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职业病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职业病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1页一、职业危害因素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性危害因素又称生产性危害因素,是指能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并导致疾病的生产因素。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过程中的和与作业场所有关的危害因素三种。(一)生产过程中接触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工业生产中,作业工人所接触的生产原料、中间体、辅助剂、成品、副产品、杂质和废弃物等,有可能是不同毒性程度的化学毒物。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1页(1)常见的工业性化学毒物及危害:金属与类金属,如铅、汞、锰、镉、铬、砷、磷等,有各自的靶器官毒性。刺激性气体,如氨、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光气、硫酸二甲
2、酯、臭氧等,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急性支气管炎、化学性肺泡炎和肺水肿。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氰化物等,可引起缺氧而发生昏迷。有机溶剂,如醇类、酯类、氯烃、芳香烃等,具有脂溶性,亲神经性,具有麻醉作用。此外,苯可抑制骨髓造血,氯烃可引肝损害。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可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功能,出现紫绀和缺氧。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杀虫剂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时可发生昏迷、抽搐。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1页(2)生产性粉尘及危害: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固体物料进行破碎、研磨、熔融,粉料的
3、装卸、运输、混拌以及气态物质的升华、氧化等操作时,都可能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人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引起肺组织的纤维化,导致尘肺病。常见的生产性粉尘:无机粉尘,如石英、石棉、石墨、滑石、煤、铁、铅、锌、锰、稀土、水泥、陶瓷、玻璃、合金材料等。有机粉尘,如毛、羽、丝、棉、麻、谷物、蔗渣、木、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在生产环境中,上述种类粉尘往往是混合存在的。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1页2物理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热辐射、高湿和低温等。(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3)噪声、振动、超声波等。(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强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等。(5
4、)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1页(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工休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等2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如在生产流水线上的装配作业工人等3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不相适应,或生产定额过高,超负荷的加班加点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由于光线不足而引起的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的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等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1页(三)与一般卫生条件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1、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如厂房矮小、狭窄,
5、车间布置不合理,特别是把有毒和无毒工段安排在同一个车间里等2缺少必要的卫生工程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或照明设施,或未加净化而排放的烟尘或污水3缺少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噪声的措施、设备4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的配制有缺陷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1页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较多,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所以职业病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总称。所谓法定职业病,是指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我国卫生部于1957年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确定了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该规定经过修订并由卫生部、劳动部、财政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在修订的职业病名单中共规定了9大类
6、99种职业病。2002年卫生部发布职业病目录10大类115种。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1页职业病目录职业病目录 10类类115种种1、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碳黑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3种。2、职业性放射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疾病、内照射放射病等11种。3、职业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氨中毒、氯气中毒、氮氧化和物中毒、苯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56种。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震动病等5种。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布式杆菌病3种。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1页职业病目录职业病目录 10类类115种种6、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
7、敏性皮炎、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等8种。7、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等3种。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等3种。9、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等8种。10、其他职业病;职业性哮喘等5种。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1页职业病发病规律与临床表现特点职业病由生产中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故病因明确职业病由生产中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故病因明确.危害因素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作用于人体到达目标器官(靶器官),危害因素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作用于人体到达目标器官(靶器官),在一定剂量(强度)范围,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在一定剂量(强度)范围,产生不
8、同程度的危害。不同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各不相同,因此职业病不同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各不相同,因此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可涉及全身各主要器官和系统。个体差异与职业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可涉及全身各主要器官和系统。个体差异与职业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即在相同作业环境中,有的人发病,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即在相同作业环境中,有的人发病,有的人不发病,有的人受害较重、有的人受害较轻。有的人不发病,有的人受害较重、有的人受害较轻。职业危害因素还是工作有关疾病的病因之一,如腰背痛、腕管综合职业危害因素还是工作有关疾病的病因之一,如腰背痛、腕管综合征,颈肩腕综合
9、征、但不是这类病的唯一病因。征,颈肩腕综合征、但不是这类病的唯一病因。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1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1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1页二、职业病的预防二、职业病的预防 职业病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即:一级预防,从根本上着手,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或控制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在卫生标准允许限度内。二级预防,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三级预防,对已患职业病的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健康。三级预防的关系是:突出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做好三级预防。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1页 三、粉尘危害和预防措施三、粉尘危
10、害和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生产性粉尘?它是如何分类的?粉尘是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在生产过程粉尘是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在生产过程 中产生中产生的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的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通常粉尘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理化性质,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无机粉尘包括:金属粉尘,如铜尘、铁尘、锰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粉尘、滑石粉尘、煤粉尘、硅酸盐粉尘等;有机性粉尘:如棉尘、麻尘、烟草粉尘、木质粉尘等;人工有机粉尘,如炸药粉尘、合成纤维粉尘、有机染料粉尘等。混合性粉尘包括:金属磨削粉尘、煤与岩石混合粉尘等,由两种以上粉尘组成 (2)从卫生学角度分类,粉尘可分为呼
11、吸性(可吸入性)粉尘和非呼吸性(不可吸入性)粉尘。(3)按照粉尘颗粒大小,粉尘可分为可见粉尘、显微粉尘和超显微粉尘。(4)按照燃烧和爆炸性质,粉尘可分为易燃易爆性粉尘和非易燃性粉尘。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1页(二)粉尘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二)粉尘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如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1.尘肺尘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由于吸入粉尘的质和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尘肺病的种类很多,其中12种被列为职业病,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 危害 因素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