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研究课件.ppt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研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研究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研究第1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一、急诊的识别、定性和检查一、急诊的识别、定性和检查 急诊对AMI作出初步识别和处理的重点,应在10分钟内完成临床检查和18导联ECG,并尽可能减少“就诊开始溶栓时间”(应小于30分钟),或90分钟内开始直接急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要牢固树立“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概念。第2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1缺血性胸痛史 AMI疼痛通常在胸骨后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背、颌部、背部或肩部放射痛。有时疼痛部位不典型,可在上腹部、颈部、下颌等部位。疼痛常持续20分钟以上,常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或紧迫
2、、烧灼感,常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或眩晕等。第3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应注意非典型疼痛的部位、无痛性MI和其他不典型表现。女性常表现为不典型胸痛,而老年人更多的表现为呼吸困难。要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急性胸膜炎等引起的胸痛相鉴别。第4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2 18导 联ECG(常 规12导 联 加“V7-V9、V3R-V5R”)检查是诊断过程的关键。第5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1)ST段抬高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
3、者应迅速评价溶栓禁忌症,开始抗缺血治疗,并尽快再灌注治疗(溶栓或PTCA)。缺血性胸痛病人ECG的ST段抬高,对诊断AMI的特异性为91%,敏感性为46%,死亡率随着显示ST段抬高的ECG导联数的增加而增高。第6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现有资料不支持在无ST段抬高或无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进行溶栓治疗,直接PTCA在这部分病人的价值仍不清楚。大约75%80%的AMI病人表现为缺血性胸痛,而只有不到25%因缺血性胸痛入院的病人后来被诊断为有AMI。尽管ECG上出现ST段抬高和Q波,高度提示MI。但是约有50%的MI病人并不表现ST段抬高。第7页,此课件
4、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2)对非ST段抬高但ECG高度怀疑缺血(ST段下移、T波倒置)或有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应抗缺血治疗、并作心肌标记物及常规血液检查(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时间)。第8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3)表现为ECG正常或其他非诊断性ECG变化者,应在急诊科进行床边监测(心电、心肌标记物浓度、二维超声等)。获结果后,再评估有无缺血或MI证据,以决定留观或住院。因此,对于多数病人,实验室检查对诊断MI具有重要价值。第9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3血清
5、心肌标记物的测定 快速床旁试剂条的应用,可测定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和CK-MB,为临床诊断AMI提供快速简便的方法。第10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传统的血清心肌标记物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其同功酶MB(CKMB)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所以需要更敏感和更有心肌特异性的心肌坏死标记物。作为MI诊断依据时,其诊断标准值至少是正常上限值的2倍。第11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CKMB亚型是另一新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最近,研究诊断AMI方法的报告
6、指出,以 CKMB2绝 对 浓 度 1.0U/L或 CKMB2/CKMB1比值1.5为指标,24小时诊断AMI的敏感性为59%,46小时为92%。可用于早期诊断AMI和早期确定再灌注(2小时CKMB2/CKMB1峰值3.8)。第12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肌红蛋白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血红素蛋白,它从MI心肌释放出来比CKMB快,在MI后2小时即可测到,可作为早期MI标记物。然而,由于其升高的时间较短(24小时)和缺乏特异性(如骨骼肌损伤),因此在AMI时作肌红蛋白系列检查的价值有限。故早期检出后,应再测定CK-MB、cTnI或cTnT的浓度。第13页
7、,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它由三个亚单位构成,即肌钙蛋白T、I和C(仅对细胞内钙浓度变化有反应)。在健康人血液中测不到。AMI病人在胸痛发作3小时后心脏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即开始上升至参考值上限以上。在AMI发生后肌钙蛋白I升高可持续710天,肌钙蛋白T升高则可持续高达1014天。第14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Q波和无Q波AMI的心钙蛋白T释放动力学相似,成功地进行相关动脉血管再通的AMI病人,肌钙蛋白T快速释放可将此作为再灌注指标。已有灶性心肌细胞坏死证据的病人,肌钙蛋白水平升高
