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推广6.docx





《禅茶一味推广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禅茶一味推广6.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禅茶一味推广6目前茶楼刚开业,市场知名度不高,需要进行系列推广活动。瑞昌市场现以茶餐厅居多,单喝茶价位在60元左右,我茶楼定位相较更高档更纯粹,与此同时顾客群体没有那么大众化,针对的是商务人士、文化人士、公司白领等。一文化活动:1、1)内容:举行赛棋、书法比赛、书画展、剪纸艺术展等;2)洽谈单位:文化局、工会、老年大学等;3)费用:提供场地、茶点、茶水约2000元;评委赠品约1000元;报纸广告为资源置换;部分店内外广告、电视广告费用5000元;合计8000元;4)收获:提高文化底蕴、增加文化人的参与性、借题做报道扩大宣传。2、1)内容:举行茶艺diy、品茗会等;2)参与对象;邀约瑞昌同行、市
2、场上有意参与人士(需要找至少一位名望较高人士);3)费用:提供场地、茶点、茶水约3000元(茶艺diy需要较多茶具、品茗需要好茶叶);报纸广告为资源置换;部分店内外广告、电视广告等费用5000元;合计8000元;4)收获。增加同行交流、加快市场融入、扩大市场知名度、借题做报道扩大宣传。二其他氛围等1、1)店内;二楼走廊:比较长且色彩朴素,容易形成视觉盲点,建议中间点缀一些古色古香的红色灯笼;2)绿色植物:所有绿色植物几乎一模一样,这让原本就比较相似的房间布局更加雷同,容易视觉疲劳,建议适当更换一些盆栽,在大小、造型等方面做些搭配,更具情趣化;3)棋书等:为了增加文化气息,建议可以购置几幅象棋、
3、围棋供人借用,再添置些文化味的书籍。2、店外第二篇: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每日禅话875alt=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src=http:/茶的最初本意是为了解渴。所以喝茶是为了解渴,而品茶是为了怡情。生活里,有时像在喝茶,是为满足生存的需要。有时像在品茗,却是为调节心灵的需求。从苦到甜、从浓到淡,其实只是一个过程。品茶,须静下心来细细把玩品味,才不辜负了好茶。人生亦如品茶般微妙,别虚度了此生,错过了茶香。每日禅话875alt=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src=http:/温水沏茶,茶叶似枯木静浮水面,鲜有茶香;沸水泡茶,茶叶似入水活鱼,上下翻腾,几经沉浮,最后抵达壶底归于平静
4、,此时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芸芸众生若茶叶,如无艰难磨砺,风雨洗礼,经受岁月浮沉,怎能散发出生命的芬芳。每日禅话875alt=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src=http:/人生如茶,浓淡冷暖各有缘法。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必叹时运不济,不必伤无力自拔。品茶的人会举起茶杯告诉你:“所有的荣华和清苦,都应该像这第一泡茶一样,润杯即可倒掉,喂给野花杂草。”每日禅话875alt=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src=http:/有人说。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
5、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每日禅话875alt=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src=http:/春茶苦,夏茶涩,人生在世,就算再顺利,也离不开“苦涩”二字。佛家有云“苦集灭道,亦为四谛,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人要经历生老病死之苦,贪嗔痴念之集,寂灭涅槃之灭,想要通向极乐之道,就应“苦当之,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茶如禅意,初尝茶之苦,二尝茶之涩,三尝茶之悠扬,再尝茶之余香,最后茶之清幽与人心合一,由苦及乐。茶禅一味,亦如人生,初而涉世浅,深受外界打磨之苦,久而久之,圆而不滑,外圆内方,乐于世事却不改其本心。每日禅话875alt=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src=http:/品茶如
