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资料(2021-2022年)产品管理中的敏捷发布与轻应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资料(2021-2022年)产品管理中的敏捷发布与轻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资料(2021-2022年)产品管理中的敏捷发布与轻应用.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产品管理中的敏捷发布与轻应用对于流行的“敏捷发布”概念,我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我自己就是敏捷发布的忠实支持者,但又看到了对它大量的滥用,甚至我自己也有可能滥用。前些日子看见一个典型案例,一同行说,自己的新浪微博应用,从提出创意到发布只用了 6 天,6 天!这款应用叫“APP 汇”,思路上挺带感的 APP 社交推荐服务。从正面的意义讲,尽早拿出一个可用原型来接受市场检验,再根据真实数据与反馈来调整产品,远比隔靴搔痒的“用户建模、竞品分析”更加可靠。而负面的部分则是,敏捷发布的流行也助长了“一拍脑袋”“一拍大腿”,总结为“一拍系列”的荒谬立项盲目开发。从 2008 至今,我加入到互联网产品行业已经
2、有 3 年半了,根据我的观察经验,凡是一拍系列的项目,成功率不足 1%,死亡率平均是 50%,成功和死亡之间则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如此惨淡的结果,极大促进了流程管理的专业化,各种用研手段,各种竞品分析,各种数据挖掘竞相攀比,结果呢?成功率可能提升到了 5%,死亡率平均降低到了 35%在管理层看来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很早很早之前,网易游戏一位不知姓名的高人有句名言:无论是无论是 5 个人的项目个人的项目,还是还是 500 个人个人的项目,失败原因多半都出自的项目,失败原因多半都出自“没抓住用户需求没抓住用户需求”。这句话的真意是,再怎么专业的流程管理,对成功率的提升都是极
3、有限的。否则那些牛逼哄哄的国际大公司,他们通常有着最精密,最谨慎的项目管理规范,岂不是常胜不败?屁嘞还不是一堆烂尾楼。任何产品的成功都有三个必备要素:1、产品处于上升期的市场(天时)2、管理体制与资源支持能促进产品发展,而不是拖累它(地利)3、产品领导者具备这款产品必备的基因(人和)三者俱备,谈何容易。流程管理最多只能验证出“天时”,对于“地利”与“人和”均束手无策,对成功率的提升自然有限。但如果连流程管理都不做,恐怕更是一拍系列群魔乱舞。就算拍得不算太离谱,也有两个后患:首先是初期版本没抓准核心需求,一出膛就砸了口碑,Web 产品的用户不愿意再尝试,APP 用户卸载或不再升级。其次是初期规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资料 2021 2022 产品 管理 中的 敏捷 发布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