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制备的真空技术基础讲稿.ppt
《薄膜制备的真空技术基础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膜制备的真空技术基础讲稿.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1.真空的定义:真空泛指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的任何气态空间。真空的定义:真空泛指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的任何气态空间。1.1 1.1 真空的基本知识真空的基本知识2.真空度的单位真空度的单位“真空度真空度”顾名思义就是真空的程度。是真空泵、微型真空泵、微顾名思义就是真空的程度。是真空泵、微型真空泵、微型气泵、微型抽气泵、微型抽气打气泵等抽真空设备的一个主要参数。型气泵、微型抽气泵、微型抽气打气泵等抽真空设备的一个主要参数。真空度实质上与气体压力是同一物理概念。真空度越高,即气体压力越小;真空度实质上与气体压力是同一物理概念。真空度越高,即气体压力越小;反之真空度越低,即气
2、体压力越大。真空度的上限就是一个标准大气压,即反之真空度越低,即气体压力越大。真空度的上限就是一个标准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毫米汞柱。第二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1 1.1 真空的基本知识真空的基本知识-大气压大气压(atm):标准的大气压力定义为标准的大气压力定义为1atm-帕帕(Pa):N/m2(常用单位:常用单位:Pa)-巴巴(Bar):Dy/cm2,(常用单位:常用单位:mBar)-乇乇(Torr):1/760atm,(常用单位:常用单位:Torr)第三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 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分子,其热运动速度服从麦克斯韦尔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分子,其热运动速度服从麦克斯韦尔
3、-玻尔兹曼玻尔兹曼速率分布:速率分布: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叫算术平均速度;把所有气体分子的速度的平方加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叫算术平均速度;把所有气体分子的速度的平方加起来,然后被分子总数除,再开方就得到均方根速度。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起来,然后被分子总数除,再开方就得到均方根速度。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平均速率是速率分平均速率是速率分布的数学期望值布的数学期望值):1.2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则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越大。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则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越大。1 1、气体分子的平均运
4、动速度、气体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V Va a(1 1)(2 2)第四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一些惰性气体在一些惰性气体在298.15K(25)的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函数。)的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函数。y轴的单位为轴的单位为s/m,因此任何一段曲线下的面积(,因此任何一段曲线下的面积(它表示速度处于那个范围它表示速度处于那个范围的概率)的概率)都是无量纲的。都是无量纲的。1.2 1.2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第五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2 2、气体的压力和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气体的压力和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1.2 1.2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 理想气体的压力
5、理想气体的压力p p与气体分子的动能,或者说是与气体的热力学与气体分子的动能,或者说是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温度成正比。分子平均自由程分子平均自由程:气体分子在两次碰撞的间隔时间里走过的平均气体分子在两次碰撞的间隔时间里走过的平均距离。距离。式中式中d为气体分子的有效截面直径。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与气为气体分子的有效截面直径。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与气体分子的密度体分子的密度n成反比。成反比。(3 3)(4 4)第六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2 1.2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3 3、碰撞频率、碰撞频率(气体分子通量)(气体分子通量):在单位时间: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表
