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概述精选PPT.ppt
《抗血小板药物概述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血小板药物概述精选PPT.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抗血小板药物概述第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血栓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血栓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1 1、血管壁改变(内皮细胞损伤、抗栓功、血管壁改变(内皮细胞损伤、抗栓功能减弱)能减弱)2 2、血液成分改变(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血液成分改变(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纤维蛋白形成)激活、纤维蛋白形成)3 3、血流改变(血流缓慢、停滞、漩涡形成)、血流改变(血流缓慢、停滞、漩涡形成)第2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1 1、血管壁改变、血管壁改变促凝剂前体变化(即VWF,释放增加,膜凝血调节蛋白减少)血 栓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血管内膜增生、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高血压E
2、T/NO 第3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 2、血液成分改变、血液成分改变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吸烟、感染血液的可溶性成分(即纤维蛋白原)被激活的血小板血液的细胞成分(即血小板)血液成分血液成分血栓第4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3 3、血流改变、血流改变血液粘稠、缓慢、涡流形成高脂血症高粘血症脂质代谢紊乱血流经静脉瓣后血流经静脉瓣后形成涡流形成涡流血小板粘集形成血血小板粘集形成血栓的头部栓的头部血小板粘集形成血小板粘集形成珊瑚状的小梁珊瑚状的小梁小梁间纤维素网小梁间纤维素网罗大量的红细胞,罗大量的红细胞,形成混合血栓的形成混合血栓的体部局部血流停体部局部血流停滞形成血栓的尾滞形成血栓的尾部部
3、第5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激活的激活的Gpllb/llla血小板血小板脂核脂核胶原胶原Gpla/lla 粘附粘附von Willebrandvon Willebrand因子因子/Gplb粘附粘附凝血酶凝血酶ADP5羟色胺羟色胺血栓素血栓素A21324血小板血小板4因子因子CD 40配体配体 thrombospondin组织生长因子组织生长因子血小板粘附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血小板释放、分泌释放、分泌血小板凝块血小板凝块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第6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内源性ADP释放TXA2花生四烯酸磷脂酶血小板膜磷脂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
4、集粘附于内皮下胶原纤维VWF血小板膜糖蛋白b(GPb)血小板膜糖蛋白b、a形成复合物(GPb/a)纤维蛋白受体血小板凝血酶系统血管收缩内源性5-HT多巴胺肾上腺素血栓形成血栓形成阿司匹林()潘生丁()力抗栓b/a()阿司匹林()第7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抗血小板药物机制抗血小板药物机制n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如肾上腺素、凝血酶、血清素(5羟色胺)和胶原等。血小板膜有多种受体、如凝血酶受体、ADP受体、5羟色胺受体等。凝血酶等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可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形成并释放TXA2、ADP、5羟色胺。它们都可使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激活后,其膜糖蛋白Ib-复合物和b/a复合物与各自的配基
5、vWF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而发生血小板黏附和聚集。n抗血小板药就是通过封闭血小板膜上的受体或血小板内TXA2合成途径等使血小板不被激活,从而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第8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抑制作用抑制作用 促进作用促进作用PGI2 PGI2 PGE1PGE1促进促进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ATPATPcAMPcAMP5AMP5AMPPDEPDE西洛他唑西洛他唑Ca2+Ca2+CaCaCa2+Ca2+CaCa贮藏颗粒贮藏颗粒释放释放ADPADP,5 5羟色胺等羟色胺等膜磷脂膜磷脂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PGG2(H2)PGG2(H2)TXA2TXA2二次聚集二次聚集诱导血小板聚集诱导血小板聚集
6、引起血管收缩引起血管收缩血栓素血栓素合成酶合成酶氯吡格雷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环氧化酶环氧化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GPIIb/IIIaGPIIb/IIIa受受体拮抗剂体拮抗剂第9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抗血小板药物的分类n常根据其作用机制将其分为:n(1)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包括环氧酶抑制剂、磷酸二脂酶抑制剂、TXA2合成酶抑制剂,TP(TXA2/PGH2)受体拮抗剂等;n(2)阻碍ADP介导血小板活化的药物;n(3)血小板膜GPb/a受体拮抗剂;n(4)凝血酶抑制剂;n(5)其他。第10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1、环氧酶抑制剂阿司匹林(Aspirin)n药理作用:n
