仅城区人口 30 万人年需消费蔬菜 5475 万公斤,约需 5.5 万亩蔬菜种植,其他水果、肉禽蛋等农产品需求量也会日益扩大。(2)、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农产品需求量将日益扩大随着沪陕高速、商漫高速、西合铁路等国家重要干线相继开通,商州区位更加具有优势,商州纳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即将形成。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明显提高商州服务西安等中心城市的作用,大量的蔬菜、水果、干果、肉禽蛋等农产品将通过商州走向西安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大中超市等省内外市场,农产品需求量将日益扩大。(3)、发展沟域经济格局,农产品需求量将日益扩大
10、商州将举全区之力全力打造“非”字型沟域经济发展格局,将突出发展丹江沿线村庄的休闲旅游业、民俗旅游业,积极推进南线秦王山省级森林公园旅游区、西线闯王古代军事旅游区、城区仙娥湖休闲度假区等生态旅游业。未来 5-10年,随着“非”字型沟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商州休闲旅游业、民俗旅游业、生态旅游业将呈现出繁荣景象,饮食餐饮服务业也会迅猛发展,其农产品需求量将会日益扩大。3、项目承办单位概况商洛聚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经市工商局批准设立,地址位于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谢塬村,是商洛市内唯一一家从事农产品种养、收购、储藏、保鲜、检验检测、加工包装、配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占地面积 80
11、 余亩,注册资金 1000 万元,企业固定资产 4200 余万元,现有员工 50 余人,其中初、中级管理和技术人员 10余人。自公司成立以来,紧密结合地域特点和自身人才优势,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开展经营,依靠优质、高效、拼搏、创新、敬业、诚信的企业精神,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9、2010、2011 年公司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568 万元、2923 万元、3367 万元;各年度实现净利润:102 万元、196 万元、227 万元。2010 年公司被认定为“商洛市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
12、洛市分行评定为“A 级信用企业”客户。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园艺学院、资环学院和陕西师大食品科学学院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为企业经营和后续建设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法人周炜,生于 1966 年 10 月 15 日,男,陕西省商南县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经济师、会计师职称。自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在商州铁合金厂、陕西九州制药公司、商山(集团)等大中型企业担任各级职务,具有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和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2010 年 5 月,被商州区委、区政府授予“商州区首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公司现拥有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 3000
13、亩,其中设施蔬菜1000 亩,高山露地菜 2000 亩。年产各类优质农产品 780 万斤,近三年年均实现销售收入 2340 万元。其中:日光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 60 万斤,设施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和食用菌等 720万斤。近三年来,企业除搞好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外,积极组织指导农户组建大荆孟村、腰市屈村、陈塬蟒龙峪村蔬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3 个。在我区陈塬、刘湾、大荆、牧户关等乡镇办事处发展蔬菜产业带动农户 1000 余户,发展种植面积 2000 亩,订单种植蔬菜 2000 亩,年购销额 1000 万元;同时,还积极组织他们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区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
14、和流通成本,丰富了市长“菜篮子工程”,满足了市区居民对蔬菜消费的需求,对调节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对农民增收致富,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顺应市场需求,公司于 2010 年月动工建设冷链物流中心项目。一期工程 5000T 冷冻、冷藏库于 2012 月元月初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3 月上旬将投入运营;项目供水、供电设施全部到位,并投入使用;围墙、大门、值班室、办公室、通讯机房、职工食堂、生活住房等配套设施已建成使用;其他辅助配套厂房、车间和设施计划于 2012 年底前全面建成。已累计完成投资 3200 万元。随着商洛市区域内农产品生产商品化、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业经营产业化的大力
15、推进,农产品商品率迅速提高,进入市场交换的农产品品种、数量急剧增长,但整个商洛市内还没有一个规模化、规范化的冷链库和冷链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现代冷链物流和配送基础设施匮乏,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质量检验检测、信用结算系统建设比较滞后,辐射功能、流通效率较低。农业生产需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人民生活需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需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公司依据国家政策,顺应市场需求,决心将新建的冷链物流项目做大做强,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将传统的“冷藏、代理、批发市场”模式改为“公司+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直销”经营模式,推进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产销衔接,加强冷链配送力量,实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多种现代
16、交易方式,降低农产品销售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此将本项目打造成为商洛地区冷链物流行业龙头企业,为保障食品安全更快的促进商洛经济率先突破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二、可行性分析二、可行性分析(一)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强加大强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强化惠农措施、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经济投入和补贴力度,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中国农村改革开发以来,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和城市相比,差距在加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从 2004 年到 2012年的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解决农
17、业、农村、农民某一方面问题作出十分详细的布置2004 年 2 月 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时隔 18 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2005 年 1 月 3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 年 2 月 2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 年 1 月 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 年 1 月 3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