8、,而CK水平正常。据估计,没有ST段抬高而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者,用肌钙蛋白测定约30%为非Q波MI 第15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DMCS试验(Diagnostic Marke Cooperative Study)对CKMB、CKMB亚型、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诊断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早期诊断(6小时之内)MI以CKMB亚型最有效,而肌钙蛋白I和T则有高度的心脏特异性,对晚期MI的诊断特别有效。(附表)第16页,此课件共55页哦附表附表 AMIAMI的血清心肌标记物及其检测时间的血清心肌标记物及其检测时间-项目肌红
9、心脏肌钙蛋白CKCK-MBAST蛋白cTnIcTnT-出现时间(h)122424634612100%敏感时间(h)48812812812峰值时间(h)48102410242410242448持续时间(h)0.51510514342435-注:注:应同时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ASTALT方有意义;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第17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ECG表现可诊断AMI,在血清标记物检测结果报告前即可开始紧急处理。如果ECG表现无决定性诊断意义,早期血液化验结果为阴性,但临床表现高度可疑,则应以血
10、清标记物监测AMI。第18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推荐于入院即刻、2-4小时、6-9小时、12-24小时采血,要求尽早报告结果,或采用快速床旁测定,以迅速得到结果。如临床疑有再发心肌梗死,则应连续测定存在时间短的血清心肌标记物,例如肌红蛋白、CK-MB及其他心肌标记物,以确定再梗死的诊断和发生时间。(附图)第19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无ST段抬高ST段抬高不稳定性非Q波Q波MI心绞痛MI 第20页,此课件共55页哦 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缺血性胸痛识别与定性检查 图示,缺血性胸痛病人可表
11、现为ST段抬高或无ST段抬高,ST段抬高者多数发生Q波MI,少数发生非Q波MI,没有ST段抬高者中,根据血清中是否出现CK-MB,多数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MI,少数发展为Q波MI。从不稳定型心绞痛到非Q波MI、Q波MI,统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第21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二)(二)治疗思路治疗思路第22页,此课件共55页哦(二)(二)治疗思路治疗思路第23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三)常规治疗常规治疗 1 1吸吸氧氧 AMI发生低氧血症,无并发症者初期存在中度缺氧,主要是通氧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内液体过多所致。一般用低流量持续吸氧23天即可。鼻管法:流量24L/min;面罩法:以40%浓
12、度为宜。合并严重CHF、肺水肿或AMI机械性并发症者,需采用正压呼吸或气管内插管和机械通氧第24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三)常规治疗常规治疗2 2硝硝酸酸甘甘油油 是通过最终释放一氧化碳(NO)达到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较小剂量可扩张静脉系统,减少回心血流量,降低室壁张力,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该药能扩张冠状动脉(尤其是在新近斑块破裂处或毗邻部位),增加前向冠脉血流和扩张侧支血管使缺血区血流增加以及增加静脉容量而降低前负荷。第25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三)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有下列情况禁用:SBP90mmHg 严重心动过缓(50bpm或心动过速)下壁心梗,拟诊RVMI。AMI早期应避免使用长效
13、硝酸甘油制剂,可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静滴该药。先以510ug/min(最好用输液泵控制速度),每510分钟滴速510ug/min。第26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三)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治疗终点:治疗终点:临床症状消失已2472小时;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严重头痛,低血压等;血压下降(SBP不能低于90mmHg);正常血压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10%;高血压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30%。心率增加:大于10次/min(但不超过110次/min);肺动脉压:舒张末压下降大于1030%。第27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三)常规治疗常规治疗 文献报导硝酸甘油最大静滴速度200ug/min。大于此速度,有增加
14、低血压的危险。长期静滴可产生相对耐药现象。有研究表明,AMI早期持续静滴硝酸甘油2448小时,耐药性并不常见,若疗效丧失,此时可增加滴注剂量,200mg/min仍不满意者,可改用他药,12小时后再改用硝酸甘油,仍有效。第28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三)常规治疗常规治疗3 3止痛剂止痛剂 主要采用麻醉剂止痛药 吗啡:48mg 静脉滴注,530min后可重复使用,直至疼痛消失,总量不宜超过15mg。杜冷丁:50100mg,肌注,46小时可重复使用。第29页,此课件共55页哦(三)(三)常规治疗常规治疗4 4阿阿斯斯匹匹林林 对各种急性冠脉综合征均有效,现已作为可疑AMI病人初始治疗方案的组成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心肌梗死 诊治 研究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