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_教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橡树_教案(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致橡树_教案-第 2 页致橡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字词、作者相关常识及文中的修辞手法。2、理解诗中“橡树”与“木棉”的象征意义。3、背诵全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意象入手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爱情观。教学重点:1、理解诗人的爱情观。2、把握诗歌所使用的抒情方式与修辞手法。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象征手法。2、鉴赏诗歌意象,学习诗歌运用典型意象表达思想的方法。教学方法:情景法、问题引导法、诵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作业:1、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2、利用教参或网络,查阅
2、作者相关知识,并掌握。3、利用网络,了解朦胧诗及其特点。4、利用网络或工具书,了解诗中提到的“橡树”、“木棉”等意象特点。二、课堂教学(一)导入新课1、利用 PPT 课件,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美妙音乐伴奏中,教师激情导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致橡树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爱情在文学史上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爱,有人可以割舍富贵;为了爱,有人可以抛却亲情;为了爱,有人可以放下事业;为了爱,有人可以舍弃生命爱情,赋予人们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由此又涌现出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诞生了多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3、干”“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从古到今,关于爱情,可谓是众说纷纭。不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众所周知的典型形象。对此,你能列举出哪些呢?他们的爱情是你理想的爱情吗?在你的心目中,爱情又是什么样的呢?爱情的双方又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2、关于爱情的讨论。可引导学生从熟知的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主角着眼,讨论各种各样的爱情。3、爱情双方到底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听听舒婷这位女性诗人的回答。板书:致橡树舒婷(二)理解、鉴赏作品之前,检查预习作业(小组竞赛计分法)-第 3 页1、找同学朗读课文,并为难字、易错字正音。2、检查关于作者的相关常识。重点:原名。
4、其重要作品有:诗集、等。其诗歌获 1979-1980 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她是诗派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3、关于朦胧诗,找同学介绍,教师加以补充。“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艺术上意象叠加,扑朔迷离,心事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在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一般人认为,朦胧诗是自 1978 年北岛等主编的今天杂志开始的。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
5、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等。(三)、课文研读1、听丁建华老师的朗诵诗歌。(播放课件中的视频动画)在美妙的音乐和生动形象的图片的听觉、视觉的双重感染中,领略诗歌的美妙。2、解题。(课件)教师提出问题:(1)诗题中的“致”是什么意思?“致橡树”的主语是谁?(2)“致橡树”的意思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学生小组简单讨论作答。参考:致:倾诉,表白。主语:木棉。题目含义:木棉对橡树的表白,实为抒情主人公对爱人的表白。3、利用课件展示橡树、木棉图片,给同学们以感性认识。4、关于意象,教师做具体的讲解并举学过的诗歌乡愁为例进行说明。意: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象:作品中的形象(客观物象)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
6、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言之,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示例:余光中乡愁(生齐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客观物象乡愁主观情感(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意象意象5、诗中作者首先使用了哪些意象?做了怎样的表白呢?找同学回答(评价并板书):(1)(攀援的)凌霄花(2)(痴情的)鸟儿(3)泉源(4)险峰(5)日光(6)春雨作者的态度:“绝不像”“绝不学”“也不止”“甚至”(否定)“不,这些都还不够”进一步提出问题 B,结合课后练习一思考并小组讨论:作者否定的是怎样的爱情观呢?你同意诗人的观点吗?然后找代表回答。(尽量肯定学生的说法)(板书)教师评价
7、课件参考:(1)攀附他人-第 4 页(2)单方依恋(3)一味奉献第二问(难点)教师阐释:这些爱情关系中的双方不是本质上的平等,缺少一种独立,所以诗人持否定态度。延伸思考:诗人否定的这种爱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仅仅适于女性对男性吗?又仅仅适于爱情关系吗?思考问题 C、那么,诗人向往的爱情(木棉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带问题自由速读,从课文中寻求答案)答案不难,可让学生齐声朗读回答同时展示课件图片: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树的形象和你站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
8、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读完思考结合课件小组讨论问题 D:橡树与木棉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由此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关系?6、关于象征,教师作必要的阐释。(难点,教师点拨、阐释为主,引导学生理解)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之后找代表回答。(教师评价并板书)课件参考:(1)橡树:刚勇、果敢、锐利阳刚之美木棉:热烈、柔韧、厚重阴柔之美(2)平等 独立思考问题 E:木棉与橡树的爱情
9、关系是怎样的呢?(同学齐声用原文回答),并找同学用词语概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概括:(板书)同甘共苦、相互独立、相互依存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诗人的爱情)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思考小组讨论 F: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第 5 页的位置,足下的土地”的理解。教师评价点拨。参考:这句诗是从女性角度表现的爱情观,是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有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4、内容小结:诗人按照先破后立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
10、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5、学生分成两部分齐读课文。(按小节分)(四)表达技巧1、先破后立的结构。全文分为几部分?从哪划分?过渡句是那一句?学生概括,教师评价。参考:全是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否定的爱情模式。(破)第二部分(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至最后)表达出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立)过度语句:不,这些都还不够!2、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从前面分析“致”的含义,以及诗歌主要以木棉的表白表现内容解决。3、整体象征手法构造意象
11、橡树象征男性的阳刚之美木棉象征女性的阴柔之美4、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同学们找出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比喻 拟人、排比、对偶、对比(举例略)(五)、找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对诗歌的鉴赏,在朗读中整体感受诗歌表达的主题。教师点评。(六)课堂延伸1、关于爱情,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你如何看待中学生恋爱?2、赏析舒婷另一诗作神女峰,理解诗的主题。(教师适当点拨)(附)神女峰原诗: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
12、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第 6 页人间天上,代代相传注:神女峰:神女峰本是长江三峡上的一个小峰,因其形状像一个女子的身姿,而衍生出一个神话传说。在漫长的年代里,它已作为妇女贞节的象征,一直被人们歌颂和咏赞。金光菊、女贞子:巫峡中的常见植物。它们生机蓬勃,自由活泼,体现着生命属于自己。(七)课文背诵。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赏图片配乐背诵诗歌。三、质疑解疑四、课堂小结本课学习重点归纳:(1)理解作者在诗中表达的爱情观。(2)橡树和木棉的象征意义(3)本文使用的修辞手法(4)本文的抒情方式和结构特点(5)了解意象。五、作业布置:1、课下讨论本诗中作者的爱
13、情观,想想除了诗中提到的,爱情双方还应具备什么条件,自己应该树立怎样的爱情观。2、背诵诗歌3、模仿致橡树,学习作者运用意象表达思想的的方法尝试写一首小诗。可以写给父母、老师、朋友或者自己。可以表现灵活的主题。(教师简单提示)六、板书设计致橡树舒婷内容(攀援的)凌霄花攀附平等独立(痴情的)鸟儿依恋橡树同甘共苦木棉泉源、险峰牺牲相互依存日光、春雨奉献相互尊重技巧1、先破后立的结构模式2、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3、象征手法4、修辞手法5、运用典型意象表达思想感情七、教学反思: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诵读教学,让学生感受、领略诗歌的美妙意境,体验诗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分组讨论教学,让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活跃思维,增强团队的凝聚力。3、情景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更好地学习诗歌的内容和技巧,为进一步鉴赏诗歌打下基础。4、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不仅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让教学简单化。对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2012 年 11 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