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概论运动学基础 (2).ppt
《康复医学概论运动学基础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概论运动学基础 (2).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康复医学概论运动学基础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6页第二章第二章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理论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6页第一节第一节 运动学基础运动学基础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6页运动学定义运动学定义 运动学是研究活动时机体各系统生理效运动学是研究活动时机体各系统生理效应变化的科学,以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应变化的科学,以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治疗因子,为基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治疗因子,以改善身、心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以改善身、心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6页 一、一、运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运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6
2、页(一)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一)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6页1循环调节循环调节 等张运动等张运动 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回心血量增多、外周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回心血量增多、外周 阻力下降、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不变和心肌阻力下降、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不变和心肌 摄氧量增加摄氧量增加等长抗阻运动等长抗阻运动 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肌摄氧量增加、心率加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肌摄氧量增加、心率加 快、心输出量中度增加、每搏量和外周阻力快、心输出量中度增加、每搏量和外周阻力 变化不大变化不大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6页2心率反应心率反应 运动时心血管系统第一个可测的反应是心率运动时心血管
3、系统第一个可测的反应是心率增加增加 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量,心率因素占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量,心率因素占60%70%,前负荷和后负荷的改变占,前负荷和后负荷的改变占30%40%,因此心率增加是心排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心率增加是心排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运动时心脏做功负荷、心率与氧摄入量呈线运动时心脏做功负荷、心率与氧摄入量呈线性增加关系,在低强度运动和恒定的做功负荷性增加关系,在低强度运动和恒定的做功负荷中,心率将在数分钟内达到一个稳定的平台状中,心率将在数分钟内达到一个稳定的平台状态,而在高负荷状态下,心率需较长时间才能态,而在高负荷状态下,心率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平台达到一个更高的平台
4、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6页3血压反应血压反应 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多和血管阻力因素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多和血管阻力因素可以引起相应的血压增高可以引起相应的血压增高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6页4维持和增强心血管的功能维持和增强心血管的功能 运动可通过自主神经和血管内皮细胞衍生的运动可通过自主神经和血管内皮细胞衍生的舒缓因子的双重调节,使冠状动脉扩张,又由舒缓因子的双重调节,使冠状动脉扩张,又由于心脏舒张期的延长使冠状动脉得到更充分的于心脏舒张期的延长使冠状动脉得到更充分的灌注,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灌注,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 运动能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降低血小板的运动能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降
5、低血小板的粘滞性,防止血栓的形成粘滞性,防止血栓的形成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6页 运动时,心脏心肌收缩力增强是心搏出运动时,心脏心肌收缩力增强是心搏出量增加的重要代偿机制量增加的重要代偿机制 长期运动的人,安静时心率较慢,而心长期运动的人,安静时心率较慢,而心搏出量则因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缩小而增搏出量则因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缩小而增加,故心脏的每分输出量并不减少。这就加,故心脏的每分输出量并不减少。这就为心脏提供了较多的功能储备,使其在亚为心脏提供了较多的功能储备,使其在亚极量负荷下仍以较低的心率来完成工作,极量负荷下仍以较低的心率来完成工作,极量负荷下用提高心率来满足机体的需要极量负荷下
6、用提高心率来满足机体的需要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6页(二二)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肺的功能在于进行气体交换、调节血容量肺的功能在于进行气体交换、调节血容量和分泌部分激素和分泌部分激素 运动可增加呼吸容量,改善运动可增加呼吸容量,改善02的吸入和的吸入和C02的排出的排出 主动运动可改善肺组织的弹性和顺应性主动运动可改善肺组织的弹性和顺应性 吸气时膈肌的运动对肺容量有较大的影响,吸气时膈肌的运动对肺容量有较大的影响,正确的膈肌训练有利于肺容量的增加,肺容正确的膈肌训练有利于肺容量的增加,肺容量增加后,摄氧量也随之增加量增加后,摄氧量也随之增加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
7、6页(三三)运动对肌肉和关节的影响运动对肌肉和关节的影响 人类骨骼肌存在三种不同功能的肌纤维人类骨骼肌存在三种不同功能的肌纤维 I 型慢缩纤维,又称红肌,即缓慢型慢缩纤维,又称红肌,即缓慢-氧化氧化型肌纤维型肌纤维 a型和型和b型快缩纤维,又称白肌,即型快缩纤维,又称白肌,即快速快速-糖原分解型肌纤维糖原分解型肌纤维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6页 在相对低强度下的反复收缩,可增加线粒体在相对低强度下的反复收缩,可增加线粒体的量和质,能量释放酶的量和质,能量释放酶(三羧酸循环酶和长链脂三羧酸循环酶和长链脂肪酸氧化酶肪酸氧化酶)和电子传送能力提高,肌纤维稍有和电子传送能力提高,肌纤维稍有增粗,以
