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课件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7页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变态心理学的概念n变态心理学,又叫异常心理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变态心理学,又叫异常心理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变态心理学所研究的重点并不在正常与异常支。由于变态心理学所研究的重点并不在正常与异常之间的差异,而是从临床的角度来研究精神疾病中的之间的差异,而是从临床的角度来研究精神疾病中的异常心理现象。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更愿意叫病异常心理现象。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更愿意叫病理心理学(理心理学(psychopathology).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57页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n异常心理现象的性质与特点
2、;异常心理现象的性质与特点;n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n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与预后;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与预后;n精神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精神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57页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一般常识性的区分:一般常识性的区分:1、思维、言语、行为上的离奇古怪、思维、言语、行为上的离奇古怪 2、情感体验与表现的不恰当、情感体验与表现的不恰当 3、自身社会功能的不完整、自身社会功能的不完整 4、对他人或环境的干扰、对他人或环境的干扰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57页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3、标准 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很难找到一个简单的、统一而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很难找到一个简单的、统一而公认的标准或方式来判断心理状况的正常与否。公认的标准或方式来判断心理状况的正常与否。n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来对待,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来对待,判断的标准是相信的解剖学与病理学的变化。判断的标准是相信的解剖学与病理学的变化。n医学标准的不足:很多疾病早期没有症状;医学标准的不足:很多疾病早期没有症状;很多精神疾病无法找到相关的生物学异常;很多精神疾病无法找到相关的生物学异常;不同的社会、文化对精神现象有不同判断不同的社会、文化对精神现象有不同判断现在学
4、习的是第5页,共57页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n统计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将心理现象当作一个普通的变量来进行统将心理现象当作一个普通的变量来进行统计学的分析与处理。超出常态分布的现象即为异计学的分析与处理。超出常态分布的现象即为异常。但是,人类精神活动是多元的、复杂的,难常。但是,人类精神活动是多元的、复杂的,难以归纳成简单的变量或者人为的简化会失去重要以归纳成简单的变量或者人为的简化会失去重要的信息。所以,仅统计学标准来判断人类的精神的信息。所以,仅统计学标准来判断人类的精神活动是不全面的。活动是不全面的。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57页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心理正常与异
5、常的区分标准n社会学标准:社会学标准:这是从人的精神活动或心理行为是否能适应社会这是从人的精神活动或心理行为是否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来判断精神活动的正常与否。它的判断标生活的要求来判断精神活动的正常与否。它的判断标准是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不同的社会,这些标准准是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不同的社会,这些标准不同,所以,对精神活动正常与否的判断结果也不同。不同,所以,对精神活动正常与否的判断结果也不同。如同性恋,酒依赖。如同性恋,酒依赖。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57页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n心理学标准:心理学标准:这是根据病人的主观的内在体验来判断精神活动这是根据病人的主观
6、的内在体验来判断精神活动的正常与否。这种判断有很强的主观性,对当事人的的正常与否。这种判断有很强的主观性,对当事人的描述及评估者的经验依赖性很大。是目前大多数心理描述及评估者的经验依赖性很大。是目前大多数心理问题的判断方法。问题的判断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57页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n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原则: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原则: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所以,精神活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所以,精神活 动在形式与内容上应该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动在形式与内容上应该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n心理活动内在统一的原则:心理活动内在统一的原则:人的精神活动包括认
7、知、情感、意志行为几个部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必须保持内在的协调。这几个部分必须保持内在的协调。n人格相对稳定的原则:人格相对稳定的原则:人格是个体待人处事的恒定的行为方式。如果个体人格是个体待人处事的恒定的行为方式。如果个体 的人格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其行为会令人费解。的人格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其行为会令人费解。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57页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n纵向比较原则:纵向比较原则:对当事人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心理活动改变的对当事人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心理活动改变的“变化点变化点”有时明显,有时模糊。有时明显,有
8、时模糊。n横向比较原则:横向比较原则:与相同环境中的其它人进行比较。如失恋、地震。与相同环境中的其它人进行比较。如失恋、地震。n个体化原则:个体化原则: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同样的事件对人的影响不同。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同样的事件对人的影响不同。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57页精神症状的分类精神症状的分类感知障碍:感知障碍:强度异常强度异常 内容异常内容异常思维障碍:思维障碍:形式障碍形式障碍 内容障碍内容障碍 逻辑障碍逻辑障碍情感障碍:情感障碍:性质障碍性质障碍 波动性障碍波动性障碍 情感不协调情感不协调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57页精神症状的分类精神症状的分类意志障碍:意志障碍:1 意志增强意