6、面受到气单位面积表面受到气体分子碰撞的次数体分子碰撞的次数。(5 5)(6 6)在薄膜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薄膜的沉积主要是通过气体分子对在薄膜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薄膜的沉积主要是通过气体分子对于衬底的碰撞过程来实现的。此时,薄膜的沉积速度正比于气体分于衬底的碰撞过程来实现的。此时,薄膜的沉积速度正比于气体分子通量。将式(子通量。将式(2 2)和()和(3 3)代入上式,可以求出气体分子的通量:)代入上式,可以求出气体分子的通量:第七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2 1.2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 真空度的划分:真空度的划分:低真空:低真空:105102Pa 中真空:中真空:10
7、210-1Pa高真空:高真空:10-110-5Pa超高真空:超高真空:10-5Pa真空蒸发方法真空蒸发方法溅射沉积技术溅射沉积技术电子显微分析电子显微分析材料表面分析技术材料表面分析技术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第八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当真空管道两端存在有压力差时,气体就会自动地从高压处向低当真空管道两端存在有压力差时,气体就会自动地从高压处向低压处扩散,便形成了气体流动。任何真空系统都是由气源压处扩散,便形成了气体流动。任何真空系统都是由气源(待抽容器待抽容器)、系统构件系统构件(管道阀门等管道阀门等)及抽气装置及抽气装置(真空泵真空泵)组成的,气体从气源经过系组成的,气体从气
8、源经过系统的构件向抽气口源源不断地流动,是动态真空系统的普遍特点。统的构件向抽气口源源不断地流动,是动态真空系统的普遍特点。1.3 1.3 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第九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3 1.3 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1 1、气体的流动状态气体的流动状态 在高真空环境中,气体分子除了与容器器壁发生碰撞以外,几乎不在高真空环境中,气体分子除了与容器器壁发生碰撞以外,几乎不发生气体分子间的碰撞过程。这种气体的流动状态被称为气体的发生气体分子间的碰撞过程。这种气体的流动状态被称为气体的分子分子流状态。流状态。分子流的特点分子流的特点是气体分子
9、的平均自由程大于气体容器的尺寸或是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于气体容器的尺寸或与其相当。与其相当。当气体压力较高时,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较短,气体分当气体压力较高时,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较短,气体分子间的相互碰撞较为频繁,这种气体的流动状态称为气体的子间的相互碰撞较为频繁,这种气体的流动状态称为气体的黏黏滞流状态滞流状态。第十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3 1.3 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 上述两种气体流动状态间的界线可以借助一个无量纲的参数上述两种气体流动状态间的界线可以借助一个无量纲的参数克努森(克努森(Knudsen)准数)准数Kn来划分,定义为:来划分,定义为:Kn11
10、0粘滞流状态粘滞流状态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3 1.3 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 黏滞流状态黏滞流状态的气体流动模式复杂,在低流速的情况下,黏滞流的气体流动模式复杂,在低流速的情况下,黏滞流状态的气流处于状态的气流处于层流状态层流状态;在流速较高时,气体的流动状态转变为;在流速较高时,气体的流动状态转变为紊流紊流状态状态。所谓所谓层流状态,层流状态,相当于气体分子的宏观运动方向与一组相互相当于气体分子的宏观运动方向与一组相互平行的流线相一致。平行的流线相一致。在流速较高的情况下,气体的流动不再能够维持相互平行的层在流速较高的情况下,气体的流动不再能够维持相互平行
11、的层流模式,而会转变为一种漩涡式的流动模式。这时,气流中不断流模式,而会转变为一种漩涡式的流动模式。这时,气流中不断出现一些低气压的漩涡,这种气体的流动状态成为出现一些低气压的漩涡,这种气体的流动状态成为紊流状态紊流状态。如下。如下图所示。图所示。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3 1.3 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图图1.3 1.3 黏滞态气流的两种流动状态黏滞态气流的两种流动状态(a)a)层流;层流;(b)b)紊流紊流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3 1.3 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雷诺(雷诺(Reynolds)准数)准数Re是帮助判断气体流动状
12、态的另一无量纲参是帮助判断气体流动状态的另一无量纲参数,定义为:数,定义为:雷诺准数与气体流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为:雷诺准数与气体流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为:Re2200紊流状态紊流状态2200Re1200紊流和层流态紊流和层流态Re1200层流状态层流状态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真空技术中,气体沿管道的流动状态可划分为如下几种基本形式:从大气压力下开始抽真真空技术中,气体沿管道的流动状态可划分为如下几种基本形式:从大气压力下开始抽真空的初期,管道中气体压力和流速较高,气体的惯性力在流动中起主要作用,流动呈不稳定状空的初期,管道中气体压力和流速较高,气体的惯性力在流动中起主要作用,流动呈不稳定状态,流
