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docx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秀教案总汇一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由于平时媒体的传播(如电视剧等),比较普遍地以明清时期为素材,因此,学生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及发展会有所了解。但学生在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背景及
2、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上,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加以指导与解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2)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及其发展;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掌握军机处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它对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结合明清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分析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必然性。 (2)通过讨论,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之间的异同点,培养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
3、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做一个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既不妄作一个否定中国传统的“愤青”,更不能做唯唯诺诺的奴才,做到真正爱国。 【教学重难点】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和影响;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情境导入、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用具】 课本、多媒体、粉笔、黑板 【课堂教学】 课程导入 利用凤阳花鼓片段导入“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设问学生:“朱皇帝”是谁?安徽凤阳自从出了明太祖朱元璋后,非但没有呈现出富贵吉祥之兆,反而十年九荒,这是怎么回事呢?明太祖朱元璋是
4、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呢?他在政权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讲授新课 板书 一.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的出现 板书 1.宰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 思考:阅读课本导言和资料回放内容,思考宰相制度起源于何时?朱元璋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度? (根本原因:宰相制度下相权过大,威胁皇权集中; (直接原因:胡惟庸的骄恣擅权 (2)措施: (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 (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互不统辖,各司其职 议一议:联系宰相的职责与其在历史上的作用,结合课本17页学思之窗,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 (3)宰相制度废除的影响 利:有利于加强皇权,防止了权臣乱政,
5、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弊:容易造成皇权过分集中,加重皇帝的负担,造成太监乱政。 板书 2.内阁的出现 思考: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加强皇权后,事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原因: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工作量大,希望有人分担 (2)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思考: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3)内阁的性质特点: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
6、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思考探究:有人以张居正为例,认为内阁首辅就是宰相,内阁制就是宰相制,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比较两种制度。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经皇帝和大臣商量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的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结论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板书 二、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机构)皇权收到限制 清初商讨和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权力机构,它决策的事情,皇帝也很难更
7、改 设立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三足鼎立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秀教案总汇二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 2. 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3. 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阅
8、读教材的有关资料,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 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
9、到了顶峰。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了顶峰,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方式: 1. 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取、舍和整合。 2. 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可以略讲,以学生阅读为主。 3. 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资料,材料可以包括史实资料和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 导入 展示材料: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
10、,日高丈五犹拥被。朱元璋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清朝一位军机大臣 ? 讲授新课 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1、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胡惟庸早年随朱元璋四处征战。随着时间的推移,胡惟庸的官越做越大,最后官至右丞相。随着权势的不多扩大,日益嚣张跋扈,擅自决定官员的升降,而且呈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他的审查,凡对他不利,一律不予上呈。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等人处死。 材料二: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首
11、章 材料三: 废除宰相制度15年之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宰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学生:依据材料回答 师:在地方,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与提刑按察司,分管一省的行政,军政与司法监察,其长官分别为布政使,都指挥使与按察使。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的权利就集中到了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因此,在中央,朱元璋也必须削弱宰相的权利。洪武十三年(1380
12、年),爆发了“胡惟庸案”,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明太祖借此杀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亭等,株连三万余人。从此,中书省和丞相废而不设,将相权分与六部,并提高六部的地位,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自此,秦汉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一个人独裁。 (一)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1、原因: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根本原因: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1368年,废丞相,权分六部,直属皇帝。 3、作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师:任何事都是存在着两个方面,废除宰相制度也是如此。同学们可以现在阅读以下第16页“资料回放”,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
13、出,丞相制度的废除可以集权于皇帝,维护皇权,避免丞相权势过重,导致政局动荡。但废除丞相后,其积极作用也自然消失,会造成怎样的弊端呢? 学生:回答 (二)内阁制度的形成 1、原因: 展示材料: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师:我们都知道丞相有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管行政的积极作用,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其用意是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君相之间的矛盾。但废除宰相制度以后,期积极作用也自然消失,会造成怎样的弊端呢?请同
14、学们阅读以下第17页“学思之窗”的内容。在废除宰相以后,所有国家大事都是由明太祖一个人处理。在当时,明太祖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要批改奏章200多件,处理政事400多件。而且从“学思之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于过分集权于皇帝,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更加严重。 (二)内阁制度的形成 1、原因:废除宰相后皇帝工作量加大,希望有人分担。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秀教案总汇三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 2.过程 二、内阁的创立 三、君主专制的顶峰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2.南书房 3.军机处及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重点:宰相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历史 明清 君主专制 加强 历史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