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调查与研究.docx
《4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调查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调查与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当今社会,品牌产品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 。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加快,农产品市场正加速转型,创建农产品品牌有助于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消费风险,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近几年来,*积极创建品牌、争创名牌,着力打造品牌农业,获得认定认证的名优品牌逐年增多。如何进一步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要工作措施 近年来,*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截止2011年底,农产品注册商标总数 271件,获XX省著名商标2件、XX市知名商标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有效“三品”认
2、证总数达到41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1个,绿色食品68个,有机食品5个。“*银杏”、“*花生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获国家名牌产品1个、XX省名牌产品4个、XX市名牌产品20个。8个葡萄品种分别荣获全省优质果品评比金奖和银奖、张桥镇小方柿荣获银奖,*银杏荣获第四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主要做法是: (一)实施扶持奖励政策,积极营造浓厚的品牌创建工作氛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产品的品牌创建工作,先后制定了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质量强市、双轮驱动战略等若干政策和意见,并将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市政府对企业的年度考核内容。根据政策规定,对首次获得国家“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的企
3、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首次获得XX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首次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在标准正式颁布后,分别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同时将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工作纳入现代高效农业考核范围,对“三品一标”认证实行以奖代补。各项扶持奖励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农产品品牌创建营造了积极有利的工作氛围。 (二)加强培育引导,推动品牌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企业是品牌战略的实施主体。一是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充分认识到品牌战略对提升自身品位、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将品牌战略纳入重要发展目标来落实。二是引导企业完善管理,
4、引进现代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广泛推行haccp、iso9000、iso14000族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品牌经营能力。三是鼓励企业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组织生产,引导企业广泛开展商标注册,充分运用商标战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四是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批发市场、超市产销对接,拓展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先后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建立了多家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直供直销网点,成立了“*市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为优质农产品搭建供销平台。五是积极开展优质品牌农产品宣传推介,组织各类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
5、销活动,为企业创建品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完善标准体系,规范品牌农产品生产管理过程。农业标准化是规范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创建农产品品牌的必然要求。一是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建标、缺标补标”的原则,结合现有农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外先进标准,根据本地农产品生产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发布了省市级农业地方标准63项,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75项,初步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配套,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相衔接的农业标准体系。二是围绕全市高效规模农业,依托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协会、推广部门创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标准化生产示范点,涉及全市16个乡镇(街道)、65家“三品
6、”生产企业,40多个种养殖新品种。三是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目前,*已组织实施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面积68.7万亩,建成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面积48.0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4.17万亩,各类畜禽标准化养殖场、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50个,标准化养殖水面达到1.1万亩,基本形成了覆盖种植、水产、畜禽养殖、林果栽培为主体的多个标准化生产示范窗口,有效地引导了品牌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和加工,促进了品牌农产品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管理轨道。 (四)强化监管执法,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公信力。市场需要精品,消费者需要名牌,归根到底就是一个质量问题。农产品
7、的竞争,其核心就是质量的竞争。为确保品牌农产品达到相关质量标准要求,重点在加强监管执法上下功夫。一是加强生产企业日常管理。将全市规模种养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品”生产企业全部纳入监管范围,落实专人,进行“一对一”监管。二是规范农资经营秩序。建立了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开展“放心农资经营店”创建活动,与各农资经营点签订了守法诚信经营公开承诺书,对高毒农药实行定点经营,全面规范农资经营行为。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检测。我们将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纳入重点监测对象,在重点季节、重点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抽检,不定期地对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检。四是深入开展专项整
8、治。我们组织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畜产品“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问题、兽药质量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等六项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农资生产经营网点、规模种养基地进行拉网式检查,对质量隐患突出的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和重点地区进行突击检查和反复巡查,及时纠正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五是开展风险评估。根据监管、监测、执法检查的结果,对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预警制度,实现品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对发现的不合格品牌农产品实行通报和退出机制,提升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公信力。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品牌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的严峻挑
9、战,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农产品品牌意识还不强。*农产品相当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农产品和“老字号”农产品为数不少,而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农产品却不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大多品牌意识不强,没有把品牌看作是影响自身长期发展的资源,没有意识到品牌对于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巨大作用,培育和宣传的力度不大。二是农产品品牌内涵不深。*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历来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平原综合农业区,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地域文化也极其显著。而目前一些农产品生产者在农业发展项目中没有充分依托本地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在创建农产品品牌时,没
10、有注入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农产品的文化底蕴,忽视了农产品品牌文化内涵的研究、挖掘和深化。三是品牌运作机制还有待完善。*认证的农产品品牌数量逐年增多,但做大做强的农产品品牌却屈指可数,主要是因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不健全。全市农产品生产、经营、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或年利润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多,大多数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加工深度不够、结构单一、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在当前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情况下,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强化品牌意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产品 品牌 建设 调查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