9、志增强 2 意志减弱意志减弱动作行为障碍:精神动动性兴奋动作行为障碍:精神动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抑制精神运动性抑制 本能行为障碍本能行为障碍 特殊行为障碍特殊行为障碍注意障碍:注意强度注意障碍:注意强度 注意范围注意范围 注意稳定性注意稳定性记忆障碍:记忆障碍:1 遗忘遗忘 2 记忆错误记忆错误自知力:自知力: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7页感知障碍感知障碍感觉是对客观外界刺激的反应。感觉是对客观外界刺激的反应。知觉是对客观外界的刺激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知觉是对客观外界的刺激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感知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意识到的过程。它是各种高感知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意识到的过程。
10、它是各种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类的感知可以根据感觉通道分为视觉、听级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类的感知可以根据感觉通道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与空间感知。觉、味觉、嗅觉、触觉与空间感知。感觉异常包括:感知强度异常感觉异常包括:感知强度异常 感知内容异常感知内容异常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7页感觉障碍感觉障碍n感觉是个体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类最初级感觉是个体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类最初级 的心理过程,也是其它高级心理过程的基础。的心理过程,也是其它高级心理过程的基础。n感觉过敏(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的感受性增强。多见
11、于神经衰弱、癔症、更年期综合症,的感受性增强。多见于神经衰弱、癔症、更年期综合症,感染或严重躯体疾病后的虚弱状态。感染或严重躯体疾病后的虚弱状态。n感觉减弱感觉减弱(Hypoesthesia):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弱。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弱。严重时,还会出现感觉消失(严重时,还会出现感觉消失(anesthesia),即对外界刺激),即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多见于入睡前状态、抑郁状态、木僵状态、不产生任何感觉。多见于入睡前状态、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催眠状态、边缘人格者自伤时的状态与癔症。催眠状态、边缘人格者自伤时的状态与癔症。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7页感觉障碍感觉障碍内感性不适:内感性不
12、适:身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异身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虫爬感等等。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虫爬感等等。内感性不适的异样感常常没有明确的部位、难内感性不适的异样感常常没有明确的部位、难以描述,它们经常是疑病妄想的产生基础。以描述,它们经常是疑病妄想的产生基础。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7页知觉障碍知觉障碍n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整体的反映。互关系的,整体的反映。n知觉与感觉的区别:知觉与感觉的区别:感觉:单一属性,如红色、甜的、脆的、圆感觉:单一属性,如红色、甜的、脆的、
13、圆 的、可以吃的。的、可以吃的。知觉:各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苹果。知觉:各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苹果。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7页知觉障碍知觉障碍错觉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极度恐惧、紧张及期待、注意力光线暗淡、极度恐惧、紧张及期待、注意力不集中、有意识障碍等心理状况下可能产生不集中、有意识障碍等心理状况下可能产生错觉。正常人所出现的这种状况一般持续时错觉。正常人所出现的这种状况一般持续时间短,而且可以被现实所纠正。在临床上,间短,而且可以被现实所纠正。在临床上,通常是脑器质性精神病状态时可以发生大量通常是脑器质性精神病状态时可
14、以发生大量的、丰富的错觉。功能性精神病的错觉一般的、丰富的错觉。功能性精神病的错觉一般比较单调。比较单调。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7页知觉障碍知觉障碍幻觉幻觉n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以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以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n从客观上讲,幻觉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但是对病人从客观上讲,幻觉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但是对病人来讲,却是真实地被他感知到的。所以,当病人陷于来讲,却是真实地被他感知到的。所以,当病人陷于幻觉状态时,他是把自己的幻觉当着真实的感知来对幻觉状态时,他是把自己的幻觉当着真实的感知来对待的。待的。n幻觉可以表
15、现为各种感觉通道的幻觉,如幻听、幻视、幻觉可以表现为各种感觉通道的幻觉,如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运动性幻觉。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运动性幻觉。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7页幻觉与错觉的区别幻觉与错觉的区别n错觉,有一个真实的事物存在,但是,对知觉进错觉,有一个真实的事物存在,但是,对知觉进行了歪曲、错误的解释。行了歪曲、错误的解释。n幻觉,没有真实的事物存在,是当事人虚构的。幻觉,没有真实的事物存在,是当事人虚构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7页幻觉幻觉n幻听(幻听(auditory hallucination):听到一个不存听到一个不存在的声音,如言语声、音乐声、风声
16、、噪音等。在的声音,如言语声、音乐声、风声、噪音等。在临床上,最具有诊断意义的幻听是言语性幻听。在临床上,最具有诊断意义的幻听是言语性幻听。n幻视幻视(visual hallucination):看见一个不存在的事:看见一个不存在的事物或画面。可以鲜明生动,也可以模糊不清;常物或画面。可以鲜明生动,也可以模糊不清;常与其它幻觉一想出现;多见于意识障碍状态、精与其它幻觉一想出现;多见于意识障碍状态、精神分裂症之中。神分裂症之中。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7页幻幻 觉觉n幻嗅(幻嗅(olfactory hallucination):患者闻到不存在的患者闻到不存在的气味,如尸臭味、腐烂味、焦糊味、煤
17、油味等。常气味,如尸臭味、腐烂味、焦糊味、煤油味等。常常是令人不愉快的;常与其它幻觉一起出现;容易常是令人不愉快的;常与其它幻觉一起出现;容易继发偏执性妄想;颞叶损害时的首发症状。继发偏执性妄想;颞叶损害时的首发症状。n幻味(幻味(gustatory hallucination):尝到不存在的尝到不存在的味道。通常是不愉快的,容易继发仿执性妄想;常味道。通常是不愉快的,容易继发仿执性妄想;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病。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病。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7页幻觉幻觉n内脏幻觉(内脏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有关内脏的虚有关内脏的虚幻的知觉,如感