8、红肌纤维改变为主,肌肉的耐力增加增粗,以红肌纤维改变为主,肌肉的耐力增加 力量运动时,每一肌纤维横断面积范围内增力量运动时,每一肌纤维横断面积范围内增加力的负荷即募集增多和频率增加,肌纤维横加力的负荷即募集增多和频率增加,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以白肌纤维为主,蛋白合成能力截面积增大,以白肌纤维为主,蛋白合成能力增强,分解降低,线粒体数量相对减少,无氧增强,分解降低,线粒体数量相对减少,无氧代谢能力增强,肌肉单位时间内的爆发力增大代谢能力增强,肌肉单位时间内的爆发力增大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6页 关节骨的代谢主要依赖于日常活动时的加压关节骨的代谢主要依赖于日常活动时的加压和牵伸,站立位的重力使
9、关节骨受压,肌腱的和牵伸,站立位的重力使关节骨受压,肌腱的作用在于牵伸,以上两力直接影响关节骨的形作用在于牵伸,以上两力直接影响关节骨的形态和密度态和密度 关节附近的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应及时正关节附近的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应及时正确地应用运动疗法,以刺激软骨细胞,增加胶确地应用运动疗法,以刺激软骨细胞,增加胶原和氨基己糖的合成,防止滑膜粘连和血管翳原和氨基己糖的合成,防止滑膜粘连和血管翳形成,从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关节功能形成,从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关节功能 运动提供的应力使胶原纤维按功能需要有规运动提供的应力使胶原纤维按功能需要有规律的排列,促进了关节骨折的愈合律的排列,促进了关节
10、骨折的愈合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6页(四四)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运动是中枢神经最有效的刺激形式,所有的运动是中枢神经最有效的刺激形式,所有的运动都可向中枢神经提供感觉、运动和反射性运动都可向中枢神经提供感觉、运动和反射性传入传入 多次重复训练是条件反射的综合,随着运动多次重复训练是条件反射的综合,随着运动复杂性的增加,大脑皮层将建立暂时性的联系复杂性的增加,大脑皮层将建立暂时性的联系和条件反射,神经活动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反和条件反射,神经活动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反应性都得以提高应性都得以提高 运动可调节人的精神和情绪,锻炼人的意运动可调节人的精神和情绪,锻炼人
11、的意志,增强自信心志,增强自信心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6页 脑的可塑性是指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脑的可塑性是指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的能力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的能力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功能性磁共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功能性磁共振可以观察到大脑可塑性的连续变化,说明可以观察到大脑可塑性的连续变化,说明运动对大脑的功能重组和代偿起着重要的运动对大脑的功能重组和代偿起着重要的作用作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6页(五五)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6页1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 骨骼的密度与形态取决于施加在骨上骨
12、骼的密度与形态取决于施加在骨上的力,运动可增加力,对骨形成有明显的力,运动可增加力,对骨形成有明显影响,骨受力增加可刺激其生长、骨量影响,骨受力增加可刺激其生长、骨量增加增加 反之,骨受力降低可抑制其生长,骨反之,骨受力降低可抑制其生长,骨量减少量减少 体力劳动者骨密度高于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骨密度高于脑力劳动者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6页2应力与骨重建应力与骨重建 骨骼的力学特性是由其物质组成、骨量和几骨骼的力学特性是由其物质组成、骨量和几何结构决定的,当面临机械性应力刺激时,常何结构决定的,当面临机械性应力刺激时,常常出现适应性的变化,否则,将会发生骨折常出现适应性的变化,否则,将会发
13、生骨折 负重对维持骨小梁的连续性、提高交叉区面负重对维持骨小梁的连续性、提高交叉区面积起重要作用,施加于骨组织上的机械应力可积起重要作用,施加于骨组织上的机械应力可引起骨骼的变形,这种变形导致成骨细胞活性引起骨骼的变形,这种变形导致成骨细胞活性增加,破骨细胞活性抑制增加,破骨细胞活性抑制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6页 骨组织对机械性的骨重建表现出两种应骨组织对机械性的骨重建表现出两种应力范围,机械性的骨重建需要很高强度的力范围,机械性的骨重建需要很高强度的水平应力刺激,当应力高于某一值时,才水平应力刺激,当应力高于某一值时,才可引起皮质骨钙的沉积,使骨量增加可引起皮质骨钙的沉积,使骨量增加
14、相反,水平应力过低或过高,则抑制骨相反,水平应力过低或过高,则抑制骨重建重建 一般认为,机械应力对骨组织是有效的一般认为,机械应力对骨组织是有效的刺激刺激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6页3运动对雌激素的影响运动对雌激素的影响 雌激素是稳定骨钙的重要因素,女性在雌激素是稳定骨钙的重要因素,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骨量丢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骨量丢失速度加快失速度加快 运动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轻度增加,运动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轻度增加,从而增加骨钙含量从而增加骨钙含量 研究表明,全身运动加局部专项锻炼研究表明,全身运动加局部专项锻炼6个个月后,老年女性跟骨骨密度升高、骨强度
15、月后,老年女性跟骨骨密度升高、骨强度增强和骨质疏松率下降增强和骨质疏松率下降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6页(六六)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 脂代谢受多种因素调控,其代谢紊乱将增加脂代谢受多种因素调控,其代谢紊乱将增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研究表明,坚持长跑运动的老年人血浆胆固研究表明,坚持长跑运动的老年人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非运动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非运动组,并且锻炼改善脂代谢的程度还与锻炼年限组,并且锻炼改善脂代谢的程度还与锻炼年限呈正相关呈正相关 任何强度的持续运动,从马拉松、越野、滑任何强度的持续运
16、动,从马拉松、越野、滑雪甚至休闲性慢跑都有降血脂效应雪甚至休闲性慢跑都有降血脂效应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6页二、长期制动的不良生理效应二、长期制动的不良生理效应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6页 制动的形式有固定、卧床和瘫痪,长期制动制动的形式有固定、卧床和瘫痪,长期制动可引起制动或废用综合征,主要见于急性病或可引起制动或废用综合征,主要见于急性病或外伤而长期卧床者或因瘫痪而不能离床者外伤而长期卧床者或因瘫痪而不能离床者 对于严重疾病和损伤患者,卧床是保证度过对于严重疾病和损伤患者,卧床是保证度过伤病危重期的必要措施伤病危重期的必要措施 但是,近来逐渐认识到,长期卧床或制动可但是,近来逐渐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医学概论运动学基础 2 康复 医学 概论 运动学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