13、线无规则,并不时有旋涡出现,这种流动状态称为态,流线无规则,并不时有旋涡出现,这种流动状态称为湍流湍流(涡流,紊流涡流,紊流);随着流速和气压;随着流速和气压的降低,在低真空区域内,气流由湍流变成规则的的降低,在低真空区域内,气流由湍流变成规则的层流流动层流流动,各部分具有不同速度的流动层,各部分具有不同速度的流动层,流线平行于管轴,气体的粘滞力在流动中起主导作用,此时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流线平行于管轴,气体的粘滞力在流动中起主导作用,此时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仍远仍远小于导管最小截面尺寸小于导管最小截面尺寸d,这种流态叫做,这种流态叫做粘滞流粘滞流;当气体流动进入高真空范围,分子;当气体流动进
14、入高真空范围,分子平均自由程平均自由程远远大于管道最小尺寸远远大于管道最小尺寸d时,气体分子与管壁之间的碰撞占居主要地位,分子时,气体分子与管壁之间的碰撞占居主要地位,分子靠热运动自由地直线进行,只发生与管壁的碰撞和热反射而飞过管道,气体流动由各个分靠热运动自由地直线进行,只发生与管壁的碰撞和热反射而飞过管道,气体流动由各个分子的独立运动叠加而成,这种流动称作子的独立运动叠加而成,这种流动称作分子流分子流;发生在中真空区域内,介于粘滞与分子流;发生在中真空区域内,介于粘滞与分子流之间的流动状态叫做之间的流动状态叫做中间流或过渡流中间流或过渡流。1.3 1.3 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气体的流动
15、状态和真空抽速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3 1.3 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2 2、气体管路的流导、气体管路的流导 真空系统中总包括有真空管路,而真空管路中气体的通过能力称真空系统中总包括有真空管路,而真空管路中气体的通过能力称为它的为它的流导流导。设一真空部件使流动着的气体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力降低,。设一真空部件使流动着的气体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力降低,则其则其流导流导C的定义为:的定义为:根据组成真空系统的需要,有时将几个真空元件根据组成真空系统的需要,有时将几个真空元件(如管道如管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联接在一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联接在一起,称为元件的并联,起,称为元件的
16、并联,并联后元件的总流导并联后元件的总流导等于各分支流导之和等于各分支流导之和C=C1+C2+Cn有时将几个元件首尾顺序联接,称为元件的串联,有时将几个元件首尾顺序联接,称为元件的串联,串联后元件的总流导的倒数串联后元件的总流导的倒数等于各等于各元件流导的倒数之和元件流导的倒数之和1/C=1/C1+1/C2+1/Cn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把一个被抽容器的出口和一台真空泵的入口,用总流导为把一个被抽容器的出口和一台真空泵的入口,用总流导为C的真空管路联接起来,若真空泵在其入口处的抽速为的真空管路联接起来,若真空泵在其入口处的抽速为Sp,则该真空系统在,则该真空系统在被抽容器出口处所能产生的有
17、效抽速为被抽容器出口处所能产生的有效抽速为S,则该真空系统在被抽容器出口,则该真空系统在被抽容器出口处所能产生的有效抽速处所能产生的有效抽速S为为S=(SpC)/(Sp+C)此式习惯上称为此式习惯上称为真空技术基本方程真空技术基本方程。从中可以看出,在被抽容。从中可以看出,在被抽容器出口产生的有效抽速器出口产生的有效抽速S,比泵口抽速,比泵口抽速Sp和管路流导和管路流导C都要小;若要获都要小;若要获得较大的得较大的S,应该合理地搭配,应该合理地搭配Sp和和C,单独增大其中的一个,不能获得理,单独增大其中的一个,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想的结果。1.3 1.3 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气体的流动状态
18、和真空抽速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3 1.3 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气体的流动状态和真空抽速真空泵的理论抽速真空泵的理论抽速S SP P P P为真空泵入口处的气体压力;为真空泵入口处的气体压力;Q 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真空泵的气体流为单位时间内通过真空泵的气体流量。量。真空泵的有效抽速真空泵的有效抽速 S S 3 3、真空泵性能的基本参数真空泵性能的基本参数实际抽速实际抽速S S小于理论抽速小于理论抽速S SP P极限压强极限压强Pn:泵对一个不漏气不放气的容器抽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所能达:泵对一个不漏气不放气的容器抽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所能达到的最低平衡压强;到的最低平衡压强;最大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薄膜 制备 真空技术 基础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