7、1、抑制环氧化酶1(COX-I),阻碍AA演变成TXA2。(COX-I 能将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H2,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素又将之转化为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2。)n2、抑制PG合成酶,从而减少PGI2 与TXA2 的合成;n3、抑制血小板释放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抑制内源性ADP、5-HT等释放。第1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阿司匹林n1、口服单剂量ASA其抗血小板作用可持续7天,接近血小板平均生存期(7-10)天。循环的血小板每日更新约10%,因此停用阿司匹林后需5-6天才能使患者50%的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ASA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由于每日均有新的血小板产生,而当新的血小板占到整体
8、的10%时,血小板功能即可恢复正常,所以ASA需每日持续服用。n2、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大约30-40分钟血浆浓度达到高峰,服药1小时出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但肠溶制剂需3-4小时血浆浓度方可达到高峰。阿司匹林可以胃吸收。因此,若为达到速效,而且在用肠溶片时,应嚼碎服用。n3、早晨服药组的PGI2 水平夜间高于白天,晚间服药则低于白天。夜间为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保证夜间PGI2 处于较高水平,ASA早晨服较晚间服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第12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0.51.01.52.0500-1500 mg34 19160-325 mg19 2675-150 mg12
9、3275 mg 3 13抗血小板更好抗血小板更好抗血小板抗血小板更差更差阿司匹林剂量阿司匹林剂量 研究数研究数 OR*(%)Odds Ratio0出血发生率出血发生率 200mg 3.7%200mg 2.8%100mg 1.9%Any aspirinAny aspirin65 23(P.0001)阿司匹林用量返返回回第13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双嘧达莫n1、双嘧达莫(dipyridamole,DPM)又名潘生丁(Persantin)n药理作用:抑制血小板的第一相聚集和第二相聚集。n(1)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AC)的活性和抑制腺苷酸摄取,进而激活血小板腺苷酸
10、环化酶使cAMP浓度增高,而cAMP又可抑制和阻止血小板内TXA2 的生成。n(2)此外它还可增强内源性PGI2 的活性,亦可诱发血管内膜释放PGI2 以减少血小板聚集。n(3)它还能抑制红细胞和血管内皮对腺苷的摄取和代谢,使血管内皮中腺苷水平增加,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抑制血小板聚集。n高浓度时(50mg/ml)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第14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双嘧达莫 n口服后吸收迅速,血浆半衰期为2-3h,每次50-100mg,4次/d,如与ASA合用,剂量可减至100-200mg/d。副作用为头痛、头晕、恶心和轻度胃肠不适,减量后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不宜使用。进行脑卒中防备可
11、降低脑卒中发作和病死率。n无心脏血栓的脑缺血患者,建议合用小剂量ASA+缓释双嘧达莫(200mg bid)但不建议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联合应用。第15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药理作用:西洛他唑是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可抑制PDE活性和阻碍环磷酸腺苷(cAMP)降解及转化,它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直接舒张血管。进入可以使游离钙更多地变成钙的储存颗粒,使血小板惰性化抑制了血小板的一次聚集。此外,cAMP增多可以使血小板内TXA2生成减少,使ADP和5HT释放减少,从而使血小板的二次聚集量减少。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洛他唑 第16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西洛他唑n在吸收后6小时内发挥抗血
12、小板作用。它是一种可逆性血小板抑制剂,停药后48小时内血小板凝集恢复到用药前水平。它在肝脏中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该药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少,危险性低。n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服用100mg每日1-2 次,有效率达76%-88%。用药过程中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现象,这可能和西洛他唑的扩张血管作用有关,大多为一过性的。返返回回第17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TXA2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n作用机理:n本品为血栓烷(TX)合酶抑制剂,能阻碍前列腺素H2(PGH2)生成血栓烷A2(TXA2),促使血小板所衍生的PGH2转向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用以合成PGI2,从而改善TXA2与前列腺素PG
