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唐雎不辱使命教案.docx
《初中九年级唐雎不辱使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九年级唐雎不辱使命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九年级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初中九年级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唐雎不辱使命是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 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一起看看初中九年级唐雎不辱使命教案!欢迎查阅!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1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2、 培养学生朗读、复述、翻译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
2、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课后练习二,围绕“不辱”二字展开教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去年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英雄曾轰动一时,刺客刺秦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多方演绎。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历一个类似刺秦的故事。下面请大家自读一下这篇出自战国策魏策的历史短篇。 二、 学生活动: 1、 自读后,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其他学生判断其读音、句读是否有误。 2、 齐读。 3、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四人一组,教师轮流指导) 4、 请学生复述故事大意。(其他学生从语气、语态、是否流畅、描述是否准确生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5、 分组讨论出场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揣摩其语气) 三、 教师小结: 作
3、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使秦王折服,终不辱使命,这种勇气和胆识是难能可贵的。而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慑下败下阵来。 四、 人物分析(板书) (傲慢无礼)秦使安陵君(委婉坚决) (不卑不亢)唐雎秦王(骄纵、虚伪、阴险“不说”、“怫然怒” 色厉内荏、前倨后恭“色挠”) 五、作业: 1、 搜集有关战国策、文中典故的资料。 2、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3、 自由结组,编成课本剧,课上展演。 第二课时 一、 检查第二项作业完成情况,抽查字词解释。 二、 资料搜索: 1、 结合本文的写作特点了解战国策(结合注释了解) 2、
4、 战国时期的“士”及以养士三千著称的“战国四公子” 3、 文中三刺客的故事及历其他刺客的故事 注:1、战国策又名十二国策,记录了上至春秋、下至秦灭六国约二百三四十年的历史,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学生只要能了解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鲜明性格这一写作特点即可。) 2、以上三方面资料大部分由学生讲述,教师适当补充。 三、 学生课本剧展言: 注:通过演出旨在考察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的能力,亦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四、 作业:1、课后练习四、本课同步 2、预习核舟记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情节性、故事性很强的自读课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疏通文意的
5、基础上,着重从文章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这一写作特点入手分析,并组织学生通过排演课本剧的方式,达到对人物性格的认识和把握。 从学生活动来看,他们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很高。且对唐雎这样的历史人物,尤其又是在矛盾冲突如此激烈的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他们非常感兴趣。因此,投入排演课本剧的积极性也是很高的。他们基本把握住了人物鲜明的性格。通过揣摩秦王与唐雎的性格反差,达到对课文主题的把握。 一部分学生还通过课下资料的搜集,找到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文学常识。如有的学生搜集到了课文中三刺客的详细资料,甚至还有的找到了一些其他在历非常的刺客资料。有的学生则搜集了有关课文出处的资料。这对教学是
6、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资料检索能力的锻炼,更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复述、翻译、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战国策的语言风格。 3.感受唐雎布衣之怒的英雄豪气,体味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重点文言词句的准确理解。 3.外交辞令中委婉含蓄,隐藏着的“潜台词”的准确理解。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重点: 1
7、.熟悉课文、能自由诵。 2.理解课文大意,勾划出重点词句。 一、激趣导入: 中国历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说法。战国最后十多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消灭了各诸侯国。公元前3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属小国,在它的宗主国魏被消灭之后,一度保持着独立的地位。这一次,秦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饵以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张仪入楚,许诺给楚六百里地,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傻头傻脑的楚怀王上了当。秦昭襄王以十五城与赵文王交换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一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安陵君和唐雎是重蹈楚怀王的故辙,还是学蔺相如的榜样,与虎狼之秦
8、做针锋相对的斗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雎不辱使命。 二、课文朗读。 1.教师范读,正音。 2.重点字的正音。 (1)唐睢不r_使命(2)秦王f_然怒(3)免冠徒xin_ (4)以头qing_地(5)休jn_降于天(6)天下go_素 (7)秦王色no_(8)hu_星袭月 3.容易出错的字。 雎()怫()跣()抢() 傀()缟()挠() 4.学生试读、齐读,自由朗读,读出味道,喜爱上本文。 三、作品、背景。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
9、、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 关于唐雎: 唐雎,也作唐且。魏国人,是安陵君的臣子。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 四、课文大意。 1.根据注释或教材全解弄清课文文意。 2.复述课文。 3.自学效果检测。完成课后作业2、3题。 第二课时 本课时重点: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落实。 2.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10、、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3.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4.理解性背诵。 教学过程 一、昨天知识抽查导入新课。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秦王不说(说-悦,高兴) 故不错意也(错-措,放置,安放) 仓鹰击于殿上(仓-苍,青色) 2.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虽然,受地于先王否,非若是也长跪而谢之曰 3.词语活用现象。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4.一词多义 徒免冠徒跣(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惠大王加惠(恩惠) 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汝之不惠(聪明) 5.重点词语解释抽查。 辱使命:辱没、辜负易安陵:交换其许寡
11、人:答应大王加惠给予恩惠甚善:好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这样弗敢易:不;交换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故不错意也:所以;错通“措” 请广于君:扩充逆寡人者:违背轻寡人与:轻视 非若是也:像;这样虽千里不敢易:即使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怫然怒:盛怒的样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听说 布衣:平民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以头抢地耳:撞;罢了 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仓鹰:通“苍”休祲:吉凶的征兆若士必怒:如果缟素:穿丧服色挠:变了脸色;挠,屈服:谢之:道歉寡人谕矣:明白,懂得徒以有先生也:只是 二、理解性背诵、默写。括号内为老师的要求。 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
12、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_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 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
13、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_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3、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_秦王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道:“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唐雎回答道:“我还没有听说过啊。”秦王说道:“天子发怒,可以使尸体倒下上百万具,鲜血流满上千里的地方。” 4、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_唐雎说道:“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
14、的情形吗?”秦王说道:“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 5、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 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_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 7、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_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8、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_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9、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
15、(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10、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_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1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_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1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_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三、作业,根据本文内容,自己出12分的文言文阅读题,明天同学交换做。 第三课时 本课时重点: 1.分
16、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 2.作者写作思路。 3.写作特色。 4.文章内容深研。 5.体会外交辞令中的语言技巧。 教学过程 一、课文脉络分析。 (一)、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本文记叙唐雎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出使秦国,与凶暴的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的经过。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
17、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因为安陵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附庸小国。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任务的艰巨程度可以想见。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他一面
18、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唐雎对此则洞若观火,立即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过话题,以“士之怒”进行反击,自然而然地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拼
19、命。说罢,立即付诸行动,“挺剑而起”。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这件事情上的作用。这是斗争的结局。 (二)、(板书) 秦王: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 唐雎:临危出使_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二、人物性格分析。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人物性格分析。 秦王:骄蛮欺诈盛气凌人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唐雎:不畏强暴从容镇定敢于斗争忠于使命 三、课文深研。 (一)、释疑探究。 1、如何理解句中
20、加点字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_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 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_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九年级 不辱使命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