18、到内脏扭转、断裂、穿孔、腐烂等幻的知觉,如感到内脏扭转、断裂、穿孔、腐烂等等。觉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一起出现;常见于精等。觉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一起出现;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病、抑郁症。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病、抑郁症。n运动性幻觉(运动性幻觉(motor hallucination):关于本体感觉关于本体感觉如肌肉、关节等运动与部位幻觉。如病人没有讲话,如肌肉、关节等运动与部位幻觉。如病人没有讲话,但感到自己的唇、舌在运动,好象在讲话一样。但感到自己的唇、舌在运动,好象在讲话一样。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7页正常思维的特点正常思维的特点n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
19、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正常思维的特点:的高级形式。正常思维的特点:n具体性:思维内容应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具体性:思维内容应与客观事物相符合。n目的性:围绕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目的性:围绕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进行。n逻辑性:思维过程必须符合思维的逻辑规律。逻辑性:思维过程必须符合思维的逻辑规律。n实际性:正确的思维应该具有实际的效用。实际性:正确的思维应该具有实际的效用。n实践性:正确的思维可以通过客观实践验证实践性:正确的思维可以通过客观实践验证。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7页思维障碍思维障碍形式障碍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奔逸(flight though
20、t):思维联想的速度明显:思维联想的速度明显加快,大量的概念在脑中连续涌现,甚至来不及表加快,大量的概念在脑中连续涌现,甚至来不及表达,大有出口成章的感觉。常见于躁狂症。达,大有出口成章的感觉。常见于躁狂症。思维迟缓:思维迟缓:(retardation of thought):病人的联病人的联想被抑制,表现为思维活动变慢、联想困难、想被抑制,表现为思维活动变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语量少、语速慢、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常见于抑郁症。语音低。常见于抑郁症。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7页思维障碍思维障碍形式障碍形式障碍思维散漫:思维散漫:(looseness
21、 of thought):病人在较长病人在较长的自发性言语中,思维内容散漫,对问题的描述的自发性言语中,思维内容散漫,对问题的描述不中肯、不切题、不以围绕谈话的中心主题展,不中肯、不切题、不以围绕谈话的中心主题展,导致交谈困难。严重时,可发展为思维破裂、思导致交谈困难。严重时,可发展为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精神分裂症常见。维不连贯。精神分裂症常见。思维贫乏思维贫乏(poverty of thought):言语过于简单,只:言语过于简单,只能对事物表面产生反应,缺乏进一步的联想。能对事物表面产生反应,缺乏进一步的联想。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57页思维障碍思维障碍形式障碍形式障碍思维中断:思维中
22、断:(blocking of thought):病人在没有病人在没有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思维过程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思维过程突然出现短暂中断,好象突然出现短暂中断,好象“停电停电”了一样,脑了一样,脑子里一片空白。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子里一片空白。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赘述:(赘述:(circumstantiality):以思维过程中主题以思维过程中主题转换的粘滞性、话题停留在某些枝节问题上转换的粘滞性、话题停留在某些枝节问题上不能展开、不能抓住核心重点以主要特征的不能展开、不能抓住核心重点以主要特征的思维联想障碍。常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等脑思维联想障碍。常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等
2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智能障碍、慢性精神分裂器质性精神障碍、智能障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患者。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57页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妄想n在精神病学或病理心理学的框架里,思维内容的障碍主在精神病学或病理心理学的框架里,思维内容的障碍主要是指妄想。要是指妄想。n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与判断。妄想的特点:与判断。妄想的特点:n它不符合事实;它不符合事实;n妄想的内容与个人经历、社会及文化背景有关,但却不妄想的内容与个人经历、社会及文化背景有关,但却不符合病人受教育的水平;符合病人受教育的水平;n当
24、事人对此信念坚信不移,不能被事实所说服。当事人对此信念坚信不移,不能被事实所说服。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57页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妄想n被害妄想:病人坚信某些个人或集团对他进行不利被害妄想:病人坚信某些个人或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报复、陷害等。最常见的表现的活动,进行打击、报复、陷害等。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认为饮食里有毒、被人跟踪、监视、窃听形式是:认为饮食里有毒、被人跟踪、监视、窃听等。病人会因此采用所谓的防范措施而出现攻击他等。病人会因此采用所谓的防范措施而出现攻击他人或自伤行为。常见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人或自伤行为。常见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现在学习的是第
25、28页,共57页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妄想n关系妄想:病人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有关系妄想:病人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有关,并赋于这些事件独特的意义。关系妄想常与被关,并赋于这些事件独特的意义。关系妄想常与被害妄想相伴随出现。最常见的形式是:认为别人议害妄想相伴随出现。最常见的形式是:认为别人议论他、对他指指点点、用各种行为暗示他、影射他论他、对他指指点点、用各种行为暗示他、影射他等。常见于各种功能性精神病,有些神经症患者也等。常见于各种功能性精神病,有些神经症患者也有轻度的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有轻度的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57页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内容障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变态心理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