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1.1改革开放制度效应 改革开放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种资源也得到了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包括劳动力资源。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另外也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突出了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的外流需求进一步强化。并且随着城镇对各类福利制度、居民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在城镇中就业、居住的制约,解除了农民自身生存的限制条件,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1.2公共服务不完善促使劳动力转移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无论是就业、医疗还是劳动保障、义务教育等各方
2、面均不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等公共服务长期处于低供给状态,甚至缺乏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日益向农村倾斜,比如道路硬化、建设卫生池等,但是这仅仅表现在硬件建设,而诸如医疗、文化教育、娱乐等软件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3生产要素投入少 由于农村基础建设较差,因此整体投资环境远远比不上城镇地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的现状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增长。根据一组来自于部分农业大省的调查,2016年农用资金“非农化”现象比较严重,诸如经商务工人员借贷、农村信用社进城等资金分流渠道增多,除此以外,资金分配、使用各环
3、节、渠道的截留与挪用也弱化了农用资金用于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国家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的回报率始终处于较低的地位,农民的积极性低,这些均会导致农业生产现代化物资供应紧缺,恶化农业生产环境。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1正面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正面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缓解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相关调研报告显示,江苏某镇2005年常住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在0.96亩左右,而在2015年十年间人均耕地面积则达到了1.24亩,较10年前有显著增加。主要就是因为人口外流导致部分耕地闲置,间接增加了人均耕地资源,而闲置耕地集中流转至种植大户,有利于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农业。
4、其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仍以江苏某镇为例,该镇在2015年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不到1万人,农村居民从事非农业的比例也显著高于从事农业的数量,即使留守农民其工作选择也更偏向于第二、第三产业。由此可见,地方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效率,降低了农民对耕地的依赖,农村劳动力通过从事非农产业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最后,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江苏某镇其200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6553元,而在2015年上升到了14119元,十年间增长了两倍多,显著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且有外出务工成员的家庭年收入显著高于无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由此可见,劳动力输出是目前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农村经济 发展 影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