13、I2的平衡异常。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第18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 1、能改善脑血栓急性期的运动障碍,改善脑缺血急性期的循环障碍及改善脑缺血时能量代谢异常。对不同诱导剂所致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中脑动脉阻塞引起的脑梗塞有预防作用。2、本品对人血小板聚集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较低,为4nM。用自身血注入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试验表明,本品持续注入静脉,具有抑制血中TXB2浓度及脑血管挛缩等作用。奥扎格雷钠第19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n改善脑血栓症(急性期):每次40-80mg,溶解到适量的电解质液或糖液中,并以每次2小时持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进行1-2周。
14、n改善蛛网膜下出血手术后的脑血管痉挛收缩以及伴随而产生的脑缺血症状:每天一次,每次用量80mg,溶解到适量的电解质液或糖液中,并以24小时持续静脉滴注,连续用药2周。可根据年龄及症状适当增减剂量。n与其他抗血小板药合用时,可减量。避免与含钙液体(林格溶液等)混和注射以免发生混浊。奥扎格雷钠第20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Ozagreln不良反应:血液:有出血的倾向。肝肾:偶有GOT、GPT、BUN升高。消化系统:偶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胀满感。过敏反应:偶见荨麻疹、皮疹等,发生时停止给药。循环系统:偶有室上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发现时减量或终止给药。其他:偶有头痛、发烧、注射部位疼痛
15、、休克及血小板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可出现出血性脑梗塞、硬膜外血肿、脑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等。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如出血性脑梗死、硬膜外出血、颅内出血或并发有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患者)禁用。患有脑梗死症的患者禁用。对本品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者、重症高血压患者、重症糖尿病、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慎用。与抗血小板剂、血栓溶解剂、抗凝血剂合用时应慎用,并注意监测调整用药剂量。返返回回第2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3、ADP受体拮抗剂(噻吩吡啶类药)1、主要通过与血小板的ADP受体(P2Y1 和P2Y12受体)特异性结合,抑制血小板膜ADP受体的表达、结合及
16、其活性。2、能够减弱其他激活剂(胶原和凝血酶等)通过血小板释放ADP途径引起的血小板聚集。3、抑制由切变应力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对已形成的血小板血栓能够产生去聚集作用。由于血小板功能被不可逆地抑制,其抗血小板作用强而持久,通常停药后仍持续7-10天。临床评价临床评价:A A 抗血小板作用等于或略大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等于或略大于阿司匹林;B B B B 起效慢起效慢起效慢起效慢,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IP)(TIP)(TIP)(TIP)等严重不良
17、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自费且价格高。自费且价格高。自费且价格高。自费且价格高。第22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噻氯匹定(TCPD,ticlopidine,力抗栓)n即抵克力得Ticlid,抑制凝血因子与血小板膜ADP依赖性结合而阻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主要通过与ADP受体P2Y12 发生不可逆结合而竞争性抑制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还可以抑制由A-A、胶原、TKR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其最终作用是干扰血小板膜糖蛋白b/a受体与Fib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激活。n口服吸收良好,24-48h起作用,3-5d达高峰,T1/2为 24-33h
18、,生物利用度为80%-90%,开始服用的剂量为250mg/次,2次/d,1-2周后改为250mg,1次/d维持。主要用于不能耐受ASA的患者。n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恶心、腹泻(约10%),约有1%的可引起骨髓抑制,包括各类血细胞减少症,不良反应多在用药3个月内发生,故在用药前3个月内应经常查血常规,每两周查1次白细胞及血小板。一旦出现上述反应,应立即停药。第23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n氯吡格雷是新型ADP 受体拮抗剂,其化学结构与TCPD十分相似,与其不同的是口服后起效快,副作用明显低于前者,不需要查血象,现已成为TCPD的替代药物。第24页,讲稿共48张,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小板 药物 概述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