6、品人,人品如茶品。一个人喝茶,其意不仅在止渴,更在于鉴赏其色、香与味,体会其苦、甜与醇,领悟其淡、雅与和。自省自悟,品出茶的真性,体会人生百味,达到天地人和相通的境界。人有万象,茶有千面。这是品质决定的,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真正的好茶经得起沸腾热水的考验,真正有品质的人同样也能承受尘世的侵蚀,眼明心清,始终保持着天赋本色。当你端起茶清茗入口,芳香馥郁,清新透体之时,是否也在品味你自己呢。每日禅话875alt=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src=http:/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浮沉时才能氤氲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茶人风姿;懂得浮沉与举放的时机则成就茶艺。茶若人生,
7、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放得下。茶之道,茶知道,守一怀净土,盈一眸恬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愿每个人,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陶醉茶香中。每日禅话875alt=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src=http:/泡上一壶茶,随着茶色的慢慢变淡,随着茶香的源远悠长,去找寻内心的纯真。禅亦如茶,执于一念而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自在于心间。茶禅一味,壶佛一身,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人生真谛,皆在这茶禅之中了。每日禅话875alt=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src=http:/第三篇:茶禅一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范文模版)试论“茶禅一味”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及“和敬清寂”茶道四谛
8、的形成欧阳勋段肇红-2021世界禅茶大会论文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日两国茶文化的交流始于隋唐时代。公元607年遣隋使小野妹子持日本国书拜见隋炀帝,中日两国首开国交。隋文帝开皇年间,茶叶开始向日本输出。据可靠文字记载,最早把中国茶文化带回日本并广为传播的是最澄和尚。804年7月最澄和尚随遣唐使从日本佐贺出海,经50多天的海上颠簸抵达宁波。最澄从天台宗第十祖道邃和尚学习天台教义。后来,天台山佛陇寺的行满座主巡锡来到修禅寺,看到最澄慧根非同寻常,便将其带至佛陇寺,亲自传授牛头禅法及天台教籍82卷。行满大和尚在任座主之前曾是佛陇寺属下的智者塔院的“茶头”,有丰富
9、的茶学知识和茶事实践经验,他不仅传给了最澄佛法,也传授了茶文化知识。805年春,最澄辞别天台山,随遣唐使船队回日本。最澄回日本后,开创了日本天台宗。最澄不仅带回了中国茶种,在日本种活了第一批茶树,而且以日本天台宗创始人的影响力,大力传播从中国学到的茶文化。与最澄同年从唐朝回到日本的还有两位高僧。空海和尚和永忠和尚。三位高僧从我国带回茶种茶文化后,在嵯峨天皇的大力支持和身体力行下,日本上层社会饮茶成为时尚,因当时处弘仁年间,所以史称弘仁茶风。晚唐、五代、北宋期间,日本商船来华几乎是零。这一时期,日本饮茶处于衰微或停滞的状态。我国南宋时,中国禅学进入昌盛时期。禅学主张“不立文字,立即成佛”,重视坐
10、禅、作务等实践性的修行。这一时期包括了由新兴武士阶层源氏家族掌握的整个镰仓时代。源氏政权积极地引进中国禅学,其实力派首领北条时赖等都归依禅门,并把禅学作为武士阶层的思想支柱和必修课。这一时期最为杰出的茶人是荣西,被称为日本的茶祖。荣西生于1141年,多次来华,接触到蓬勃发展的南禅宗,回日本后仍潜心钻研禅宗。回国后的荣西成为日本临济宗的创始人。荣西在1214年完成他的著述吃茶养生记,被称作“日本的茶经”,吃茶养生记推广南宋新茶法,一度衰退了的日本饮茶走上了复兴之路。13世纪初,隶属禅宗之临济宗的径山寺名震江南。径山寺遵循临济禅“不应文字,教外别传”的教法,倡导“公案禅”,强调“顿悟”励行“棒喝分
11、明”的参禅方法。这些都恰合当时刚处于统治地位的日本武士阶层的需要,掌握了镰仓幕府实权的北条氏十分仰慕径山寺,不断派日僧到径山求取禅理。在众多的访径山日僧中,对茶文化的传播起到最大作用的当数圆尔辨圆。圆尔辨圆于1237年起,在径山寺第三十四代十方住持无准师范处修习禅宗临济杨岐派的禅法,历时五年得受印可。在径山的五年里,圆尔辨圆全身心地吸收领会中国禅法,除此之外,他对径山寺独特的禅院生活文化不遗余力的去观察学习。他不仅样样都学,而且样样学有成效,而其中最有成效的恐怕是茶。圆尔辨圆在径山寺不仅学习了种茶、制茶,他更细心观察体验了径山寺的茶礼。当时中国的禅院里都施行一套有严格法式的茶礼。圆尔辨圆从径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味 推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