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测量活动教学设计教案范文.docx
《小学数学测量活动教学设计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测量活动教学设计教案范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测量活动教学设计教案范文小学数学测量活动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本节课是测量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创设了估计、测量的情境,通过想一想、说一说,使他们充分展开推理,给学生提供了想像的空间。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测量活动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测量活动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过程:想一想,忆一忆。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 用手势表示一下,我们来看看黑板有多长?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板书:测量活动)
2、 量一量 每组各派一名代表,分别测量黑板的长度。 汇报结果。 小组合作学习,怎样以米为单位来表示呢? 汇报:2米85厘米=2 米=2.85米 1米1分米=1 米=1.1米 小结: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再量一量。 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许多物品,选择自己喜欢的量一量?以米为单位记录下来(学生自行完成填一填)。 汇报结果。 试一试 媒体出示燕子 春天来了,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了,它给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请你们来回答,你们愿意回答吗?(愿意) 我(燕子)的体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为单位怎么表示? 全班汇报:1千克500克=(1.5)千
3、克 113克=(0.113)千克 小结:同学们都能用千克把燕子的问题回答出来,那么同学们老师的身高用米作单位,你能表示出来吗?(能) 激趣活动。 我请一名学生来测量我(老师)的身高,再请一名学生监督,不当之处,给予纠正。 汇报:1米70厘米=(1.7)米 下面请同学到自己的小组里任选一人,测量同学的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表示出来? 多媒体出示,练一练。 (学生自行完成,同桌互批) 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试一试1、2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测量活动教案范文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
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测量活动”这一内容,教材呈现的是在教室里进行测量活动的一个情境。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等物体来进一步感受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学生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通过活动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这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以后学习有关小数的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
5、,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学生通过近四年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的测量方法,因此,本节课知识的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新知。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板书课题)。你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我们的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学生测量后汇报: 小组1:长6分米,宽45厘米。 小组2:长60厘米,宽45厘米。 小组3:长6分米,宽4分米5
6、厘米 。 (师板书记录) (二)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结果,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生1:三个小组的结果各不相同。 生2:不是结果不同,而是单位不同。 生3:我同意他的意见,因为三个小组使用的单位不同,所以我们一眼看不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只有将他们的结果化成同一个单位才能看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 师:这个同学的意见很好,同学们想一想长度单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还有哪些? 生:米和千米 师:请同学们用“米”为单位表示出课桌的长和宽。 (小组内讨论活动) 交流汇报: 生1:我们小组用“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米,那么6分米=米,也就是0.6米
7、。宽是45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米,45厘米就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2:我们用厘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60厘米=米,也就是0 .60米,宽是4分米5厘米,4分米=40厘米,4分米5厘米=45厘米,45厘米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3:(提出质疑)课桌的长怎么一个是0.6米,一个是0.60米?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0.60米等于60厘米,也就是6分米;0.6米等于6分米0.60米和0.6米是相等的。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所以小数末尾的0一般可以省略不写,就像我们过去学习的0.50元和0.5
8、元是相等的。 (三)巩固应用 师: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然后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师每组发一张表格) 名称 测量结果 用米作单位 长 宽 长 宽 长 宽 (学生立刻投入到活动中去,气氛活跃) 活动完毕,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纠正错误,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练习 1.称质量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同学们掌握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现在同学们在小组内用天平称一下数学课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来。 (生自由活动,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小组1:数学课本260克=0.26千克。 文具盒180克=0.18千克 师: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1:我们认为质量单
9、位之间的换算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数学课本是260克=千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千克=0.18千克。 (其他小组表示认同) 2.猜体重。 师:大家来猜一猜我的体重是多少? (生争先恐后的猜测) 生1:50千克 生2:55千克 师:告诉你们吧,老师的体重是58千克300克,谁能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出来? 生:300克=0.3千克,58千克+0.3千克=58.3千克。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测量 活动 教学 设计 教案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