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与建议.docx
《4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与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与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但仍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劳务经济资源配置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剩余劳动力;城乡二元经济 基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各个要素都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诸多需要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从中国现实出发,通过使用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尝试把握和分析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
2、移流动现状和基本特征,特别是经历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当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将继续转移,国内学者对转移速度和流向持有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将从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作为前提假设入手,揭示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务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深入考察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为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增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征 (一)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慢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速度来看,在过去的三十余年中,与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比重下降速度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
3、,或者是国家统计局存在着低估的现象。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高度代表了我国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得出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化率从78年的18%到2012年的53%。其中,日本在这个三十余年里,农村劳动力下降的比重速度为4.5%;韩国农村劳动力下降的比重速度为5.1%。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我国的下降速度。 (二)劳动力转移供求缺口大 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规模2.52亿人,比上一年增长了4%。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规模2.63亿人,比上一年增长了4%。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稳步保持在4%,保持了一定适度的转移规模。但
4、转移速度还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发达国家,阻碍转移速度和比重的原因为:一方面表现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技能偏低,导致就业机会少,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当前城市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力的要求,由过去单纯务工增收逐步向积累提高和创业发展型的转变,随之而来的就会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城市劳动力转移供需缺口大的问题。 (三)劳务输出市场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也要求各地农业委员会成立专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工作部门,劳动就业与保障部先后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有序工程”,组织指导输出地和输入地劳动部门加强协作,积极开展劳务
5、输出服务,输入地同时也加强了劳务市场的建设,发展了各类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尽管如此,我国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市场尚未健全。一是农村劳动力公共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尚且不能避免;二是农村劳务输出就业服务方式还较为落后;三是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不能满足农民在城市的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四是能够提供的农村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较少。 (四)政府扶持力度相对较弱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国家对农业补贴和和支持水平在逐年提高,对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持续增加,尤其是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明显改善,但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尚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一是超时间劳动现象严重,工作生活条件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劳动力 转移 现状 对策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