18、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 年 2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10 年 1 月 3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尤其是 2012 年 2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央提出: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19、;要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保持价格合理水平。从以上中央国务院历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可以解读出,中央、国务院深刻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将“三农工作”当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但有明晰的工作思路,优惠的惠农政策,而且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和补贴力度持续增大,在这些强农、稳农政策和促农、富农措施强力推动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包括农业产业、涉农产业发展蓬勃,全国呈现了三农发展的新气象。本项目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它的建设,要加强商洛市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创新了农产品流通方式,完善了商
20、洛市农产品市场调控,有利于商洛市发展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有利于商洛农民增收。因此本项目完全符合国家发展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2010 年 6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给我国刚刚起步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出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目标,结束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宏观指导、“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二)农产品存储加工产业是商洛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产业在商洛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的提出做优绿色产业,充分发挥商洛绿色食品的比较优势,大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推动核桃、板栗、茶叶、生猪、肉鸡等特色绿色食品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做大做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到 2015年,市级龙头
21、企业突破 50 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 10 家,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 23 家,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 80%以上,精深加工达到 40%以上,绿色食品产业年销售总收入 40 亿元。同时提出加快设施蔬菜、生猪、肉鸡等产品基地建设,解决我市蔬菜长期依赖外购的局面,逐步提高自给保障能力。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农副产品流通,加强市场调控及全程质量监测,保证货源充裕,价格相对平稳,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放心蔬菜。作为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本项目有着突出的食品加工、保鲜储存、配送、食品质量监控和市场调控功能,符合商洛市“十二五”做优绿色产业,做大做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三)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内消费者对速冻
22、、冷冻食品不断增长需求的趋势。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冷藏冷冻食品每年增长在 10%。在我国收入较高的发达城市,冷冻冷藏食品销售额已占到人均年消费量的 10%-15%。国内冷链物流市场主要集中在食品行业,其中冷饮、肉制品、速冻食品以及乳制品占有市场份额的 80%。冷饮:目前国内人均冷饮消费量已达到 1.1kg,据上海市食品研究所预测,2005 年全国冷饮产量达 200 万吨,2010 年达到 260 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 2 公斤/年;2015 年产销量将达到 310 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 2.4 公斤/年。随着人们冷饮消费习惯的改变、人均收
23、入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段时间内,冷饮的生产销售仍将呈现上升趋势。肉制品: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速冻食品:从 1995 年起,国内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到 2010 年产量接近 1200 万吨,年销售额达 150 亿元。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内消费者对速冻、冷冻食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保障了商洛速冻产品和冷冻食品的供应,并有利减少市场速冻产品和冷冻食品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差异,减少速冻产品和冷冻食品的物流损失。(四)建设商洛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是完善商洛农
24、产品流通体系的需要。商州目前种植蔬菜面积 5.5 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不足1000 亩,全区年蔬菜产量 3000 万公斤,市区年需求量 5000万公斤,蔬菜缺口供求矛盾尤为突出,商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万亩设施蔬菜建设任务,即建设 50 个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发展设施蔬菜面积 1 万亩,年总产达到 50 万吨,年产值 1 亿元。但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市仅有各类蔬菜市场 37 个,但其中批发交易市场仅有 2 个,且规模小,层次低,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尤其是在生鲜农产品交易市场远远不能满足蔬菜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需要。全市具有影响的核桃、板栗产业产销一直都是
25、由小商贩到农户收购、贩运,生产直接受置于商贩贩运的好坏,极不利于产业的壮大。这些都要求尽快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层次较高、设施完善、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无公害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并引入现代营销方式、检测手段和流通组织形式,采用新的交易方式和手段,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使之成为商洛无公害农特产品走出商洛的窗口和集散地。(五)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包括检测检疫和信息技术服务功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对农特产品产销的引导和服务,引导生产者、经营者自觉地遵循市场规律和质量标准。加快实现由比较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保证卫生和安全转变,让城乡居民真正吃上“放心菜”、“放心肉”;逐步实现由阶段性供求平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综合开发 公司 模式 创新 项目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